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玉米抗旱相关性状QTL的比较定位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植物在干旱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最终在植株形态和产量上集中表现。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找到与耐旱性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便可以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到目前为止已定位了大量与植物抗旱性相关的QTL,但由于遗传背景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定位精度和准确度较低。元分析技术可以整合多个试验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优化分析,找到多个环境条件下一致性表达的QTL,大大增加了定位精度。本研究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共收集整理了220个QTL,共检测到29个元分析位点,在2、3、5、6和9号染色体上发掘出7个"一致性"位点,增加了QTL的准确性也缩小了QTL的置信区间,为进一步发掘耐旱主效基因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性 ASI ABA 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诱变对蒙农杂种冰草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深入研究植物空间诱变育种,比较经返回卫星搭载的蒙农杂种冰草干种子与未经搭载的对照种子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细胞核畸变、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空间诱变促进了冰草种子根尖核畸变的产生,其中以单微核为主;空间诱变还导致其染色体畸变。

关键词: 蒙农杂种冰草 空间诱变 生物学效应 微核 染色体畸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速效钾水平对大豆钾素积累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大豆生长适宜的土壤速效钾水平,以黑农48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土壤速效钾水平下,对大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的钾素吸收积累与分配以及产量变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不同速效钾水平条件下大豆植株及荚果的钾素积累量一直增加,而营养器官的钾素积累量先增加,至鼓粒初期(R5)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随着土壤速效钾水平的提高,大豆植株及各器官的钾素积累量逐渐增加,当土壤速效钾含量达到312.00mg/kg时,增长趋势变缓,此时大豆产量最高。生育前期叶片(V3~R1)是大豆钾素积累中心,生育后期(R5~R8)积累中心转移至荚果。随着土壤速效钾水平的提高,荚果及成熟期之前叶片的钾素分配率呈下降趋势,而茎和叶柄的钾素分配率基本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土壤速效钾 大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推动黑龙江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建议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产量和商品率第一的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中,黑龙江省种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行业集中度低、商业化育种科研体制不畅、种质资源利用不利、基础设施差等问题限制和影响了种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黑龙江 种业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与氯吡脲对“早霞玫瑰”葡萄无核化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早霞玫瑰"葡萄为试材,采用单次和二次的施用赤霉素(GA3)与氯吡脲(CPPU)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GA3与CPPU对"早霞玫瑰"葡萄无核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3与CPPU处理"早霞玫瑰"葡萄后,均提高了果实的无核率,开花前3d施药处理优于盛花期,其中处理Ⅳ(开花前3d施用GA350mg/L,花后2周施GA330mg/L+CPPU 5mg/L)无核率达到100%;二次施药后单果重、果粒纵横径以处理Ⅲ(开花前3d施GA330mg/L,花后2周施GA330mg/L+CPPU 5mg/L)效果最佳,可溶性固形物以处理Ⅱ(开花前3d施GA310mg/L,花后2周施GA330mg/L+CPPU 5mg/L)效果最佳;结合果实品质综合考虑,以处理Ⅲ效果最佳,其无核率为96.67%、单果重为7.66g,可溶性固形物为16.4%。

关键词: “早霞玫瑰”葡萄 赤霉素(GA3) 氯吡脲(CPPU) 无核化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奶公牛育肥生产高档牛肉

中国牛业科学 2014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奶公牛育肥效率,拓展奶公牛高档牛肉市场。[方法]本研究通过对32头奶公牛分三组进行育肥、屠宰和分割肉实验。[结果]发现95%精料的A组屠宰率显著高于80%精料的B组(P<0.05),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均数高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80%精料饲养10月龄的C组在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显著高于B组(P<0.05);在高档分割肉占胴体重比例上:B组>A组>C组。[结论]实验证明影响奶公牛育肥屠宰性状的主要因素是月龄,利用奶公牛育肥生产高档部位分割肉可以达到胴体重的2.85%。

关键词: 奶公牛 屠宰分割 高档分割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耐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CSCD

摘要:玉米是典型的喜温C4作物,低温冷害胁迫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非生物逆境因素。为了研究低温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归纳了玉米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生理生化指标、光合作用参数的变化及耐冷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国内外抵御低温冷害所采取的方法,探讨了玉米耐低温研究的方向,提出玉米耐低温研究应更加注重玉米耐冷种质资源的创新及耐冷基因的挖掘利用。

关键词: 玉米 冷害 生理 光合作用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探索水稻专用肥配方,以水稻为供试作物,在建三江研究所试验地进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研制的高效硅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不仅促进了水稻植株的提前成熟,增加了抗倒伏能力,而且提高了叶绿素含量。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籽粒的充实,降低了空秕率,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硅肥Ⅰ(基肥施用高效硅肥225kg·hm-2,追返青肥30kgN·hm-2,追穗肥30kgN·hm-2+30kg K2O·hm-2)和硅肥Ⅱ(基肥施用高效硅肥375kg·hm-2,追返青肥16kgN·hm-2,追穗肥24kgN·hm-2+24kg K2O·hm-2)两个处理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4.5%和10.1%。

关键词: 水稻 硅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提高半干旱区玉米产量,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作膜上精播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地温提高2~3℃,储水量增加13.13%,产量增加13.87%,水分利用率增加20.40%。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能够提高耕层土壤温度,与常规垄作覆膜相比具有良好的集雨保墒效果,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关键词: 玉米 平作 覆膜 精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富裕县院县科技合作共建成效与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富裕县紧紧围绕"五位一体"共建的内容,结合县域农业生态特点和产业结构,实施了全省第四批科技合作共建工作。通过项目实施,科技引领带动及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专家与农民"零距离"沟通,成果转化给种植户带来显著效益,做强做大了县域特色产业。科技合作共建对促进富裕县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院县科技合作 科技 引领带动 成果转化 成效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