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松嫩平原林业建设对区域内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大豆为例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松嫩平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由于林业资源匮乏,平原林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防护作用弱化,区域内农作物生产受到影响。以松嫩平原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大豆为例,就其林业发展现状及对大豆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黑龙江松嫩平原林业建设体系,规划了其发展路径,为平原林业建设、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林业建设 大豆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戊唑醇FS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摘要:为明确6%戊唑醇FS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确定对玉米的安全性及最佳拌种药量,2012、2013连续2年开展了6%戊唑醇FS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FS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良好,防效为73.4%~91.1%,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为36.7%~44.1%,生产中建议使用6%戊唑醇FS药种166.5 g/100 kg拌种。

关键词: 6%戊唑醇FS 玉米丝黑穗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地区露地秋季白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2014

摘要: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秋季白萝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供应期长,是"北菜南运"的优良秋菜品种。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实施院县共建指导露地秋茬白萝卜种植的技术指导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白萝卜种植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内容进行了汇总论证,形成了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秋季白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白玉”萝卜 栽培技术 哈尔滨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常市稻米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福建稻麦科技 2014

摘要:分析了五常市优质稻米形成和稻米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优质品种、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水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栽培历史悠久、科研推广实力雄厚和政府支持等。

关键词: 五常市 稻米产业 优势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优良基因聚合品系合交9694F_5的选育及创新利用

中国种业 2014

摘要:利用梯级杂交育种方法,将多个国内外优良品种的优良基因进行聚合与累加,创新优良育种中间材料9694F5,该品系亲本血缘差异大,遗传基础好,优良基因丰富,挖掘潜力巨大,具备了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及生态类型多样等突出优点,为高产稳产、高油、多抗大豆新品种创新奠定了良好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梯级杂交 基因聚合 中间材料 创新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寒地黄菇娘的形态特性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菇娘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草本水果,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菇娘是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很高的一年生草本园艺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菇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咳嗽、咽痛和水肿等症起到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的作用[1]。近年来,菇娘的栽培面积增加较快,黑龙江省各地均有种植。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我国对俄贸易的主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茎痘病毒基因变异及重组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苹果茎痘病毒(apple stem pitting virus,ASPV)是一种严重危害果树生产的潜隐性病毒,为了解ASPV的变异特点,基于已报道的ASP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核苷酸序列信息,结合RNA二级结构分析,对ASPV的变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分离物CP基因前半部分区域存在3个大段的空位区。中国分离物PR1在CP基因末端有12个核苷酸的序列插入,RNA二级结构预测显示,插入点附近能形成一个稳定的茎环结构,序列插入并未引起RNA二级结构的明显变化。重组分析显示,波兰分离物ST181为中国分离物WS和波兰分离物N1的重组体,系统进化分析支持该重组事件的发生。ASPV核苷酸序列变异复杂,并能够发生重组,因而有必要收集更多抗性资源,加强抗病育种。

关键词: 苹果茎痘病毒 变异 重组 RNA二级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对杂交后代抗性的鉴定效率研究

第24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14 CSCD

摘要:大豆胞囊线虫病鉴定受鉴定条件和鉴定方法的制约,一直是大豆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抗病鉴定提供了高效而准确的鉴定方法。本研究利用抗大豆胞囊线虫病不同世代的育种分离群体为实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抗病基因型鉴定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标记基因型在不同分离世代的鉴定效率。结果表明:随着分离群体世代的增加,抗病个体在分离群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分离世代的卡方测验表明抗病性由两个隐性基因控制;基于抗病基因Rhg1开发的Indel标记rhg1-I4和SCNResBridge对表型的检测效率可达88.89%,显著高于Satt309(50.00%);...

关键词: 大豆胞囊线虫病 抗性鉴定 基因型 检测效率

普通菜豆基因组SSR标记开发及在豇豆和小豆中的通用性分析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子标记具种属间通用性可提高其利用效率,并降低标记开发成本。本研究基于Roche 454超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普通菜豆基因组测序结果,共开发了560个普通菜豆基因组SSR标记。利用2份普通菜豆品种对标记进行初步筛选,有421个标记能够有效扩增。用新开发的标记分析16份豇豆和16份小豆的通用性。结果显示,185个普通菜豆基因组SSR标记在豇豆中能有效扩增,通用性比率为43.9%;161个SSR标记在小豆中能有效扩增,通用性比率为38.2%;在豇豆和小豆中都能获得有效扩增条带的标记共138个;并且普通菜豆基因序列SSR标记在豇豆和小豆中的通用性比率高于基因间序列SSR标记。通用性标记的多态性分析表明,豇豆和小豆的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4.0%和24.8%;且豇豆和小豆中基因间标记的多态性都比基因内标记的多态性高。上述通用性标记为豇豆属作物的多样性评价、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 普通菜豆 豇豆属 SSR标记 通用性

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量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在300~1 500 kg·hm-2范围内,各时期可平均提高土壤pH0.06个单位,土壤有机碳平均提升24.08%,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0.37%、34.56%和9.16%;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分别增加19.05%、21.18%和25.90%;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提高1.95、1.65和1.69倍。

关键词: 生物炭 大豆 微生物 根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