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益智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南典型野生分布的益智群落,随机选取27个居群为研究对象,提取果实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益智果实挥发油最大产率0.153%,最小产率为0.003%,平均产率为0.088%;27份挥发油样品共鉴定出102个化合物,其中样品间共有化合物65个,非共有化合物37个;化合物主要以萜类和含氧衍生物为主。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其中2份挥发油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α-紫穗槐烯,石竹烯,香橙烯,乙酸香茅酯,榄香烯,大根香叶烯,愈创木烯和榄香醇这8种化合物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显著或极显著。


槟榔叶绿素含量测定影响因子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槟榔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1年生槟榔幼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称样量、提取时间、溶剂及光照和高温处理对其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提取剂体积相同时,称样量越少,提取液中叶绿素含量越高;提取时间越长,叶绿素含量越高,但超过24 h后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高温短时间提取比低温长时间提取叶绿素含量高,避光提取比见光提取叶绿素含量高;在相同时间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浸提剂对叶绿素的浸提效果不同,其中100%丙酮和100%乙醇以3∶1体积比混合的浸提剂提取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槟榔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提供了参考。


西贡蕉枯萎病生防木霉菌株gz-2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拮抗西贡蕉枯萎病菌的木霉菌株gz-2是一株具有生防潜力的拮抗菌,依据其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将其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gz-2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宜在马铃薯蔗糖琼脂(PSA)培养基上生长;蔗糖、酵母膏分别为最佳碳氮源;菌丝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8~30℃;最适pH5.0~6.0;不同光照条件对该菌产孢影响明显。对西贡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gz-2菌株对西贡蕉枯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每隔7 d施1次gz-2固体菌剂处理的防治效果最好,在伤根接种60 d后,平均防效达到74.4%。
关键词: 西贡蕉 枯萎病 木霉菌株gz-2 生物学特性 防治效果


香蕉对甘露糖和木糖的敏感性研究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蕉低代试管苗茎段薄层切片和香蕉吸芽薄层切片为外植体,分别设计了13个梯度,研究了香蕉在芽的再生和愈伤组织的诱导阶段对正筛选剂D-甘露糖和D-木糖的敏感性,为建立香蕉正筛选系统的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香蕉对D-木糖敏感,在D-木糖与蔗糖比例达到10∶20时,10 d开始显示出毒性,在D-木糖与蔗糖比例达到16∶14时能显著抑制香蕉芽的再生和愈伤组织的生长,当比例达到25∶5时完全抑制香蕉组织的生长,香蕉组织彻底死亡。因此,D-木糖能作为有效筛选剂对香蕉进行目的基因遗传转化;(2)香蕉对D-甘露糖不敏感,不适用于以D-甘露糖为筛选剂的遗传转化。


不同橡胶树品系的光合特性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了不同橡胶树品系的光合特性对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升高,所有橡胶树品系的光合速率均有明显增大;PB86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为15.15μmol.m-2s-1、热研88-13为14.95μmol.m-2s-1、RRIM600为14.90μmol.m-2s-1,云研77-4为10.16μmol.m-2s-1,其中PB86、热研88-13、RRIM600最大净光合速率高出云研77-4近50%。对光合参数的综合分析表明PB86、RRIM600的光能利用率较高,但是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光补偿点较低,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的品系;云研77-4、云研77-2光能利用率较低,但水分利用率相对其他品系较高,别为0.847和0.871,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薇甘菊粗提物在椰心叶甲上的防控潜力
《昆虫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外来入侵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在害虫综合防治方面的潜力,为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的防控提供参考,测定了薇甘菊提取物对椰心叶甲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对薇甘菊活性物质提取率中,以甲醇和乙醇的提取率最高(甲醇、乙酸乙酯、正己烷、石油醚、三氯甲烷、蒸馏水、乙醇的提取率分别为10.54%,7.17%,6.22%,6.28%,8.67%,8.62%和10.36%);薇甘菊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均对椰心叶甲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且乙醇提取物对各龄幼虫及成虫的活性均高于甲醇提取物,其中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1~5龄幼虫和成虫LC50分别为7.09,7.88,8.93,11.88,13.26和17.46mg/g,而甲醇提取物相应LC50值分别为12.36,14.85,15.89,17.46,19.91和27.81mg/g;两种提取物均能造成椰心叶甲蛹的羽化延迟、成虫畸形、卵孵化时间延迟等情况。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对椰心叶甲表现出显著的防治效果,其中100和20mg/mL处理组在处理后的第7天其虫口减退率均达到80%以上。结论:薇甘菊提取物对椰心叶甲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防控潜力。


