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开花期干旱对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根部性状的影响
《大豆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近期主栽大豆品种根系抗旱能力的差异,选用黑龙江省近20年育成的5个主栽大豆品种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于开花期进行不同程度的干旱处理,对根系形态、生理指标和单株粒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增强,参试品种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和根系活力等性状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单株粒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合丰25和垦丰16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和根系活力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增加较多,重度干旱条件下降低较少,合丰35和合丰39次之,绥农14轻度干旱条件下增加最少,重度干旱条件下降低最多;在受到干旱胁迫后,合丰25和垦丰16单株粒重下降较少,合丰39和合丰35次之,绥农14下降最多。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以及单株粒重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合丰25和垦丰16抗旱能力强,合丰35和合丰39次之,绥农14抗旱能力最弱。


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大豆主栽品种蛋白质与脂肪及蛋脂总和变化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研究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及蛋脂总和的变化规律,选用不同年代18个同熟期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主栽品种更替过程中品质性状的改进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脂肪含量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总体呈波动式降低趋势,变化幅度为19.88%~21.41%,平均脂肪含量为20.68%。阶段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呈增加趋势,60年代到80年代呈降低趋势,80年代到2000年后呈升高趋势;蛋白质含量也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总体呈升高趋势,变化幅度为37.22%~40.94%,平均蛋白质含量为39.34%。阶段性变化: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呈增加趋势,80年代到2000年后呈下降趋势;蛋脂总和无明显变化规律,总体呈波动式增加的趋势,幅度为58.34~60.81%,平均蛋脂总和为60.02%。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大豆主栽品种 蛋白质与脂肪含量 蛋脂总和 改进与变化


药渣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探索农田合理施用药渣的方案,采用小区试验方法,将药渣与化肥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药渣和化肥配合使用可以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缩短生育期,马铃薯的现蕾期提前1~7d,块茎膨大期提前2~4d;马铃薯的生理指标在药渣施用量15~30t·hm-2时,随着药渣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药渣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增产2.3%~11.8%;配合施肥能够提高马铃薯的品质,淀粉提高了0.02~0.05百分点,还原糖增加了0.01~0.03百分点。干物质量增加了0.6~0.9百分点,每100g马铃薯中VC含量提高了0.2~1.2mg。


有机物筛查软件在环境预警中的应用
《环境化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地表水水体中的农药类有机污染物,以气相色谱质谱和全筛查软件进行分析定性、半定量,同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的SIM模式对半定量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除水体中的酸、醇、酮类外其它物质的回收率符合监测指标要求.验证结果显示,该种筛查方法对于在无外界标准物质和目标物未知的前提下,能够对水体中大多数潜在农药类有机污染物进行预警监测.


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影响
《大豆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磷效和低磷效基因型品种为材料,采用土壤盆栽法,研究了不同供磷水平对大豆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磷高效基因型品种地上部(茎、叶)的生物量在施磷处理P640达到最高,磷低效基因型品种地上部(茎、叶)的生物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着供磷水平的提高,磷高效基因型大豆品种的根冠比值大于磷低效基因型大豆品种;花期磷高效基因型品种茎、叶、根干重在施磷处理P320达到最高,磷低效基因型品种茎、叶、根的干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结荚期磷高效基因型品种的叶干重在施磷处理P640达到最高,根干重在施磷水平P320达到最高,茎干重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升高。磷低效基因型品种的茎、叶、根干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荚干重在处理P640处达到了最高值,不同磷效基因型品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根冠比值大体呈现降低趋势;鼓粒期不同磷效基因型品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荚干重、叶干重、茎干重均有所增加。磷高效基因型品种相同施磷水平下生物量呈现荚≥茎≥根≥叶。磷低效基因型品种在高磷处理下叶干重大于根干重,并且根冠比值较低磷处理时显著降低。


灌浆结实期持续高强度控水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探明土壤水分持续胁迫对水稻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以上育397和绥粳3号为材料,应用Richards方程比较了灌浆结实期1~30d土壤水势0kPa(正常供水)和-65~-60kPa(水分胁迫)两个处理水稻优、劣势粒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持续-65~-60kPa控水对两品种产量没有显著影响。控水使两品种优势粒和劣势粒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降低,粒重增量减少,但持续控水延长了籽粒有效灌浆时间,因而千粒重并未显著降低。控水使上育397优势粒起始生长势增加,劣势粒起始生长势降低,而使绥粳3号各部位起始生长势R0均降低;使两品种各部位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均拖后。控水使两品种优势粒前期灌浆时间缩短,劣势粒前期灌浆时间延长,中、后期灌浆时间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