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脱落酸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外源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WL343HQ苜蓿种子为试验材料,对苜蓿幼苗进行150 mmol·L~(-1)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和25,50,75和100μmol·L~(-1)ABA缓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ABA缓解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根、茎和叶中钠(Na~+)、钾(K~+)、钙(Ca~(2+))和镁(Mg~(2+))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导致苜蓿幼苗各器官的Na~+,K~+,Ca~(2+),Mg~(2+)含量产生不同的变化;其中根中Na~+和Ca~(2+)含量增加,K~+和Mg~(2+)含量降低,茎中Na~+,K~+,Mg~(2+)含量增加,Ca~(2+)含量降低;叶中Na~+和Mg~(2+)含量增加,K~+和Ca~(2+)含量降低。经不同浓度的ABA处理的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后苜蓿幼苗各器官中,根中Na~+含量、根和叶K~+含量、根和叶Ca~(2+)含量、根、茎和叶Mg~(2+)含量均随ABA浓度增加而增加,茎和叶Na~+含量随着AB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茎中K~+和Ca~(2+)含量随着ABA浓度的升高无明显变化。各器官中的Na~+/K~+,Na~+/Ca~(2+)和Na~+/Mg~(2+)比值均随着ABA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可见,混合苏打盐碱胁迫影响苜蓿幼苗对Na~+,K~+,Ca~(2+),Mg~(2+)在根、茎、叶营养器官的分布,与苜蓿幼苗的抗盐碱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苜蓿 脱落酸 混合苏打盐碱胁迫 营养器官 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中3个Dof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Dof转录因子在植物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明Dof转录因子参与大豆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对大豆中3个Dof转录因子(GmDof2.1、GmDof3.1和GmDof4.6)的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3个Dof基因分别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它们所编码的蛋白序列长度为212~305个氨基酸残基,均具有1个保守的Dof结构域。3个Dof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且含有不同数量的磷酸化位点。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GmDof2.1启动子序列中含有3种与逆境和激素响应相关的元件(ARE、DRE1和MBS),GmDof3.1启动子序列中含有6种与逆境和激素响应相关的元件(ABRE、ARE、CGTCA-motif、TGACG-motif、W-box和WUN-motif),GmDof4.6启动子序列中含有7种与逆境和激素响应相关的元件(ABRE、ARE、CGTCA-motif、GARE-motif、MBS、TGACG-motif和WUN-motif)。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3个Dof基因均可不同程度的响应高盐、干旱、低温和高温胁迫。GmDof2.1和GmDof3.1在大豆根中的表达量最高,GmDof4.6在大豆茎中的表达量最高。由此推测3个Dof转录因子可能在大豆应对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转录调控作用。

关键词: 大豆 Dof转录因子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松松仁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红松松仁是珍贵的药食同源植物,本研究旨在明确红松松仁稀碱提取物(KPS-AE)对高糖高脂饮食结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建立后,设正常(NC)、高糖高脂(HC)、阴性(DM)、阳性(PC)4个对照组及低、中、高(KPS-AE-L,KPS-AE-M,KPS-AE-H)3个剂量给药组。连续给药2周,在此期间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鼠摄食量、饮水量,每周测定体质量、空腹血糖值、口服葡萄糖耐量。在试验末期,检测小鼠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分泌指数(FBCI)。结果:与NC组及DM组小鼠相比,KPS-AE可以控制糖尿病小鼠的"三多一少"症状,有效降低小鼠空腹血糖值,其中KPS-AE-M组与DM组相比可控制糖尿病小鼠饮水量降低34%,降糖率达25.47%,且KPS-AE-M组可显著改善口服葡萄糖耐量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敏感指数和分泌指数。结论:红松松仁稀碱提取物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具有研制功能性食品药品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力。

关键词: STZ诱导糖尿病模型 红松松仁 稀碱提取物 降血糖 糖尿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荚数垂直分布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荚数类型和空间分布决定产量的形成。以有一个共同亲本的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遗传材料,按照植株的上、中、下3个部位调查一粒荚、二粒荚、三粒荚和四粒荚的数量,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在两个群体中一粒荚、二粒荚、三粒荚、四粒荚在空间分布存在极显著的变异,部位间不同豆荚类型组成有显著差异,并且两个群体不同类型豆荚在不同部位分布的遗传基础不同,共检测到59个控制荚数性状的QTL,解释了0~11.45%的表型变异;两个群体检测到的荚数QTL中有30个QTL是本研究首次发现的。

