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分化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病菌致病性及遗传分化,应用人工接种和RAPD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按致病性将12个玉米丝黑穗病菌分为3个反应型,但差别较小,仅存在致病力差异,不存在致病性分化;相异系数在0.48水平上,将12个菌株分为3个遗传类型,有优势类型存在。说明两种鉴别体系存在着一定相关性且都与地域差异密切相关。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病菌 致病性 遗传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的遗传改良效果,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条件下,变化趋势与之相反,2种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最大种植密度变化为高—低—高的趋势。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条件下,蛋白质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含量降低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从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密度 产量 品质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粳稻种子发芽条件的优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探究东北粳稻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以黑龙江地区4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和浸种温度对粳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温度和浸种时间对粳稻品种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浸种水温为25℃时,粳稻品种发芽率最高,且浸种48h后的发芽效果较好。同时,研究还表明,不同品种间发芽率差异明显,除在25℃和35℃浸种时4个品种之间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条件下不同品种间种子发芽率均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粳稻 种子发芽率 浸种时间 浸种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生物炭颗粒、炭基肥及普通化肥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颗粒处理的最大干物质积累增长速率最低、出现时间较早,过早进入干物质增长速率下降阶段,影响产量的积累,穗重、穗粗、千粒重、理论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不施肥处理(CK),而秃尖长和秕粒数却高于CK。炭基肥处理的最大干物质积累增长速率出现的时间较晚,能够使干物质生长直线增长阶段延长,生育后期干物质增长速率仍大于其他处理,对产量的增加均起到了促进作用。炭基肥处理的穗重、穗粗、千粒重、理论产量均显著高于CK。与普通化肥相比,炭基肥处理对产量增加的促进作用更大,各炭基肥施用量中以T2(1 500kg/hm2)处理产量最高。

关键词: 生物炭 玉米 物质生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大豆腐霉菌(PSHH1)rDNA的ITS序列鉴定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腐霉菌是黑龙江省大豆根腐病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明确大豆腐霉菌的种类,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大豆根系土壤分离获得1株腐霉菌PSHH1,应用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菌种鉴定。Blast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PSHH1与Gen Bank上登录号为AB259316.1和AB512973.1等的Pythium sylvaticum亲缘关系最近,r DNA-ITS序列同源性大于99%,因此认定PSHH1为Pythium sylvaticum。为了考察PSHH1的致病性,选取了60份当前大豆主栽品种,应用种子腐烂法和下胚轴接种法进行回接试验,通过计算种子腐烂率和植株茎折率来评价PSHH1的致病性,结果显示,PSHH1仅对13.33%的大豆主栽品种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而对61.67%的大豆主栽品种致病力较弱。

关键词: 腐霉菌 ITS序列鉴定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鹅PRL基因多态与生长及产蛋性状相关性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催乳素(PRL)基因多态性与籽鹅部分生长和产蛋性状的相关性,试验采用克隆测序结合PCR-RFLP的方法,分析籽鹅PRL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同时分析了PRL基因多态性对体重、体尺及产蛋指标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PRL基因5'调控区经BstYⅠ酶切后可检测到GG、GT、TT3种基因型,其分布差异显著(P<0.05);TT基因型比GG基因型、GT基因型的年产蛋数多,且差异显著(P<0.05);TT基因型10周龄的骨盆宽显著高于GG基因型、G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第6,7,10周龄的体重显著低于GG基因型、GT基因型(P<0.05);GT基因型的体斜长显著高于TT基因型、GG基因型(P<0.05),GT基因型的蛋纵径长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GG基因型(P<0.05)。

关键词: 籽鹅 催乳素(PRL)基因 PCR-RFLP 产蛋数 体尺 体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大豆加工制品对大豆原料品质的要求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大豆制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大的市场。大豆原料的品质对传统大豆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等有较大的影响。因采用加工工艺和产品的不同,传统大豆制品对大豆品质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豆腐用大豆要求籽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亚基11S/7S含量低;豆浆用大豆要求外观品质好、蛋白质和水苏糖含量高、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要低;菜用大豆应选择蔗糖、天门冬氨酸与谷氨酸含量高的品种;豆芽用大豆需选择小粒、发芽率高、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大豆品种;豆豉和纳豆用大豆要求籽粒吸水和保水能力强、蒸煮特性好的品种;酱油用大豆应选择不饱和脂肪酸、糖分、球蛋白及脂肪含量较高的品种等。本文对国内外大豆加工制品对大豆原料品质要求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豆品质育种以及大豆加工制品适宜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传统大豆制品 大豆原料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垄密植通透与抗低温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2014年黑龙江省达到6 667万hm2,玉米110cm大垄密植通透与抗低温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是一种新型玉米栽培方式,开展这方面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玉米是绥滨县第二大粮食作物,2014年种植面积达到2.1万hm2,总产1.13亿kg,分别占全县粮食面积的21%、总产的23.35%,绥滨县属于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种植区,土壤为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应用评价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关系,并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通过采用黑龙江省5个主要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研究配合力的结果表明:5个自交系以及配制的组合在7个农艺性状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遗传参数分析:在超亲优势率上,以合344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穗粗性状的超亲优势率均为正值,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在中亲优势率上,以合344为母本的组合的优势率为正值,通过分析表明合344同其他类群自交系之间均表现出较高配合力。其中合344×扎461与合344×南5组合的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率均超过10%,增产效果明显。黑龙江早熟玉米杂种优势模式,Lancaster类群×塘四平头类群杂优模式:Lancaster类群×Reid类群杂优模式,Lancaster类群×外杂选类群杂优模式。其结果对黑龙江省早熟玉米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关键词: 玉米 配合力 遗传参数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新品种绥粳18产量的影响

北方水稻 2015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开展适宜密度与施氮量对水稻新品种绥粳18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氮为94.0 kg/hm2,插秧密度为30.0 cm×13.3 cm时,产量最高9 509.4 kg/hm2。

关键词: 水稻 绥粳18 氮肥量 栽培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