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干旱胁迫对入侵植物假臭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在控水条件下,研究干旱胁迫对入侵植物假臭草幼苗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假臭草在干旱胁迫下,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体内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叶绿素含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表明假臭草体内存有抗旱的机制,能够适应多种生境,这可能是其成为入侵植物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假臭草 干旱胁迫 生长 生理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莲草直胸跳甲成虫产卵选择性及叶位与幼虫发育适合度的关系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采用室内自由选择法和发育测定法研究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 hygrophila)成虫对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叶位的产卵选择性及后代发育与不同叶位叶片的适合度。结果表明:(1)莲草直胸跳甲成虫嗜好在中部叶片的叶背产卵,以在第2对叶上的选择系数最高,选择率为35.18%,与第1对叶上的28.03%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其他叶位的选择系数;(2)相对于在叶表进行取食,初孵幼虫显著趋向在叶背,且这样取食的1龄幼虫存活率高、发育历期显著缩短,这与雌虫选择在叶背产卵的习性相符,说明其选择有一定生物学意义,即有利于后代发育;(3)叶龄对莲草直胸跳甲各龄幼虫发育有显著影响,叶位越低,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越长,但存活率上以取食第1叶位的为最高。

关键词: 莲草直胸跳甲 叶位 产卵选择 适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种质资源若干植物学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为建立或完善中国数量化、规范化的杧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以便更好地为中国杧果种质资源的研究工作服务,2007~2009年7月,在海南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杧果种质圃内进行杧果品种(种质)资源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花序长度、花序宽度、花直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核长度、核宽度和核厚度等12项植物学数量性状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12个数量性状均存在10%以上的变异系数,叶柄长度、果实纵径和果核长度呈偏态分布,其他9项呈正态分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性状分级标准,建议将12个植物学数量性状分为1~5个等级,每个等级提出2个参照品种,1个国外品种,1个国内品种。该研究为中国杧果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或完善奠定基础。

关键词: 杧果(芒果) 种质资源 植物学数量性状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菠萝灰粉蚧雌成虫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菠萝灰粉蚧的雌成虫进行田间调查,应用David和Moore的聚集性指标、Cassie的指标C和Kuno的指标CA、Lloyd的平均拥挤度m*及聚块性指标m*/m3个聚集性指标及Taylor的幂法则和Iwao的m*-m的回归法对新菠萝灰粉蚧雌成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其在剑麻株内的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且具有密度依赖性,引起聚集的原因主要是新菠萝灰粉蚧雌成虫自身习性,与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新菠萝灰粉蚧 空间分布型 聚集度 剑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条斑病毒PCR检测方法的正交优化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条斑病毒引起的香蕉条斑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因此对该病毒的检测也变得很重要。而PCR法已广泛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所以控制PCR的反应条件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由于在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是较为敏感的简并引物,因此对PCR反应条件的要求较高。本文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PCR体系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为Mg2+1.5mmol/L,dNTP0.15mmol/L,Primer0.5μmol/L,TaqDNA聚合酶1.5U。通过最佳反应条件对采集回来的其他带BSV的植株叶片和吸芽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其结果均表现为比较稳定。

关键词: 香蕉条斑病毒 正交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预处理对富贵鸟鹤蕉切花的贮运保鲜效果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通过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鹤蕉‘富贵鸟’3个时期(蕾期、初花期、开花期)的花枝进行处理,研究富贵鸟鹤蕉切花的贮藏保鲜技术及贮藏过程中衰老生理的特性。结果表明:花枝在浓度为90g/L蔗糖+1mmol/LSTS中浸泡9min的效果最佳;对不同采收期而言,采后贮藏寿命:蕾期>初花期>开花期,其中蕾期和初花期的贮藏寿命差异不显著,均可视为最佳采收期;富贵鸟切花衰老过程中,其花青素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对于某些处理的某一阶段稍有上升,POD酶活性从贮藏之日起,其活性呈不断上升趋势。

关键词: 鹤蕉 切花 贮藏 生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大孔树脂同时制备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 CSCD

摘要: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以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分离富集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并配以HPLC进行同步监控。结果表明,穿心莲中这2种主要有效成分分别得到了富集。40%乙醇水溶液洗去目标物以外的杂质后,45%乙醇洗脱液中富含穿心莲内酯,含量为46.99%,55%乙醇洗脱液中富含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79.74%。

关键词: 穿心莲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大孔树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黄果ISSR-PCR反应最佳体系的构建(简报)

热带作物学报 2009 CSCD

摘要: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蛋黄果ISSR-PCR反应的5因素4水平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运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蛋黄果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为:Taq酶0.75U,dNTPs0.2mmol/L,模板80ng,引物0.25μmol/L,Mg2+1.5mmol/L。

关键词: 蛋黄果 正交设计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幼苗磷利用率及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小麦‘中国春-埃及红’代换系对调控不同水分和磷素胁迫处理下磷素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和遗传分析,为作物磷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染色体7A和7D代换系在Ho-agland营养液(WP)1、0%PEG-6000 Hoagland营养液(-WP)1、/2P Hoagland营养液(W-P)处理下,可能携带有对磷素利用有促进作用的基因。遗传分析表明,磷素利用率的遗传力、遗传进度、相对遗传进度都较高,说明该性状的变异由遗传作用引起的比重较大,环境因素对它的遗传影响不大,适合在遗传育种中进行早代选择。

关键词: 小麦 磷素利用效率 染色体定位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槟榔不同品种幼苗耐寒性比较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测定低温胁迫过程中槟榔的叶片相对电导率(REC),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的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了不同品种槟榔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过程中,4个槟榔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均随温度的下降而不断上升,但上升幅度因品种而异。4个品种耐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Tw>Qz>Qh>Ld。槟榔品种低温处理后叶片受伤害程度与电导率测试结果吻合,表明半致死温度可作为槟榔抗寒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结合海南30年的温度气象资料,认为海南的气温适合槟榔的生长,冬季不同月份极端低温危害也不容忽视。该试验结果可以为抗寒槟榔种质筛选和槟榔抗寒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槟榔 耐寒性 半致死温度 相对电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