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关联度分析硒镧复合作用下巴西蘑菇氨基酸含量与镉含量的关系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硒镧添加栽培的巴西蘑菇子实体中17种氨基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系,旨在为今后低镉巴西蘑菇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硒镧复合作用下巴西蘑菇子实体中的17种氨基酸中,组氨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联度最大,为0.79。关联度越大,相似程度就越高,说明硒镧复合作用下巴西蘑菇子实体中17种氨基酸中组氨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苏氨酸含量与重镉含量的关联度,第三是胱氨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联度,最小是甲硫氨酸含量与金属镉含量的关联度。各处理的关联度及排序为B4>B3>B1>Bo>B2,其中B4处理的关联度最大,为0.87,B2处理的关联度最小,为0.56,说明硒镧浓度对巴西蘑菇子实体镉含量与各氨基酸含量具有一定影响。


真姬菇菇脚和菌糠氨基酸含量测定及营养评价
《中国食用菌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了真姬菇菇脚和菌糠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WHO/FAO的必须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真姬菇菇脚和菌糠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真姬菇子实体的蛋白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真姬菇菇脚和菌糠蛋白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71.50%和65.92%,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40.16%和38.65%,相对于鸡蛋蛋白(标准蛋白)的贴近度为0.8360和0.752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6.77和70.13,虽然菇脚和菌糠的蛋白质含量比均子实体低,但与子实体一样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


不同土壤田间含水量对紫云英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设置5个不同的田间含水量(25%~30%,50%~55%,75%~80%,95%~100%田间持水量和浸水)研究紫云英生长及生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结果表明,75%~80%田间持水量下植株生长最好,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等都优于其他处理,且植株的养分含量及其积累量也最高,是适合紫云英幼苗生长的最佳土壤田间含水量;与75%~80%田间持水量处理相比,25%~30%田间持水量和浸水处理下,SOD、POD、CAT和MDA含量均明显上升,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小荧光产量(Fo)上升,最大荧光产量(Fm)、可变荧光产量(Fv)、Fv/Fm和Fv/Fo均下降,表明植株受到逆境胁迫,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显著下降,养分积累量明显减少,不利于紫云英幼苗生长;而50%~55%,75%~80%和95%~100%田间持水量3个处理的植株叶片SOD、POD、CAT、MDA分别为12.0,11.0,15.6U/(mg蛋白.min),673,668,725U/(mg蛋白.min),2.08,1.77,2.07U/(mg蛋白.min)和14.21,12.41,15.32mmol/g,处理间未出现明显的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为0.828,0.837,0.826,也未出现明显的差异,说明在50%~100%的田间持水量条件下,紫云英幼苗能够正常生长。
翻压紫云英绿肥下氮钾肥运筹方式对单季稻生长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连续3年研究了福建单季稻区翻压紫云英绿肥下,水稻生长对减量氮钾肥施肥时期比例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每年翻压18 000kg.hm-2,单季稻氮钾肥施用时期与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0∶5∶5的籽粒产量最高,分别较基肥∶分蘖肥∶穗肥=3∶4∶3、基肥∶分蘖肥∶穗肥=5∶5∶0、基肥∶分蘖肥∶穗肥=0∶7∶3、基肥∶分蘖肥∶穗肥=0∶10∶0的增产3.6%、4.9%、3.0%、6.1%,均达到显著增产水平,其增产的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每穗实粒数的增加,显示紫云英翻压为水稻幼苗期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福建单季稻区翻压紫云英及水稻减量化施肥条件下,氮钾肥施用时期后移,增加孕穗期施肥比重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