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不同播期对郑黑糯1号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2005年在河南开封市对糯玉米品种“郑黑糯1号”分12个不同播期进行露地直播试验,通过对不同播期的鲜穗收获期、株高、鲜穗产量、鲜果穗性状及品质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郑黑糯1号”在河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4月20日~7月9日,最早直播在4月上旬,最迟在7月中下旬。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糯玉米 播期试验 适宜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杂交棉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豫杂35、中棉29、标杂A2、标杂A1、经杂2号的主茎叶的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豫杂35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又较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显著高的最高产量;中棉29、标杂A2、和经杂2号获得较标杂A1显著高的产量;标杂A1由于叶片早衰且叶片光合性能相对较差,而产量最低,纤维品质较差。

关键词: 杂交棉 光合特性 产量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磺胺间甲氧嘧啶全抗原的制备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重氮化法,将半抗原磺胺间甲氧嘧啶(SMM)与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得磺胺间甲氧嘧啶全抗原SMM-BSA和SMM-OVA。通过其紫外扫描光谱、SDS-PAGE凝胶电泳试验,表明半抗原和载体成功偶联,免疫动物以后可以产生满意效价。这为进一步制备抗SMM抗体提供了良好的免疫原。

关键词: 磺胺间甲氧嘧啶 全抗原 紫外扫描 免疫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氧苄啶对部分抗菌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以液体试管法和棋盘法测定甲氧苄啶(TMP)和7种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部分抑菌浓度(FIC),判定TMP与各药联合抗菌作用效果,确定其与不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最佳配伍比例。结果表明,TMP对青霉素G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北里霉素、林可霉素、土霉素等几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菌增效作用,对甲硝唑无抗菌增效作用。

关键词: 甲氧苄啶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增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净化会计环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中州大学学报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质特性的分类及相对重要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品质育种中品质选择指标的有效性和简便性,以品质特性各异的35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15个小麦品质特性进行了分类及相对重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15个品质特性的105个线性相关系数中,达到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的分别为88个和6个,说明绝大多数品质特性之间存在着程度不等的线性相关。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15个品质特性分为4类:①蛋白质及面筋数量类,包括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②面筋质量特性和面包特性类,包括面筋指数、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时间、8min尾高8、min尾宽、面包体积、面包纹理和面包评分;③耐揉指数和弱化度;④衰落值。对面包烘焙特性的逐步回归表明,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形成时间和耐揉指数为小麦品质特性的重要选择性状。35个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支持了本研究关于小麦品质特性相对重要性的分析结论。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冬麦区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黄淮冬麦区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品种的HMW-G S组成情况,为该区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253份黄淮冬麦区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品种HMW-G 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主栽品种在G lu-A 1位点具有3种亚基类型(N u ll,1,2*),G lu-B 1位点具有6种亚基类型(6+8,7+8,7+9,13+16,14+15,17+18),G lu-D 1位点具有2种亚基类型(2+12,5+10)。对加工品质具有正效应的优质亚基14+15出现频率为11.3%,5+10亚基频率为15.1%;而具有较高品质得分的亚基组合“0,14+15,5+10”、“1,14+15,5+10”及“1,13+16,5+10”的品种较少。济麦20各位点均聚合了优质亚基,可以作为亲本加以利用。意大利引进品种阿夫(Funo)也是优质亚基“14+15”的来源之一。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甘薯的马铃薯Y属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病毒Y、甘薯病毒G、甘薯潜隐病毒、甘薯轻型斑点病毒、甘薯脉花叶病毒6种侵染甘薯的马铃薯Y属(Potyvirus)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综述,并对甘薯病毒的鉴定及甘薯脱毒种苗的检测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马铃薯Y属(Potyvirus)病毒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含量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6 CSCD

摘要:用乙醇对香椿叶粉末进行提取,树脂柱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甲醇溶解,制备香椿黄酮。用7.6 mol.L-1盐酸85℃水浴回流2 h进行水解,以反相ODS柱甲醇-水(体积比为50:50,磷酸调pH至2.53)为流动相,在波长368 nm处对香椿叶中的槲皮素进行分离、测定。结果表明:香椿叶中含槲皮素平均质量分数为1.2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1.7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椿叶中槲皮素含量操作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香椿叶 槲皮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荷斯坦牛重复超排试验

中国奶牛 2006

摘要:为探讨多次重复超排的效果,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4月对9头供体牛进行6次重复超排,采胚47头次,累计生产可用胚胎292枚,平均每头次冲胚获可用胚6.2枚。每批获可用胚胎数依次为49、50、46、48、55、44,可用胚胎数并未随超排次数的增加而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说明中国荷斯坦牛以3个月的间隔多次重复超排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重复超排 超数排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