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叶菜类蔬菜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化肥利用率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针对大白菜、莴苣、空心菜、菜心和苋菜等福建省主要叶菜类蔬菜,在试验基础上研究氮、磷、钾肥料效应及其化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4.8±17.3)%、(16.4±4.8)%、(20.8±8.3)%。每1 kg养分对蔬菜平均增产量分别为纯N 61.8 kg、P2O5 85.1kg和K2O 46.0 kg;氮、磷、钾肥产投比平均分别为28.8、34.0和23.0。5种叶菜类蔬菜的氮、磷、钾平均吸收量分别为100.5、21.7、186.6 kg/hm2,纯N、P2O5和K2O吸收比例为1∶0.46∶1.84。应用差减法得到氮、磷、钾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1.0±16.6)%、(8.0±2.7)%、(37.6±18.1)%。

关键词: 叶菜 增产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福建甘蔗气候适生地评价中的应用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福建省气象要素观测数据与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探讨GIS与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在福建甘蔗气候适生地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2次方趋势面分析结合1、2、5、7、6次方反距离权重插值模型可分别适用于研究区年降雨量、≥20℃年活动积温、年日照时数、无霜期、年极端低温多年均值的气象因子空间数据库的准确推算,其验证气象站点观测值与上述模型推算值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t值仅分别为0.780,0.006,0.308,0.120,0.878。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学模型可实现福建省甘蔗气候适生地定位与定量的评价,研究区甘蔗气候适宜用地面积为119.09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6.85%,其中最适宜用地面积、适宜面积、次适宜面积分别占甘蔗气候适宜用地面积的23.54%、39.73%、36.73%。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学模型 甘蔗种植 气候 适宜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柚柚皮苷微波提取工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

摘要:为建立葡萄柚皮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料液比、微波时间4个因素对葡萄柚中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微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液料比>时间>浓度>功率;葡萄柚柚皮苷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60∶1(mL/g),提取溶剂80%乙醇,微波时间30 s,微波功率160 w,两次提取。此条件下柚皮苷的提取率为5.94%。

关键词: 葡萄柚 柚皮苷 微波 提取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及化肥绿肥施用比例对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了解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绿肥施用量的响应关系,为构建果园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提供参数。【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模拟试验(培养期85d),在10、20、30℃等3个温度条件下,探讨化肥和绿肥不同比例(不施肥、100%氮肥、75%化学氮肥+25%绿肥、50%化学氮肥+50%绿肥、25%化学氮肥+75%绿肥、100%绿肥;各处理氮肥施用水平均为0.15gN/kg风干土)还园量对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结果】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表现为培养前期保持较高水平,之后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排放量为1439.4~4732.8mg/kg,全绿肥处理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最大;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绿肥还园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不同,以不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25%氮肥+75%绿肥处理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10~30℃温度条件下,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表现为培养前期高,之后快速下降,培养后期相对稳定的趋势。不同比例化肥和绿肥施用显著提高了果园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量。氮肥、绿肥还田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使果园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加。

关键词: 果园土壤 温度 化肥 绿肥 施用比例 土壤有机碳矿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葡萄品种资源圃概览

中国南方果树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葡萄是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属于较早栽培的果树之一,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水果产量的25%。目前,已发现的葡萄属种质资源有70多个种,已登记的品种有16 000个,广泛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已确定东亚有40余种、欧洲有1个种、美洲有30余种[1-2]。葡萄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尤其是近年来在葡萄上发现含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市农业生态园区规划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惠安县向阳农业生态园区规划建设为例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摘要:以福建省惠安县向阳农业生态园区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农业生态园区规划建设的功能定位、基本原则和功能分区布局,并就如何完善与发展城市农业生态园区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态园区 功能定位 分区布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地区夏季母猪健康养殖实用技术

福建畜牧兽医 2012

摘要:健康母猪群是生猪健康养殖的基础,母猪群带病菌是生猪疾病的源头。因此,维护母猪群健康是生猪养殖中的重中之重。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福建地区每年夏季普遍存在母猪疾病多、流产、死胎、产仔数少、弱仔数多、乳水不足、乏情、屡配不上、返情率高等繁殖问题和新生仔猪腹泻、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等。为此,笔者结合现场经验,提出福建地区夏季母猪健康养殖实用技术供同行参考,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作用,现简述如下。1存在问题1.1母猪群不健康,携带病原体常见的有体内外寄生虫及其体内携带的病原体如附红细胞体、弓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茶枝作茶薪菇液体培养基质的营养特性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通过分析油茶枝的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为油茶枝资源在茶薪菇液体培养上的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油茶枝总酚提取水提法优于醇提法。油茶枝含有丰富水溶性酚类物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当油茶枝水溶性总酚浓度为79.13μg·mL-1,对卵黄脂蛋白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的抑制率约为52.81%,对邻苯三酚体系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约为10.53%。

关键词: 油茶枝 抗氧化 茶薪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杂交稻两优3773高产制种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 2012

摘要:两优3773是用水稻核不育系152S与自育的恢复系R17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性,于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两优3773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两优3773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边虎尾兰炭疽病防治技术的研究

福建热作科技 2012

摘要:对金边虎尾兰炭疽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药剂筛选和采用温室大棚栽培防病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10种药剂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L咪鲜胺水乳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53.8%氢氧化銅水分散粒剂、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和75%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金边虎尾兰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中,450 g/L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83.87%。而采用温室大棚栽培防雨避病对金边虎尾兰炭疽病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关键词: 金边虎尾兰 金边虎尾兰炭疽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