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种党参高质量总RNA的提取方法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12
摘要:目的建立提取高质量党参叶片总RNA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山西陵川(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基地栽培党参为材料,分别用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Trizol试剂盒法和某公司RNA提取试剂盒法提取党参总RNA,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和甲醛变性凝胶电泳对提取的总RNA进行鉴定。结果 3种方法提取的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izol试剂盒法和某公司RNA提取试剂盒法所提总RNA完整性较差,且有小分子盐类杂质,不能满足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采用CTAB法提取的总RNA,经紫外光谱分析A260/A280比值约为2.0,A260/A230>2.0,电泳28S、18S条带清晰,比值为1.5~2.0,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可以满足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结论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完整性好、纯度高,是一种提取高质量党参叶片总RNA的有效方法。


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探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是进行合理科学配方施肥的重要依据。利用山西全省采集的75个典型农田剖面数据,测定其0~20,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山西省主要农田耕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7,0.85 g/kg,均属中等偏上水平,变异系数为中等程度变异;2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5,0.45 g/kg。其剖面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山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施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大花萱草‘莎蔓’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花萱草‘莎蔓’子房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分化、试管苗繁殖的激素配比对繁殖效率的影响以及生根培养基的设置和驯化栽培方法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莎蔓’子房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4mg/L 6-BA+0.3mg/L IBA+1mg/L 2.4-D,不定芽分化率可达49.2%;在3mg/L 6-BA、(0.3~0.5)mg/L IBA时,繁殖系数可达5.8~6.4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4mg/L NAA+20g/L蔗糖+6.5g/L琼脂,平均试管苗生根数达5.7条。组培过渡苗栽培基质为粗河沙、蛭石+泥炭土、泥炭土均可,条件控制在温度24~28℃,相对湿度85%~90%,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0%。


冬小麦种质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小麦遗传多样性评价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合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降低组配小麦杂交组合的盲目性,选取73份国内外种质材料,在旱地条件种植,以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和产量为指标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供试材料可以分为6类,并对各类种质材料的特点及在育种中的应用作了评述。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的4个亲本材料为第Ⅵ组的18thFAWWON-IR-023、18thFAWWON-IR-111、18thFAWWON-IR-027和18thFAWWON-IR-169,可为选育抗旱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优异基因。


南瓜属种间杂交后代花粉活力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采用TTC染色法对南瓜属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了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中国南瓜种间杂种F1花粉活力低于双亲;F2的花粉活力发生性状分离,部分单株的花粉活力比F1进一步降低、部分单株则有所提高;BC1F1中部分单株的花粉活力已恢复到了亲本水平。(印度南瓜×中国南瓜)×美洲南瓜种间杂种F1的花粉干瘪,活力为0。分析认为,南瓜属种间杂种F1花粉活力降低是导致其育性下降的因素之一,可从自交或回交后代中分离筛选出花粉活力有所恢复的单株,其中又以回交的方法效果更好。


甜柿套袋微域生境与果实着色效应研究
《果树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种不同材质的果袋,进行套袋微域生境及果实着色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内红袋处理昼夜温差较大,9月18—21日和10月上旬晴天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高5.8℃和4.8℃;塑膜袋和双层纸袋保湿性较好,在晴热干燥、空气湿度过低时,可减轻相对湿度胁迫;双层纸袋遮光严重,晴天14:00双层内红袋和双层内黑袋袋内光辐射只有对照的0.8%和0.4%。不同套袋材料形成不同的微环境,对柿果着色产生不同的影响,双层内红处理果实着色最好,其次为双层内黑,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较小,9月25日调查,双层内红果皮色为N25B,对照为163B;10月15日双层内红为33A,对照为N25B。对甜柿果皮进行色素分析,发现不同处理柿果生长后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提高,套纸袋处理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双层纸袋处理后期类黄酮含量增加,其他处理及对照则降低,成熟期双层内红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0.017 8 mg·g-1和0.070 6 mg·g-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