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麒麟菜与贝类混养体系净化富营养化海水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预防赤潮,改善海湾水质,保护海洋环境。找到既能抑制赤潮微藻生长又能吸收水体中营养盐的经济型水生生物是最为理想的途径,大型海藻和大型双壳贝类就是两类理想的经济型水生生物。因此,利用大型海藻与双壳贝类混养来控制水体中藻类的密度、改善水质和预防赤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热带亚热带类型双壳贝类沟纹巴非蛤(Paphia exarata Philippi)和热带大型海藻异枝麒麟菜(Kappaphycus striatum Schmitz)净化富营养化海水的效果。发现沟纹巴非蛤和麒麟菜混养能有效地清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和chla。影响综合评价指标、N清除率、P清除率和chla清除率的因素均为麒麟菜﹥贝;其中麒麟菜对各指标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贝对N清除率、chla清除率的影响为极显著(P﹤0.01),对综合评价指标、P清除率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最佳混养组合为:麒麟菜养殖量6kg/m3、沟纹巴非蛤养殖量60只/m(340g±2g/只)。
关键词: 沟纹巴非蛤 异枝麒麟菜 大型海藻 双壳贝 富营养化 赤潮


海南省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1号、4号小种的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是目前国内和世界很多地区香蕉种植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采集了海南省不同地区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通过经典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了鉴定,此外还优化了快速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接种巴西香蕉和粉蕉进行致病性检测以及分离菌rDNA-ITS测序结果,明确鉴定出供试的香蕉分离菌株为4号生理小种,粉蕉分离菌株为1号生理小种。为了对1号、4号生理小种有更多的了解,本文还对1号、4号小种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影响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pH5时最适合1号、4号生理小种的菌丝生长,适合菌丝生长的温度为19~28℃之间,温度达到37℃时菌丝不能生长,碳源对菌丝的生长影响不大。这些方法和数据可以有利于田间香蕉枯萎病病害的检测和最终确定,生物学特性的测定可以为耕作技术的改进和农药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1号生理小种 4号生理小种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盐生植物海马齿盐胁迫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盐生植物耐盐基因表达调控,本实验以海水浇灌的海马齿植株为供试材料,构建了盐胁迫下的全长cDNA文库。构建方法如下: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RNA,SMART法反转录合成cDNA,LD-PCR方法合成双链cDNA。LD-PCR产物经蛋白酶K消化和SfiⅠ酶切后,经CHROMA SPIN+TE-1000分离柱子除去小片段DNA后,回收0.5kb以上的片段,按照适当的比例连接λTripIEX2载体。连接产物利用MaxPlaxTMLambda Packaging Extracts进行体外包装,得到海马齿初级cDNA文库。初始文库的独立克隆数为2.4×106pfu,初级文库滴度大于4.80×106pfu/mL,重组率为93.75%,插入片段为0.5~5kb,扩增文库的滴度为1.21×109pfu/mL,所得文库质量较高。本研究表明该cDNA文库适合于盐生植物海马齿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微生物几丁质酶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几丁质酶的研究历史,介绍了产几丁质酶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几丁质酶的性质、基因克隆以及在生物防治领域中的应用。


木薯块根膨大初期淀粉体形态及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电子显微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华南木薯3个品种(SC124、SC8、Arg7)膨大初期的木薯块根淀粉体的大小、形态、分布排列和发育等特性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淀粉主要沉积在木薯块根的次生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中。木薯块根淀粉体形态品种间没有明显差异,主要为球形,常见有椭球体、不规则的半球体、多极球体等形态,但淀粉体大小及空间排列在3个品种间差异显著。SC124淀粉体平均直径最小,淀粉体的变异系数大,淀粉体间空隙较大,呈层状排布;SC8淀粉体大小较为一致,变异系数小,淀粉体排列紧密,呈束状排布;Arg7淀粉体大小及变异系数都较小,淀粉体排列较为疏松,成团状排布。结论:淀粉体的大小、形态、空间排列及增殖方式可能是影响木薯块根淀粉充实程度和品质特性直接原因。


超声波提取-液相荧光法测定水果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降解产物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超声波提取热带水果中环境激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降解产物壬基酚、液相荧光法测定残留量的方法,对超声提取的温度、时间、功率进行条件优化,提取液经净化浓缩后,用C18色谱柱进行分离,液相色谱荧光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壬基酚在0.5~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04mg/kg和0.008mg/kg,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2%~102%和75%~92%。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符合残留检测的要求。


不同倍性小型西瓜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分析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17份纯合二倍体小型西瓜品系及人工诱变的同基因型的同源四倍体为材料,测定同期播种、定植后植株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4项指标。结果表明:与对应二倍体小型西瓜相比,同源四倍体植株完全发育叶片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完全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均随着倍性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叶面积增大22.43%~165.80%;大部分同源四倍体材料叶片中叶绿素a+b含量都有所增加,比对应二倍体提高1.57%~17.28%;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小幅提高,增幅为1.80%~5.69%;番茄红素含量增加8.66%~88.41%,与对应二倍体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