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温β-半乳糖苷酶产生菌14-1摇瓶发酵研究
《中国乳品工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对低温菌株14-1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首先考察了菌的生长温度特性,产酶最佳温度及产酶高峰期,然后研究了培养基中乳糖质量分数,培养基初始pH值,溶氧水平,接种量,以及Tween80对酶活的影响。确定了摇瓶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乳糖质量分数为2.5%,接种量3%(质量分数),培养基初始pH值为6.5,表面活性剂Tween80为1.0%,装液量为在500 mL三角瓶装液体培养基100 mL。20℃培养48 h,14-1菌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活性4.51 U/mL。


新疆玉米抗旱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干旱一直是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筛选具有强抗旱的玉米种质,培育抗旱的玉米品种,已成为今后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新疆干旱少雨,是开展农作物抗旱鉴定和抗旱育种的理想区域。从“七五”至“十五”期间,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结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对国家种质库内保存的3000余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旱性的鉴定评价。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的玉米抗旱性田间鉴定评价方法。用抗旱性指数(DTIg)作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与评价的良好指标,该新技术为玉米种质资源抗旱性大规模筛选提供了依据,同时采用轮回选择法进行玉米抗旱种质创新。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一起对玉米的抗旱基因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标记与定位,大大提升了新疆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水平。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抗旱性 鉴定 性状指标 评价 种质创新


施肥对中长绒陆地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供试棉田土壤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及中长绒陆地棉最佳施肥量研究表明,氮素是供试土壤的第一养分限制因子,其次是磷素和钾素,对中长绒棉产量影响的养分限制因子顺序为氮>磷>钾。平衡施肥的N、P2O5、K2O施肥量分别为207、138、75 kg/hm2时能显著提高中长绒陆地棉的产量。不施肥CK处理相对OPT(氮磷钾最佳施肥处理)减产达33%。通过氮磷钾肥料效应方程得到N、P2O5、K2O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203.3、141.7、46 kg/hm2,N∶P2O5∶K2O为1∶0.70∶0.23,最佳经济皮棉产量分别为1474、1550和1516 kg/hm2。


新疆三工河流域葡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研究在新疆三工河流域气候条件下,对葡萄进行了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包括适宜入沟流量和灌水定额的确定、土壤水分变化监测等,研究提出了葡萄节水灌溉方式,(1)入畦单宽流量对畦田灌溉质量的影响明显,入畦单宽流量为2.31 L/s.m时灌水质量较高,建议在相近条件下采用。(2)土壤水张力与土壤含水量成负相关,在试验研究中相关系数R2为0.893 3,说明使用负压计监测土壤含水率,能够满足指导田间灌水的要求。(3)葡萄适宜节水灌溉方式:每次净灌水量270~300 m3/hm2,全生育期灌水8次,净灌溉定额2 160~2 400 m3/hm2。


次宜棉区棉花栽培的重要环节
《新疆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棉花是喜温好光作物,次宜棉区气温变化大,大风降温天气频繁。无霜期较宜棉区短,早春气温低,易烂种,难抓全苗,经常有补种、重种现象,≥10℃的积温较宜棉区少,种植棉花具有一定风险。但近年来棉花市场价格好,销路畅,植棉效益高于种其它作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