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的综合利用及加工术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 2012
摘要:大豆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远非一般食品可比.近年来,随着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其保健功效逐渐被发现,人们对大豆综合利用的程度不断加深.据统计,目前以大豆为原料而加工制作或精炼提取的大豆制品已达1.2万种,大豆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食品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蛋白质资源.
关键词: 大豆 综合利用 加工技术 soybea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棉花萎蔫综合症在山西省棉花区试新品种中的发生调查
《中国棉花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调查了山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棉花萎蔫综合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在参试材料中发生该病害较多,不仅本省参试材料发生,而且外省参试材料发生也较严重;该病已逐渐成为棉花上常态发生的新病害,亟待引起有关各方重视。建议在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将其列为考察项目。


大豆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大豆科技 》 2012
摘要:大豆含有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10%的水分、5%的纤维和5%的灰分,是人们推崇的健康食品之一。大豆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也比较高,同时还含有能促进人体激素分泌的维生素E和大豆磷脂。此外,大豆中铁、磷等多种元素的含量也比较丰富。大豆经加工制作出的多种豆制品,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病人的有益食品。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较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


玉米螟在晋北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中国植保导刊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简述了玉米螟在晋北的发生和为害特点,即越冬虫源基数逐年增加,2代幼虫为害重于1代幼虫,幼虫为害部位和越冬场所逐渐由茎秆向穗部转移。随着海拔的升高玉米螟发生为害逐渐减轻,同一地区播期偏迟、玉米种植较稀的地块其为害也较轻。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的发生程度较重。分析了玉米螟近年在晋北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方法和建议。


有机肥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inn)生产实现高产、优质,在甘肃省白银市、兰州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进行了田间试验,以不施肥(T1)和施用化肥(T2)为对照,比较了施用农家肥(T3)、胡麻油渣(T4)和"清调补"生物肥(T5)、"窝里横"生物肥(T6)对胡麻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试验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改变了胡麻干物质积累的进程,干物质积累量从多到少排序均为T4>T2>T3>T6>T5>T1。拟合的胡麻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Logistic模型均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胡麻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一般出现在现蕾期,播种时间较迟时会延至青果期。3个试验区不同肥料处理胡麻干物质积累直线增长天数从多到少以及干物质积累最大增长速率从高到低排序均表现一致,分别为T3>T2>T4>T5>T6>T1和T4>T2>T3>T6>T5>T1。各施用有机肥处理成熟期花果干物质分配比率均比对照(T1、T2)有所提高。T3比T1处理显著增产22.85%~45.40%,与T2处理未见显著差异。T4分别比T1、T2处理显著增产62.83%~88.13%、9.58%~39.49%。T5、T6比T1处理分别显著增产15.14%~18.10%、17.65%~21.01%,比T2处理分别显著减产14.63%~20.52%、12.77%~18.57%。生产上应大力推行胡麻油渣、农家肥施用技术,促进胡麻有机生产的发展。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农业环境与发展 》 2012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气候变化将使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本文详细叙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对策,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应采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培育高产优质品种、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辣椒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综述了辣椒游离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提高产胚率的培养技术、雄核发育和胚胎发生基本程序,以及小孢子胚的植株再生、小孢子植株的倍性鉴定和加倍方法,并结合实际工作,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密林熊蜂雄性成蜂生殖系统发育动态
《昆虫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 Nylander雄蜂出房后生殖系统发育变化过程,本研究首次对密林熊蜂雄性成蜂(1-15日龄)生殖系统的精液量、精子数、性腺大小、储精囊大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雄性成蜂在1日龄时精液量最大,达到5.95±0.39μL;镜检精子数在2日龄最多;而精液中活动精子数出现波浪式的循环趋势,9日龄达到最大值,为25.93±1.06个;精液中精子总数在9日龄达到最大值,为160.67±17.11万个;活动精子百分比以8、9日龄最高,分别达到86.38%±2.02%及86.45%±2.50%;性腺长度在1日龄时最小,为1522.01±37.93μm;储精囊的中部宽度在7日龄最宽,达86.38±2.96μm,但与9日龄相比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8-9日龄雄性成蜂个体各指标较为稳定,该日龄即为雄性成蜂性成熟且可以交配的时期。本研究结果为密林熊蜂人工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