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武汉地区烟粉虱的危害及其生物型鉴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评价武汉地区主要作物上烟粉虱的危害状况与发生程度,并采用mtDNA COⅠ基因测序方法鉴定了烟粉虱的生物型组成。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烟粉虱主要危害葫芦科、豆科、茄科、十字花科等9科34种(变种)作物,其中以长茄、棉花、番茄、烟草、四季豆以及菜豆上的虫口密度较大,作物受害较重;同源性分析发现,在武汉地区烟粉虱的生物型以入侵型Q型的比例最大(86.1%),入侵型B型的比例次之(11.1%),本地种群ZHJ1型最小(2.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城疫疫苗对近年流行毒株的保护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了解现有新城疫疫苗对近年流行新城疫病毒(NDV)毒株的保护效果,从而为新城疫疫苗的合理应用和新城疫的防制提供指导。[方法]用1个或0.01个使用剂量的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A、B、C、D、E经滴鼻、点眼、口服途径分别免疫6周龄SPF鸡。免疫14 d后,测定血清中HI抗体效价,同时分别用NDVF48E9标准强毒株和野外分离强毒株NDV-2007-HB、NDV-2008-YB攻毒。连续观察攻毒鸡的表现并统计发病和死亡情况。[结果]5种疫苗免疫14 d后,均可诱导鸡只产生保护水平的抗体。1个剂量或0.01个剂量的现有疫苗对NDVF48E9株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对NDV-2007-HB的攻毒保护率均大于90%;0.01个剂量的疫苗A、B、C可提供对NDV-2008-YB的攻毒保护率均大于90%。[结论]实验室条件下,现有新城疫疫苗对分离到的2株NDV毒株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能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子纯度的分子标记检测方法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一种准确评价小麦品种种子纯度的技术体系,在比对了400个小麦品种的SSR、EST-SSR和AFLP-SCAR指纹以及对上千份种子进行纯度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了检测种子纯度的策略:(1)联合使用SSR、EST-SSR和AFLP-SCAR标记检测种子纯度,并推荐了7对SSR引物、5对EST-SSR引物和3对AFLP-SCAR引物为检测种子纯度的核心引物;(2)在待测品种的种子之间比对核心分子标记位点的带型,当某(些)个体与多数个体之间≥3位点的带型不同时,方可判定为杂株。此外,本文还就如何提高种子纯度检测的工作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提出了合理利用核心引物和合理混合DNA样品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欧李的开发应用研究现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概述欧李主要成分及其加工产品,综述欧李色素、多酚、香味物质、果仁以及欧李罐头、果汁、果酒等加工产品的开发应用现状,旨在为欧李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玉米持续增产的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玉米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玉米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玉米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十分先进。我国与美国自然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玉米生产水平和科技水平有较大差距。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玉米持续增产的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为提升我国玉米生产和科技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对甘蓝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甘21(ZG21)、06-115两个甘蓝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喷施6种氨基酸对甘蓝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氨基酸处理甘蓝硫代葡萄糖苷组分相同,均含有9种硫苷。氨基酸对甘蓝硫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显著提高06-115硫苷的总含量、脂肪族硫苷的含量和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含量,其中半胱氨酸处理含量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63.0%、69.6%和69.1%;半胱氨酸处理提高了3-吲哚基甲基硫苷含量,达到725.6μmol/kg,FW;半胱氨酸处理也显著提高了中甘21硫苷的总含量、脂肪族硫苷的含量、吲哚族硫苷含量和4-甲基硫氧丁基硫苷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7.2%、39.6%、15.3%和26.2%。半胱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酸处理都提高了3-吲哚基甲基硫苷的含量,其中半胱氨酸处理最高,达到292.7μmol/kg,FW,其次是谷氨酸和甘氨酸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旱品种筛选鉴定研究
《种子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三点抗旱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在完全雨养的条件下,京科521、京单28、ZX584、京科25、郑单958、先玉335等表现良好,产量较为突出,抽雄吐丝期间隔一般在3~4d,产量多在9000~10500kg/hm2,如京科521平均产量为10305kg/hm2,较农大108增产16.1%,最高产量可达11263.5kg/hm2,较对照农大108增产26.86%。ZX584三点平均产量9550.5kg/hm2,较农大108增产7.61%。京单28平均产量9591kg/hm2,较农大108增产8.06%。株高和穗位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542。保绿性和产量不相关,相关系数为-0.0405,穗长和产量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73,但相关不显著。ASI值(出苗-吐丝间隔)和出籽率对品种产量影响比较显著,均为正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分子遗传图谱的加密
《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是QTL定位、图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研究的基础。以小麦品种"京花1号/小白冬麦"的双单倍体(DH)群体和"农大015/复壮30"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作图群体,选用在DH群体双亲间的339个多态性标记和在RIL群体双亲间的343个多态性标记分析作图群体各个株系的基因型,对本中心近年开发的SCAR、EST-SSR标记以及他人开发的SSR、EST-SSR标记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并利用连锁分析软件Joinmap4.0将2个作图群体的结果整合,最终构建了10个连锁群,将217个SSR、EST-SSR和SCAR位点定位在9条染色体上,进一步提高了小麦遗传图谱的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