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夏大豆在吉林省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农业与技术 2006

摘要:本文阐述夏大豆在吉林省大豆育种中的作用,对拓宽大豆遗传基础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夏大豆 杂交育种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丰强7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模式初探

农业网络信息 2006

摘要: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分析了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发展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信息服务模式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各类玉米产区生产与需求动态及调控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玉米是主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加工作物,中国是玉米第2大生产国,从全国范围看,玉米总产量与需求量基本持平。但各省区玉米生产发展很不平衡,玉米的消费水平差异也很大,呈现出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的局面。本文依据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玉米消费情况把我国玉米产区划分为3种类型,即玉米主产区、非主产区和中间产区。分析了各类产区玉米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动态及采取的调控对策。

关键词: 玉米产区 生产 需求 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杂交种吉杂99制种技术

杂粮作物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和施肥对黑土细菌数量年变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和通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研究了不同耕作制度下黑土土壤在玉米一个生育期内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旨在探讨土壤细菌多样性变化规律,揭示黑土退化的微生物学机理,以保护黑土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试验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土壤中细菌数量随季节变化而逐渐增加,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2003年休闲区、ck区和正常施肥区的0~2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0.594×106,0.566×106,0.906×106个/g;20~4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0.513×106,0.513×106,0.664×106个/g。2004年休闲区、ck区和正常施肥区的0~2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1.849×106,2.040×106,2.365×106个/g;20~40 cm土层内细菌数量分别为1.460×106,1.279×106,1.856×106个/g。且表层土壤中的细菌数量高于下层土壤中细菌数量,理化性质好的土壤所含的细菌数量较多,合理栽培与施肥有利于土壤细菌数量的增加。

关键词: 黑土 耕作方式 土壤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发展饲用玉米生产

现代农业科技 2006

摘要:玉米是我国笫二大作物,近年来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趋重要。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饲料之王。玉米的子粒和茎叶都是优质饲料。玉米鲜嫩茎叶含粗蛋白2. 58%,粗脂肪0.81%,碳水化合物20.09%,粗纤维5.91%,矿物质1.99%,是畜牧业的优质青贮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品质及与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吉林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吉林省40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中子粒的淀粉、脂肪、蛋白质、赖氨酸含量及与百粒重、出籽率、生育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子粒营养成分蛋白质、赖氨酸之间的关联度最大;淀粉与蛋白质、赖氨酸之间的关联度相对较小;生育日数对淀粉的影响最大,百粒重对淀粉的影响较小;而百粒重对脂肪的影响最大,生育日数对脂肪的影响较小;并且百粒重对蛋白质、赖氨酸的影响也最大,出籽率对蛋白质、赖氨酸的影响较小。这些结果对开展品质育种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玉米资源 品质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高粱恢复系南133的选育与利用

杂粮作物 2006

摘要:南133恢复系是以忻粱52为母本与Ⅵ494杂交,经南北方连续加代育成的优良恢复系,它形态象中国高粱,具有中国和亨加利高粱血缘,一般配合力高,抗病、抗倒伏、耐旱、籽粒不早衰、适应性强等特点。以它作父本相继育成四杂25、吉杂96、吉杂97、吉杂101,其中四杂25累计种植面积54万hm2,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种植面积已占吉林省高粱面积的70%,吉杂97获农业部后补助,南133恢复系已成为吉林省高粱骨干恢复系,它的育成及应用使吉林省高粱育种前进了一步,产量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关键词: 高梁 恢复系 亲缘 配合力 抗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新品种保护基础知识(二)

农村科学实验 2006

摘要:七、品种权的归属获得品种权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是个人,但不是所有的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提出品种权申请并获得品种权的权利,对于什么样的人能拥有品种权的申请权和品种权应严格加以区分.①职务育种品种权的归属植物新品种选育是一个复杂的劳动,选育一个新品种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多数植物新品种不是由育种家个人所能完成的,往往需要由研究院、所、学校、企业等组织内众多的人员履行他们的职务时共同完成.因此这就存在一个准有权申请和获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基础知识 品种权 单位 权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