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AMMI模型分析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稳定性
《中国马铃薯 》 2015
摘要:为研究不同基因型马铃薯产量的年度稳定性,选用7个品种(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应用AMMI模型对连续3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47.69%、6.41%和40.03%,均达极显著水平。AMMI双标图表明,参试材料产量稳定性为‘牡9141’>‘牡8182’>‘克新13号’>‘牡91320’>‘牡8153’>‘克新4号’>‘克新12号’,平均产量为‘牡8153’>‘克新13号’>‘牡91320’>‘牡8182’>‘克新4号’>‘牡9141’>‘克新12号’。综合品系及其对应类型对照品种的丰产性及稳定性,‘牡91320’、‘牡9141’整体表现优于对照;‘牡8153’的丰产性好,但稳定性不如对照,‘牡8182’的稳定性好,丰产性不如对照。AMMI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产量性状的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水稻生产中低氮肥利用率形成原因的探讨
《安徽农学通报 》 2015
摘要:该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化肥投入量、土壤原始背景值、氮肥施用时期和品种选择等4个方面,初步分析了水稻生产中氮肥利用率较低的原因。


对减少大豆病虫害防治成本的几点分析
《山西农经 》 2015
摘要:大豆病虫害防治成本过高一直是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对大豆质量及产量也产生了不可忽视影响。本文将对如何减少大豆病虫害防治成本进行几点分析。


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发展演变过程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揭示黑龙江省高粱产业发展规律,对建国以来高粱生产发展过程中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的演变过程分析以及与粮食作物、谷类作物、玉米的比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高粱播种面积和总产逐步下降。究其原因有:对高粱需求的改变和减少,受玉米生产发展的影响,高粱单产的提高不稳、单产相对较低,其它省份高粱种植面积增加、政策对统计数据的影响等;并提出恢复和发展黑龙江省高粱生产的途径,即扩展需求领域、研发和推广专用品种、提高单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规模化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


权责发生制应用在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必要性
《企业改革与管理 》 2015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得会计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看来,我国现在的大多数事业单位中仍然使用会计核算中的收付实现制,而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采用这种制度的弊端已经逐渐体现出来,因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权责发生制必将会取代原有的制度。本文主要阐述了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面临的弊端,分析了权责发生制应用在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的必要性,并对事业单位会计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旨在为促进事业单位在会计方面的工作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木霉菌株分离筛选及对茄子黄萎病防治作用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茄子黄萎病分布广泛,发病率一般为50%以上,是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初步检测筛选的木霉菌株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茄子嫁接、连作13a的茄子病圃及轮作田的根际土壤进行木霉菌株的分离筛选,得到15株菌株,筛选出2株拮抗效果较强的菌株M113和M135,抑菌率分别为48.36%和56.13%。室内盆栽试验相对防效为70.53%和74.68%,显著高于化学药剂防治。


去除紫花苜蓿叶片高丰度蛋白的方法及其应用
《草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花苜蓿叶片中大量的高丰度蛋白(核酮糖-l,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干扰了蛋白质的动态分辨率,严重影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功能蛋白的检测与鉴定。为了探究去除高丰度蛋白的适宜方法,本研究利用Mg/NP-40与聚乙二醇(PEG)预分离紫花苜蓿叶片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法比较了不同浓度PEG对叶片高丰度蛋白的分离情况。电泳图谱显示0,15%,17.5%,20%PEG处理的蛋白质中分别可以检测到(335±17),(417±3),(445±7),(459±11)个蛋白质点,0,15%,17.5%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17.5%和20%PEG处理组间没有差异(P<0.05)。然而,17.5%PEG能够检测到更多的差异蛋白质点,证明其更能有效沉淀高丰度蛋白,便于检测被Rubisco遮盖的蛋白质点。将该方法应用于紫花苜蓿叶片响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检验其应用效果,与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全蛋白相比,去除高丰度蛋白后鉴定出8个新的蛋白质差异点,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实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见,Mg/NP-40与17.5%PEG法是最适宜去除紫花苜蓿叶片高丰度蛋白的方法。
关键词: 高丰度蛋白 核酮糖-l,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 聚乙二醇 紫花苜蓿 蛋白质组学


低温早播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分期播种,研究低温早播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筛选耐(抗)低温的玉米品种。结果显示,播期、品种及两者互作对生理指标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产量互作不显著。在5月2日低温早播条件下,玉米苗期丙二醛(MDA)增加,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降低,可溶性蛋白质降低和可溶性糖增加,赤霉素/脱落酸(GA3/ABA)比值减小,产量相对适宜播期减产5.89%。5个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耐(抗)低温品种排序为郑单958>京单28>先玉335>德美亚2号>绥玉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