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一种适于cDNA-AFLP分析的茶树叶片总RNA提取方法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茶树富含多糖、多酚,从茶树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较为困难,cDNA-AFLP技术对RNA质量要求较高,因而从茶树叶片中提取高质量的RNA是cDNA-AFLP试验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该试验采用改进的CTAB法从茶树叶片中提取总RNA,结果表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28S、18S、5S 3条带清晰,完整性好,产率高;A260/A280值为2.07,范围为1.8~2.1,DNA和蛋白质污染较少;经逆转录、双链cDNA合成和cDNA-AFLP检测,证实提取的RNA能满足cDNA-AFLP技术对RNA质量和数量的要求。该方法为应用cDNA-AFLP技术顺利开展茶树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处理方式简单且成本较低。

关键词: 茶树叶片 RNA提取 cDNA-A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胶乳凝集技术诊断番鸭小鹅瘟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番鸭源小鹅瘟病毒(GPV)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GPV单克隆抗体(MAb)标记聚苯乙烯胶乳,建立了检测GPV抗原的胶乳凝集试验(LPA)。结果显示:LP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以检出GPV最低毒价为1 000 TCI50/10μL;特异性强,仅与GPV产生特异性凝集反应,与其他相关鸭源病毒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在4℃保存期达11个月;对人工感染病例的LPA检测结果与PCR符合率为93.3%;对临床18份疑似GPV病例进行检测,LPA和PCR符合率为94.5%。表明LPA具有简便、快速、特异、准确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快速诊断番鸭小鹅瘟病。

关键词: 番鸭小鹅瘟病 单克隆抗体 乳胶凝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焦核与大核龙眼雌配子体发育、授粉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人工授粉,采用压片法对大核龙眼‘九月乌’和焦核龙眼‘闽焦64-1’、‘闽焦64-2’、‘白核’等的自交与杂交后花粉管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同时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大核与焦核龙眼的雌配子体以及合子胚早期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龙眼胚珠在单核胚囊形成前就开始败育,且焦核品种(系)的败育率显著高于大核品种。不同亲本组合的授粉率存在差异,所有授粉组合在授粉36~48 h后均能观察到1个花粉管生长并进入胚囊受精。焦核品种(系)的胚胎在谢花后10 d开始败育,且败育率明显高于大核品种。受精是龙眼子房发育的首要条件,胚珠败育的雌蕊在谢花后10 d不膨大,不能发育形成焦核果实。谢花后10~30 d的早期胚胎败育是形成焦核龙眼的主要原因。焦核品种‘白核’胚乳具有成胚能力。约有24%的‘闽焦64-1’胚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其助细胞、合点端细胞及胚乳发生异常,这可能与早期胚胎败育有关。

关键词: 龙眼 焦核 授粉 雌配子 胚胎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鹤望兰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揭示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在鹤望兰花色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植物PSY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鹤望兰黄色花萼中克隆PSY片段,对该片段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并应用RT-PCR技术分析PSY基因在不同器官和花朵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获得248bp的PSY片段,编码82个氨基酸,经注册,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JN887695。由该片段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的PSY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其中与大蒜的亲缘关系最近,达90%,初步证明为目标基因。此外,该基因在鹤望兰始花期和黄色萼片中表达量最高。【结论】PSY可能在转录水平上对鹤望兰黄色花的形成起调控作用。

关键词: 鹤望兰 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 基因克隆 花色形成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枝屑代料栽培灵芝菌株的筛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茶枝屑代料栽培试验,比较了10个灵芝菌株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及多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韩芝8号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32 cm.d-1;G10033菌株的生物转化率最高,达5.94%;0786菌株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45%.经过综合比较分析,初步筛选出韩芝8号、G10033和0786等3个菌株为茶枝屑代料栽培的菌株.

关键词: 茶枝屑 代料栽培 灵芝菌株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武夷山市茶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分析武夷山市茶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实现武夷山市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思路:一是稳定茶园面积,提高茶叶单产;二是高标准建园,无害化生产;三是提高茶业机械的装备水平,推行清洁加工;四是加强管理监督,提升公共品牌;五是成立专项基金,促进健康发展。

关键词: 茶业 转型升级 发展对策 武夷山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子发育期间特异锌指蛋白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锌指蛋白基因是植物基因组中最大最复杂的基因家族之一.大部分的锌指模体存在于转录因子中,它们在转录水平上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为了解锌指蛋白基因在水稻种子发育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种数据库搜索获得了878个水稻锌指蛋白基因.从中选取311个利用RT-PCR技术分析它们在水稻成熟期根、茎、叶、花及不同发育阶段种子中的表达特征.结果发现,共有196个基因能在至少1个水稻器官中表达,其中10个为种子特异性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10个特异表达基因在水稻种子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具有种子阶段表达特异性.同时分析它们的基因及蛋白结构特点,结果显示它们的结构较简单,其中3个蛋白含有线粒体靶肽,5个蛋白含有CCCH锌指结构域.另外,分析种子特异性表达基因上游调控区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表明它们都含有TATA-box、CAAT-box和种子特异调控元件,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光、激素和胁迫反应相关调控元件.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它们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用的线索.

关键词: 水稻 锌指蛋白基因 种子特异表达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硼、镁缺乏诱发柑橘叶片维管组织变化差异研究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尤溪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纽荷尔脐橙[Citrus senisis(L.)]和琯溪蜜柚[C.grandis(L.)]一年生老熟春梢叶片为材料,结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和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缺硼和缺镁条件下叶片维管组织结构变化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硼植株叶片中脉维管组织异常增生,早期纤维鞘结构成束状分离,但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界限分明,维管射线结构保持完整;后期主脉初生韧皮部及纤维鞘外层薄壁细胞坏死,侧脉初生韧皮部坏死并伴随韧皮部增生的同时海绵组织细胞增生。维管组织及维管束外周的薄壁细胞增生为缺硼典型组织异常。缺镁植株叶片,早期叶绿体的数量与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中脉纤维鞘成束状分布,后生木质部结构弥散,木射线结构不完整;后期中脉髓部与韧皮部细胞坏死,侧脉初生木质部导管内部产生大量侵填体,初生木质部退化,而木质部与韧皮增生。木质部的阻塞退化与不规则增生以及髓部细胞的退化为缺镁典型组织异常。

关键词: 柑橘 缺硼 缺镁 叶片 维管组织 薄壁细胞 叶绿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的综合利用现状综述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摘要:沼液是厌氧发酵的残留物,其富含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该文总结了沼液的基本性质,综述其作为浸种剂、饲料、生物农药以及肥料等的应用现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沼液 综合利用 浸种 饲料 生物农药 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疫里默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鸭疫里默氏菌是造成雏鸭死亡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主要侵害2~6周龄雏鸭,严重阻碍了养鸭业的发展。作者从全基因组序列、基因分型、毒力因子、蛋白质组学、耐药基因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面概述了鸭疫里默氏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为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防制提供指导和方向。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