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超高产橡胶芽接树的光合特性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LI-6400测定了超高产橡胶芽接树PB86茎干(接穗)割面涂乙烯利刺激剂后的叶片光合参数.结果表明,普通芽接树和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具有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胞间CO2浓度(C i)则随之下降的趋势;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叶片的Pn、Gs、Tr和C i均大于普通芽接树,且有随光照强度增强差异增大的趋势.超高产橡胶芽接树光饱和点(LSP)与普通芽接树有显著差异.以上表明,在乙烯利刺激下,超高产橡胶芽接树能充分利用有效辐射.

关键词: 橡胶树 高产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芭蕉属野生种的地理分布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芭蕉属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对芭蕉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通过检索INIBAP的多个数据库和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芭蕉属野生种的分布规律,为野生蕉的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以及品种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经分析,目前已经报道的芭蕉属共有52个野生种,其中真芭蕉组(Eumusa)11个,观赏蕉组(Rhodochlamys)9个,澳蕉组(Australimusa)13个,红花蕉组(Callimusa)18个,不确定组(Incertae sedis)1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和中国均分布有不同的3组芭蕉属野生种,但马来西亚和印度分布的种数最多,各分布有15种,约占总数的29%,可能是芭蕉属野生种的多样性中心。

关键词: 芭蕉属 野生种 分类 地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唐草新月弯孢生物学特性及其代谢产物活性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马唐草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n菌株MT-011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致病性强,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30℃,致死温度65℃/10min,最适pH值7,碳源以D-果糖最佳,氮源以硝酸钠最佳。产生分生孢子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9,碳源以蔗糖产孢量最大,氮源以赖氨酸产孢量最高。分生孢子萌发温度在20~40℃之间没有差异,萌发率均达90%以上;最适pH值7;光暗交替为最佳光照条件。除赖氨酸外所有供试碳源和氮源的孢子萌发率都很高,处理之间没有差异。MT-011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作用于马唐草,可使叶片黄化或枯死脱落,与用菌体接种时造成大量叶片黄化或枯萎的症状极为相似。代谢产物对指示植物柱花草、辣椒和玉米的种子发芽后的根茎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83.27%,表现出很好除草活性。

关键词: 马唐草 新月弯孢霉 生物学特性 除草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LcAs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载体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根据荔枝果皮cDNA微阵列信号分析结果,对荔枝cDNA文库的BAO5-H4克隆测序。NCBI(http://www.ncbi.nlm.nih.gov/)ORF分析发现其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15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为一全长cDNA序列。Blastx比对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其它植物来源的ASR(abscisic acid,stress and ripening inducible)蛋白高度同源,该基因被命名为LcAsr,通过PCR的方法获得其DNA全长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LcAsr基因的DNA序列全长为1177bp,读码框中间包含1个488bp的内含子。Protparam预测分析结果表明LcAsr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式为C756H1130N228O238S1,相对分子质量为17252.7,等电点pI6.10,富含Glu、His、Lys、Ala。Predictprotein预测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有1个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2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盐化位点、3个豆蔻酰化位点等,并具有很高的亲水性,预测该蛋白位于细胞核。构建了植物荧光表达载体pCAMBIA-LcAsr,并通过基因枪转化法转化洋葱表皮细胞进行瞬时表达,对LcASR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LcASR蛋白定位于细胞核。

关键词: 荔枝 LcAsr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载体构建 亚细胞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快速碱化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从已构建的荔枝果皮cDNA文库中挑取克隆测序,获得一条荔枝快速碱化因子(LcRALF)基因(GenBank登录号:EU024484)。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666bp,含1个381bp的开放读码结构,编码12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烟草等物种的RALF基因一致性较高,具有RALF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典型特征。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荔枝果皮中特异表达,且在新采收的荔枝果皮中表达量最高。随着果皮的衰老该基因表达量逐渐下降。

关键词: 荔枝 果皮 快速碱化因子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尖孢炭疽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转化株的获得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橡胶树尖孢炭疽菌(Collectotrichum acutatum)获得T-DNA插入突变体的体系:在尖孢炭疽菌孢子浓度106个/mL、农杆菌浓度OD600=0.15~0.2后在200μmol/mL的乙酰丁香酮(AS)诱导6h,共培养48h,转化效率可达150~300个/106个分生孢子。获得的转化子通过PCR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outhern杂交验证、分生孢子的荧光观察,结果表明:被测转化子基因组中确实整合了目的片段,成功获得了橡胶树尖孢炭疽菌菌株CHY-1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转化子。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尖孢炭疽菌 遗传转化 T-DNA 绿色荧光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量对橡胶园土壤铵态氮垂直分布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尿素为氮源,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分析土壤中铵态氮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0~20cm铵态氮向下淋溶的量越大,不同的灌水量不影响淋溶到土壤80~100 cm土层的铵态氮的量。铵态氮可以在砖红壤中长时间保持较高含量。

关键词: 砖红壤 铵态氮 淋溶 灌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核分枝杆菌wbbL蛋白质可溶性表达及鉴定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结核分枝杆菌wbbL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获得大量可溶性产物并加以鉴定。方法不同条件下诱导pET16b-wbbL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的表达;建立外源重组蛋白质与分子伴侣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共表达体系,优化其表达条件;超声破碎诱导表达的大肠埃希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对重组蛋白质进行鉴定。结果共表达体系优化表达的蛋白质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经0.5 g/L L-阿拉伯糖30℃诱导5 h、0.5 mmol/L异丙酸-D-硫代半乳糖苷30℃诱导2 h时,可溶性目的蛋白的产量最多,占细胞蛋白总量的55.6%,且所表达的蛋白质为wbbL基因产物。结论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出大量可溶性结核分枝杆菌wbbL蛋白质,为研究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以及建立完善的筛选抗结核药物的酶反应体系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克隆 包涵体 蛋白质可溶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研究幼林早期(2龄)、幼林晚期(7龄)、开割树(16龄)和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4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各土壤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不大,但普遍表现为表层土壤(0~15cm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平均值,下层土壤(45~60cm土层)有机碳含量低于平均值,中间两层的(15~30cm土层、30~45cm土层)变化不大,在平均值的上下浮动;(2)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6.03~7.78g/kg之间,相互间存在显著差异,高低排序为幼林晚期(7龄)>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3)胶林有机碳储量主要决定于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容重,不同树龄橡胶树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介于61.33~74.29t/hm2之间,相互间存在差异,高低排序为老龄即将更新树(30龄)>幼林晚期(7龄)>幼林早期(2龄)>开割树(16龄)。

关键词: 不同树龄 橡胶林 土壤有机碳 含量 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9 CSCD

摘要:记录了海南岛典型热带珍稀濒危植物187种(不含兰科Orchidaceae和已公认灭绝的爪耳木Otophora unilocularis),隶属80科,其中裸子植物6科15种。将海南岛境内分布的桫椤科(Cyatheaceae)、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水蕨科(Parkeriaceae)、苏铁科(Cycadaceae)、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所有种全部列为典型热带珍稀濒危植物。

关键词: 海南岛 濒危植物 特有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