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枯草芽孢杆菌-MBS的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给枯草芽孢杆菌-MBS的标准化生长提供依据,研究应用单因子优化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MBS的培养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MBS在改良BPG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3.8g、蛋白胨3.8g、牛肉浸膏3.8g、淀粉2.3g、NaCl3.3g、KH2PO43.3g;生长最佳条件是温度为42℃、培养时间为18h、起始pH值为8.0、接种量为1.5%、转速为240r/min,此时OD610值能达到1.886,菌数能达到2.83×1010个/mL。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MBS 培养基成分 培养条件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花汁多糖醇沉工艺的研究

食品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椰花汁多糖的醇沉淀工艺。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粗多糖液浓缩度、乙醇体积数、沉淀时间和pH对多糖沉淀率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优化试验探讨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醇沉淀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粗多糖液浓缩度0.8,按1∶4加入85%乙醇溶液,pH7.0、4℃下沉淀18h,在该条件下,沉淀率达98.00%。

关键词: 椰花汁 多糖 沉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里香不定芽的增殖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腋芽诱导的百里香(Thymus vulgaris L.)不定芽进行增殖培养条件筛选,结果表明,不定芽增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NAA0.25mg/L+6-BA0.25mg/L,增殖系数高达5.97。同时,为建立最佳扩繁体系,比较了不定芽在固体培养、液体光照培养、液体无光照培养等条件下的增殖效果,并监测了液体培养基的电导率和pH值,结果液体光照培养最适合不定芽的扩繁,其周期短,在培养21d时增殖系数达最大。在21~28d时,电导率和pH值不再适合不定芽的生长,须更换培养基或添加一些营养物质。

关键词: 百里香 离体培养 不定芽增殖 电导率 pH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桉农间作系统对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桉农间作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桉农间作能较好地改善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未间作农作物的按林地相比,间作柱花草的间作地各层土壤平均容重、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降低了5.93%、55.30%、62.77%,土壤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了33.08%、8.80%、29.93%,土壤全N、全P、全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34.76%、23.20%、9.52%、54.20%;间作甘蔗后,无论间作带还是桉树窄行,土壤养分都明显提高,其中桉树窄行和间作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49.08%和36.69%;而间作木薯后,间作带及桉树窄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9.23%、37.88%。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桉农间作 土壤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条斑病毒ORFⅠ、ORFⅡ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和自激活特性的鉴定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香蕉条斑病毒所有3个ORF表达产物功能均不明确,通过双杂技术研究病毒未知蛋白与宿主蛋白的互作,可以初步推断未知蛋白的功能。本实验旨在构建香蕉条斑病毒ORFⅠ和ORFⅡ在细菌双杂系统中的诱饵质粒。首先以课题组保存的连接有香蕉条斑病毒河口分离物全基因组的pMD-18T载体DNA为模板,经过PCR扩增,切胶回收,并通过与带有λcI基因的pBT载体共同双酶切及T4连接酶连接后,得到与λcI基因融合表达的重组载体pBT-ORF1和pBT-ORF2。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MRF'报告菌株,用IPTG(0.1mmol/L)诱导目的基因片段表达。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ORF1-λcI和ORF1-λcI两种融合蛋白均成功表达,且大小与预期一致。之后,pBT-ORF1及pBT-ORF2分别与空质粒pTRG共转化XL1-BlueMRF'报告菌株,pBT空质粒和pTRG-Gal11p共转化作为阴性对照。结果显示pBT-ORF1及pBT-ORF2均无自激活现象,可以进行后续的细菌双杂工作。本实验为BSV与宿主的细菌双杂系统的建立及蛋白组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蕉条斑病毒 原核表达 细菌双杂交 Western blotting 自激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因素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影响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源头因素之一,笔者简述了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保证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安全农产品生产 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粉蚧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菠萝粉蚧具有繁殖速度快、藏身隐蔽等特点,是较难防治的害虫之一。我国在菠萝粉蚧的防治上依然以传统高毒化学农药的防治为主。为了适应菠萝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通过种苗浸泡和大田喷雾两种方式就一批高效低毒农药对菠萝粉蚧的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苗浸泡对于菠萝粉蚧的防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以吡虫·噻嗪酮、吡虫啉、杀扑磷(速扑杀)等低毒化学农药代替氧化乐果等传统高毒化学农药,对于建立菠萝无公害生产基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菠萝粉蚧 化学防治 高效低毒农药 无公害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农药对淡紫拟青霉E7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淡紫拟青霉E7菌株对杀菌剂苯菌灵、王铜,杀虫剂阿维菌素及除草剂草甘膦的耐药性。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对杀菌剂王铜、除草剂草甘膦和杀虫剂阿维菌素不敏感,与它们有良好的相容性,但对杀菌剂苯菌灵较敏感。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耐药性 相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牛木茎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中成药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黄牛木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乙醇粗提物中鉴定出12种化合物,占其总量的79.830%;从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出31种化合物,占其总量的58.751%。在已鉴定的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依次为乙基α-D-葡萄糖苷(50.950%)、5-甲氧基糠醛(14.941%)、棕榈酸(8.850%)、油酸(8.145%)、亚油酸(6.268%)、穿贝海绵甾醇(6.135%)、软木三萜酮(4.437%)、对羟基苯甲酸(4.173%)、豆甾醇(3.187%)、亚油酸乙酯(3.151%)等。结论:为有效开发黄牛木资源、寻找生物活性成分提供依据。

关键词: 黄牛木茎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条件的研究

种子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高效再生体系,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小麦遗传转化条件:预培养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Kan)筛选压、头抱霉素浓度、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等进行了研究。最后确立的转化条件为:预培养时间为1~2d,共培养时间为3d,Kan筛选压为100mg/L,头孢霉素所用浓度500mg/L,当菌液浓度OD600=0.6浸染45min。并对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初步证实了目的基因转到了小麦基因组中。

关键词: 小麦 农杆菌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