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
》
2007
摘要:本文研究了新疆和田地区鳃蚯蚓发生的生态条件、活动规律、为害特点以及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良土壤通透性、改变耕作方式、种植方法和加强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稻田
鳃蚯蚓
防治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通过分析新疆优质米新品种发展现状,指出新疆优质米品种品质改良存在优质米品种相对较少、产量水平不高、栽培管理措施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优质米
品种
现状
对策
新疆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综合前人方法的基础上,改良了一种简捷、灵敏、廉价、效果可靠的Southern印迹杂交方案,使用0.4mol/L NaOH溶液将琼脂糖凝胶上的DNA在变性的同时转移到尼龙膜上,紫外交联固定后用于杂交。预杂交液和杂交液选用Church缓冲系统,该缓冲系统中仅需10 g/L BSA作为封闭剂即可。整个洗膜过程可简化为一种溶液、2~3次洗涤。碱变性及转移后的尼龙膜,也可以用于地高辛(DIG)等非放射性检测系统,并可耐多轮杂交和洗膜。方法可适用于包括高等植物基因组在内的多种生物材料的DNA检测。
关键词:
Southern印迹
DNA
杂交
植物基因组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新稻15号是2007年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第一个优质糯稻品种。主要特点是稻米外观品质好、米饭糯性强、食味口感佳、适合做粘饭、八宝饭,糯米糕、粽子、醪糟等,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合南北疆稻区种植,可作为加工企业的品牌品种。稻谷品质经专业部门测定,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该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为壮秧稀植、早期促蘖、中期壮苗、后期保根及适期收割。
关键词:
糯稻
新品种
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对伊犁河谷区域1994~2004年气象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遴选出影响伊犁河谷冬小麦锈病发生与流行的主导气象因子,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组建冬小麦锈病预测模型,可在伊犁河谷冬小麦锈病发生前的1~1.5月内做出预测,预测和实际拟合程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76 6)。
关键词:
伊犁河谷
冬小麦锈病
发生与危害
预测模型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通过悬浮种衣剂在生产和使用中对接触者危害的主要因素和危害途径及表现的研究,认识到虽然悬浮种衣剂目前是一种安全的环境友好型的农药制剂,但操作不当和预防意识弱,会给接触者带来身体健康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消除危害隐患,使接触者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关键词:
悬浮种衣剂
农药
接触者
危害
《新疆农机化
》
2007
摘要:为引进的种子精选加工设备设计了控制系统,实现电机的降压、顺序启动和调速,保证了种子加工生产线的有效生产,分析了控制系统的优缺点,介绍了工程应用情况。
关键词:
种子加工
控制系统
设计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以培养6 h的油葵自交系6B6的子叶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AFP基因导入该自交系。通过对其遗传转化主要因素的研究,发现将外植体在OD600=0.7的农杆菌中浸泡10~15 min后,在含有AS 100μmol/L、pH 5.4的预培养培养基上22±1℃暗培养2 d,遗传转化率高。研究建立了油葵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4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植株。研究为通过植物抗病基因工程方法防治油葵菌核病提供了1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油葵
农杆菌介导法
遗传转化
GAFP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新疆阿瓦提县进行了正常灌溉和亏缺灌溉条件下保水剂及保水剂与尿素配施在长绒棉新海16号施用效果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水剂使用量的增加棉田0~20 cm土壤含水量也有增大的趋势;保水剂对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使用保水剂对棉花都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在亏缺灌溉时保水剂的增产效果好于正常灌溉;正常灌溉和亏缺灌溉都以施用保水剂60 mg/hm2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但以亏缺灌溉条件下获得效益更高。
关键词:
保水剂
长绒棉
正常灌溉
亏缺灌溉
《种子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应用生物技术改良油菜特性的研究正在广为进行。外源基因在油菜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油菜的农艺性状;(2)改进油料的组成和提高产量;(3)改变储藏蛋白成分,提高饲料品质;(4)增加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忍耐性;(5)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性方面。从其他生物中分离克隆的外源基因主要有AroA基因、几丁质酶、反义napin基因、反义Cruciferin基因、Barnase和AtNHX基因等。转化方法则以农杆菌介导为主,基因枪以及显微注射法等方法也有所应用。
关键词:
油菜
改良
外源基因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