科研产出
稀植留营养枝对杂交棉豫杂35通风透光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稀植、留营养枝对杂交棉豫杂35通风透光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万株/hm2并留3个强势营养枝,2.1万株/hm2并留2个强势营养枝和2.4万株/hm2并留2个强势营养枝比1.5万株/hm2并留3个强势营养枝的棉花,群体叶面积动态及中下部透光合理,干物质积累多,群体开花量大,单位面积结铃数显著增加,皮棉产量增加9.5%~10.5%,达到显著水平。而在1.8~2.4万株/hm2密度范围内,棉花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在高产条件下,杂交棉豫杂35密度弹性大,密度可由目前的(2.25~3.00)万株/hm2降低到1.80万株/hm2。


不同山楂品种总黄酮含量的检测
《河南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连续2年对我国主要山楂产区的山楂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2002年测定的7份山楂样品中,以河南辉县生产的豫北红总黄酮含量最高,达7.62%;其次是山东的大金星和敞口,分别为7.27%和7.12%。2003年测定的7份样品中,以栾川采集的山楂总黄酮含量最高,达9.42%;其次是采自辽宁的豫8001和百泉7901,分别为8.40%和8.06%;辉县的豫北红居第4位(7.99%)。豫北红总黄酮含量较高,丰产性好,应作为今后河南山楂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的优先选用品种。


盛铃期施钾对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中熟杂交棉标杂A1、经杂2号和早熟常规棉豫早06、中棉30品种,研究了盛铃期施钾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盛铃期土壤施入氯化钾150 kg.hm-2,可提高棉花盛铃期至初絮期叶片SPAD值和Fv/Fm,Fv/Fo;加大叶片的E和C,提高叶片的Pn;棉花单株结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施钾与不施钾相比,标杂A1、经杂2号、豫早06和中棉30皮棉产量分别提高2.0%,8.6%,13.0%和11.5%.


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种丰油9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丰油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油菜“三系”杂交种,突出特点是优质、高产、抗寒、抗病。其不育系不育率稳定在98%以上,恢复系恢复力强,配合力高。丰油9号在全国黄淮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2655.0kg/hm2,比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4.82%。在河南省优质杂交油菜区试中,平均单产2788.5kg/hm2,比第1对照种豫油2号增产20.8%,比第2对照种非优质高产杂交种秦油2号增产8.4%。该杂交种高抗病毒病、抗(耐)菌核病,抗寒性强。芥酸含量0.51%,硫甙含量20.14μmol/g,含油量42.55%。


GGR6号在棉花上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2003、2004连续两年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号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两年平均结果表明:GGR6号适宜浓度处理能促进棉花根系的发育,对增加侧根数、根干重、果枝数、铃重、单株结铃数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以GGR6号40mg/kg的处理浓度效果较好,但作用效果都达不到显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