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罗非鱼-鱼腥草共生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探究鱼腥草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和PCR-DGGE技术,对比分析了2013年9—11月鱼腥草浮床(试验塘)和常规养殖(对照塘)2种模式下,罗非鱼养殖池塘沉积物中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特征。Biolog-Eco结果显示:9月份试验塘沉积物微生物代谢强度和菌群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对照塘;但10—11月份则明显高于对照塘,且不同月份丰富度指数与对照塘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鱼腥草浮床在养殖中、后期能有效增加细菌生物量和提高种群丰富度。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试验塘和对照塘不同月份沉积物中菌群对羧酸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差异较大,且不同月份利用碳源的差异程度为10月>11月>9月;DGGE结果显示:试验塘和对照塘沉积物主要的菌群结构组成相似,分属于6个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其中变形菌门(54.17%)均为优势菌群,但同一月份试验塘菌群多样性均明显多于对照塘。结果表明,鱼腥草浮床具有增加罗非鱼池塘沉积物菌群功能多样性和优化菌群结构的作用。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鱼腥草浮床 微生态板(Biolog-Eco)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沉积物 菌群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政策工具的罗非鱼主产区产业政策分析与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罗非鱼主产区地方政府出台的罗非鱼产业政策进行计量分析和评价。从基本政策工具和产业链两个维度出发,构建罗非鱼产业政策分析框架,并对政策文本进行单元编码和统计分析,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中国罗非鱼产业政策在政策工具设计和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罗非鱼产业政策的完善和优化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罗非鱼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政策工具 罗非鱼 产业政策 分析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水库不同水位时期大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淡水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位时期大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于2011-2013年间分别在三峡水库低水位期(145 m)和高水位期(170 m)对大宁河的底栖动物进行定性和定量调查。低水位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80.32±32.14)ind./m2和(1.44±0.45)g/m2,高水位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3.82±46.94)ind./m2和(1.53±0.51)g/m2。寡毛类在静水区域占优势,水生昆虫在流水区域占优势。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和分布表现为高水位期高于低水位期,流水区域显著高于静水区;不同水位时期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优势种及其相对丰度有较大波动;生物多样性表现为高水位期高于低水位期,流水区域显著高于静水区。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大宁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均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关键词: 大宁河 底栖动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水位变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料中添加3种不同投入品对筏式浅海网箱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生长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刺参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及肠道组织结构变化为评价指标,通过42 d的养殖实验,研究了在基础饲料(空白组)中添加20%生物胶为粘合剂制备粘性饲料(粘性饲料对照组),通过添加浒苔干粉(浒苔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组)、中草药(中草药组)3种投入品对浅海筏式网箱养殖刺参生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散失率方面,粘性饲料比空白组饲料散失率降低33.42%,添加浒苔干粉、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对饲料散失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长方面,中草药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41.50±1.39)%和(0.82±0.02)%/d,显著高于其他4个实验组;在存活率方面,微生态制剂组和中草药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粘性饲料对照组。其中,中草药组存活率最高,达到(94.03±2.28)%;在消化酶活性方面,浒苔组、微生态制剂组和中草药组的淀粉酶活性分别在第10、20、30天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1.70±0.05)、(1.60±0.04)、(1.77±0.04)U/mg prot;粘性饲料对照组的蛋白酶活性波动最大,其活性在第10天达到峰值为(1.78±0.09)U/mg prot;空白组、粘性饲料对照组和浒苔组的纤维素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实验周期内中草药组的纤维素酶活性表现为持续上升,而微生态制剂组刺参的纤维素酶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值为(0.14±0.01)μg/g·min;肠道组织结构方面,粘性饲料对照组的肠道黏膜上皮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浒苔组的肌肉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中草药组和微生态制剂组刺参肠道组织结构完整,上皮细胞分泌旺盛。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生物胶所制作的粘性饲料可显著降低饲料散失率,添加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可显著提高网箱养殖刺参的成活率,并显著提高刺参个体的消化酶活力和增重率,添加浒苔对刺参生长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刺参 浅海网箱 生物胶 浒苔 微生态制剂 中草药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海洋渔业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初始体长为(4.70±0.36)cm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饲料添加剂对日本囊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设4个试验组(A~D组)和1个对照组(E组)分别投喂饲料:对照组为实验用配合饲料,A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的维生素C;B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6%的低聚糖;C组为在配合饲料中添加6×105cfu·g-1的芽孢杆菌;D组为混合添加组(由A、B、C 3组各1/3的量组合而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显著提高了日本囊对虾的增长率(P<0.05);A、B、D组显著提高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试验组相比,D组中日本囊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非特异免疫结果发现,D组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酚氧化酶(PO)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肝胰腺中SOD、T-AOC、PO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CP和AKP与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低聚糖、芽孢杆菌及3种添加剂的复合制剂投喂日本囊对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虾的生长性能,改善非特异性免疫力。