不饱和单甘酯在低脂冰淇淋中的应用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将商品饱和单甘酯和另一种富含亚油酸的不饱和单甘酯作乳化剂添加到全脂冰淇淋(脂肪含量为10%)和低脂冰淇淋(脂肪含量为4%)中,共研发出不饱和单甘酯全脂冰淇淋、饱和单甘酯全脂冰淇淋、不饱和单甘酯低脂冰淇淋和饱和单甘酯低脂冰淇淋四个产品。通过对四个产品的冰冷感、硬度、粘度、平滑程度和包口感等进行感官评价,发现脂肪含量及乳化剂的种类对冰淇淋的冰冷感、硬度、粘度、平滑感、包口感等都有影响,全脂冰淇淋比低脂冰淇淋更粘,更滑,更具有包口感,低脂冰淇淋比全脂冰淇淋更硬,冰冷感更强。通过对四种冰淇淋老化料液的膨胀率及冰淇淋成品的抗融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饱和单甘酯能提高低脂冰淇淋的膨胀率,并且不饱和单甘酯冰淇淋比饱和单甘酯冰淇淋具有更好的抗融性。


菠萝炭疽病的病原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菠萝炭疽病病原菌,并完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从海南各地采集的菠萝炭疽病病叶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形态学特征将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30℃;最适pH值均为6.0~8.0;完全黑暗最利于菌丝生长,而光暗交替最利于孢子萌发;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的最理想碳源,而除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外其余碳源均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牛肉浸膏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天冬氨酸则仅对孢子萌发有利;相对湿度达90%以上孢子才可萌发,水滴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结论]为菠萝炭疽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红掌切花的瓶插保鲜液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红掌切花的瓶插保鲜液,为红掌种植及筛选保鲜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红掌(Anthuriumseherzerianum)中的常用切花品种‘热情’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的瓶插液配方,并与常用红掌保鲜配方进行对比,研究红掌的瓶插保鲜液。[结果]以配方3即4%蔗糖+0.08%NaCl+0.01%过磷酸钙+0.01%中药杀菌剂(黄连的乙醇提取液)+0.1mmol/LNaOH+0.1mmol/L柠檬酸+10mg/L6-BA为最佳的瓶插保鲜液,保鲜期为23d,比对照延长了13d,观赏期达31d,比对照延长了18d,效果显著;且配方3明显地减少了红掌佛焰苞的水分丧失,有利于维持组织的含水量,降低细胞膜透性,抑制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减少丙二醛含量的积累,提高了SOD的活性,提高了细胞保护酶的活性,增加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呼吸速率。[结论]4%蔗糖+0.08%NaCl+0.01%过磷酸钙+0.01%中药杀菌剂(黄连的乙醇提取液)+0.1mmol/LNaOH+0.1mmol/L柠檬酸+10mg/L6-BA配方达到了延长红掌佛焰苞保鲜期的目的。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的各种成分,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香蕉球茎象甲的虫体挥发物,进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雌雄虫(雌虫和雄虫等数量混合)分别鉴定出9种、8种和9种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61.05%,39.46%和17.43%。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和雌雄虫三种虫体挥发物共有成分有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荜澄茄油烯、(1,1-二甲基乙基)-2-甲氧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3',5,5'-四甲基联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种,而3,7-二甲基-1,3,6-辛三烯是香蕉球茎象甲雌虫、雄虫和雌雄虫三种虫体挥发物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19.15%。香蕉球茎象甲虫体挥发物各成分种类多样,相对含量差异较大。
关键词: 香蕉球茎象甲 挥发物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