关键词: 大豆 荚数 垂直分布 遗传分析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生育期E1、E2、E3和E4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E1~E4基因作为对大豆生育期影响最大的E系列基因,与大豆品种生态类型密切相关。为总结大豆主要生育期基因E1~E4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促进中国大豆生育期育种模式的形成,本研究综述E1~E4基因不同变异类型、变异类型鉴定方法和调控大豆光周期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大豆群体E1~E4基因型分析在大豆品种生长适应性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大豆生育期遗传调控机理的全面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大豆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 生态适应性 E1~E4 变异类型鉴定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的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了选育既高油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提升中国油用大豆生产优势和商品大豆市场竞争力,通过亲本系谱与血缘关系、基因与性状遗传及亲本使用效果分析,优选亲本、配制组合与创建选择群体,优化育种技术与检测分析方法,育成了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201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油分含量达到23.4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9.1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25.9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0%;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合农72 高油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A浸种对混合苏打盐碱胁迫下苜蓿种子萌发受阻的缓解作用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WL343HQ和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进行20,25,30,35,40,45,50,55和60mmol·L-1苏打盐碱胁迫和25,50,75和100μmol·L-1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缓解处理,测定了不同苏打盐碱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和ABA缓解苏打盐碱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苜蓿种子发芽率均随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ABA缓解WL343HQ和龙牧807苏打盐碱胁迫浓度分别为40mmol·L-1和35mmol·L-1,WL343HQ抗苏打盐碱能力高于龙牧807;随ABA浓度的增加,2种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芽苗的胚芽长、胚根长、鲜重、干重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不同ABA浓度对苏打盐碱胁迫下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均产生一定的缓解作用,特别是ABA浓度为75μmol·L-1时缓解作用最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苏打盐渍化土壤苜蓿种植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苜蓿 苏打盐碱胁迫 种子萌发 脱落酸(ABA) 缓解作用 隶属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果穗乳熟期水分运动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旨在明确玉米果穗乳熟期穗轴、籽粒、苞叶、穗柄水分运动变化.以生育期一致、乳熟期籽粒脱水速率差异的品种'先玉696'、'合玉29'为供试材料,采用烘干减重法测定乳熟期穗轴、苞叶和籽粒含水量与不同时期变化量,吸湿法测定穗柄中水分运动.结果显示不同脱水类型品种玉米穗轴、苞叶和籽粒展现出相同的趋势:苞叶>籽粒>穗轴,'先玉696'快于'合玉29'.脱水快品种'先玉696'表现出随着生育期推移茎秆向果穗输水逐渐下降,苞叶含水量前期快速降低,籽粒含水量下降较快.脱水慢品种'合玉29'茎秆向果穗输水量高于'先玉696'并且输水量没有发生变化,苞叶水分降低缓慢,籽粒含水量下降缓慢.本研究也显示,籽粒脱水与苞叶、穗轴的脱水速率密切相关.籽粒生理成熟后自然脱水过程中水分并没有由果穗向茎秆转移,不同品种输水量和变化量不同(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乳熟期 果穗 含水量 脱水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穗型粳稻与稻曲病发生关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黑龙江省不同穗型粳稻穗部稻曲病发生情况及其与病害的相关性,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调查分析了不同穗型粳稻稻曲病病穴率、病穗率、病情指数、抗性频率、病粒空间分布以及一、二次枝梗特征等.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稻曲病发生程度不同,弯穗型稻曲病病穴率、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半直穗型次之,直穗型最高,稻曲病发生呈直穗型>半直穗型>弯穗型的规律.弯穗型中10.76%表现为免疫,70.59%表现为抗性,半直穗型52.13%表现为抗性,直穗型19.62%表现为抗性.不同穗型水稻上病粒分布规律不同,弯穗型和半直穗型水稻病粒分布规律为中部>上部>下部,直穗型水稻病粒分布规律为中部>下部>上部,且3种穗型病粒均主要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相关分析表明,弯穗型品种二次枝梗数与病情指数显著正相关,半直穗型品种二次枝梗长度与病情指数极显著负相关,直穗型品种二次枝梗数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穗型 粳稻 稻曲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S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生物技术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制便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种薯生产田现场快速检测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在波长524 nm处有最大吸收值,金颗粒大小20-30 nm.将PVS的羊源多克隆抗体与胶体金进行标记,喷射于玻璃纤维上作为金标垫.将PVS抗体和兔抗羊抗体划线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制备胶体金试纸条.试纸条检测结果在2 min之内通过肉眼即可判断.当带PVS样本汁液稀释104倍(W/V)时,仍可检测出.用其他5种常见病毒阳性样品进行检测,未出现交叉反应.田间采集的马铃薯叶片用试纸条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结果相吻合.本试纸条在密封、干燥、低温的条件下保存,有效期可达180 d.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检测快捷,能够现场检测PVS,无需特殊设备,适用性广,实用性强.

关键词: 马铃薯S病毒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快速检测 试纸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