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饲料添加剂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酸诺氟沙星在松浦镜鲤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动物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单纯聚集法和二步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分别以10、30、60 mg/kg剂量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pecularis)口灌烟酸诺氟沙星后,药物在实验鱼血浆中的药动学特征。3种给药剂量下,诺氟沙星在松浦镜鲤血浆中的血药浓度和时间关系均可用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进行描述,吸收半衰期(t1/2ka)分别为0.165、0.061、0.043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8.282、29.969、42.051 h,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333、0.327、0.302 h,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4.780、6.247、12.689 m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2.698、53.015、174.998 mg·h/L,表观分布容积(Vd)分别为1.044、4.347、4.561 L/kg。说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诺氟沙星的吸收和消除速率均加快,给药剂量对药动学特征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烟酸诺氟沙星 松浦镜鲤 药动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体内22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初步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和普通鲤(Common carp)肌肉中Ga、Cu、Zn、Fe、Se、Mn、Cr、Mo、Co、Ni、V、Sn、Sr、Al、Ti、Ag、W、Tl、Bi、Hg、Cd、Pb等22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和普通鲤肌肉中金属元素富集情况。结果表明,除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家系C中Zn元素含量略高于普通鲤外,其他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普通鲤。统计分析表明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对金属元素富集能力与普通鲤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本研究中显微介导中国对虾基因鲤和普通鲤重金属Cu、Zn、Cr、Hg、Cd、Pb含量均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关键词: 显微介导 中国对虾 金属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抗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海洋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对虾体内分离出的菌株中快速筛选出蜡样芽孢杆菌和溶藻胶弧菌,将蜡样芽孢杆菌与溶藻胶弧菌作为抗原,免疫SPF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免疫血清,效价均高于1:2000。将免疫兔血清作为一抗,HRP-羊抗兔血清作为二抗,建立了蜡样芽孢杆菌和溶藻胶弧菌快速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此方法中,兔抗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00,菌液最佳包被浓度为106 CFU/ml;HRP-羊抗兔血清最佳稀释浓度为1:1000,可检测细菌最低浓度为104 CFU/ml。抗蜡样芽孢杆菌血清与苏云金芽孢杆菌有交叉反应,抗溶藻胶弧菌血清与其亲缘相近菌株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强的特异性。2012年和2013年,分别从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凡纳滨对虾等9批样本中分离纯化到109株海洋细菌,利用建立的多抗间接ELISA方法对其中部分菌株进行快速检测,共检测出6株溶藻胶弧菌,未检测出蜡样芽孢杆菌。

关键词: 间接ELISA 蜡样芽孢杆菌 溶藻胶弧菌 兔抗血清 对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西洋延绳钓渔获物常见种类的生态风险评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态风险评估是迈向生态系统水平渔业管理的关键环节。基于生产力-敏感性指数(productivity and susceptibility analysis,PSA)对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中的12个种群进行了生态风险分析。结果显示,生产力得分为1.20~2.05,以鲣鱼(Katsuwonus pelamis)最高;敏感性得分为1.42~1.92,以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得分最高;脆弱性得分为1.16~1.85,以长鳍真鲨(Carcharhinus longimauns)得分最高。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在热带大西洋延绳钓渔业中,鲨鱼[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大眼长尾鲨(Alopias superciliosus)、尖吻鲭鲨(Isurus oxyrinchus)、长鳍鲭鲨(Isurus paucus)、长鳍真鲨(Thunnus alalunga)和锤头双髻鲨(Sphyrna zygaena)]处于中等风险状态,而目标鱼种——大眼金枪鱼处于低风险状态。此外,目标鱼种和其他鱼种的生产力得分、敏感性得分和脆弱性得分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关键词: 延绳钓渔业 生态风险评估 生产力敏感性分析 大西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F_0-ATP合酶b链全长cDNA的克隆及组织分布

渔业科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方法克隆得到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F0-ATP合酶b链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开放阅读框744 bp,编码24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8.2 k Da。Blast比对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c DNA序列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海虱(Caligus clemensi)F0-ATP合酶β亚基的同源性为50%,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F0-ATP合酶β亚基的同源性为60%。免疫组化实验及流式细胞分析表明,F0-ATP合酶b链广泛分布于对虾鳃组织中,并且在对虾血细胞表面有分布。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F0-ATP合酶b链 克隆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