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基因小黑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转基因林木环境释放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以及转基因林木在生产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实验室种植的转Bt-蜘蛛神经毒肽重组基因的小黑杨为材料,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根际(通常为几毫米至几厘米)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和基因水平转移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黑杨种植一段时间后其根系附近的微生物数量略高于非转基因小黑杨。利用卡那霉素选择培养基分离根系周围细菌菌落发现转基因植株周围的土样细菌中,KanR抗性细菌菌落数占总细菌菌落的比例在11.58%~13.00%之间,而非转基因植株根际周围和空白土壤细菌菌落数则在5.73%~6.40%之间,表明转基因小黑杨根系对土壤细菌的抗生素抗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转基因植株的目的基因和抗性基因设计引物,以土壤中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转基因植株种植7个月后,根际土壤细菌菌落中含有抗性基因的菌落数量明显增加。虽然在种植1个月的转基因植株根际土壤土样细菌中未检出目的基因,但在种植7个月后的土样中检验到了很少的目的基因阳性细菌,阳性细菌菌落比例为2%~5%,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有极少数Bt-蜘蛛神经毒肽重组基因发生了水平转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传播研究
《中国电子商务 》 20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高效生态农业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全球变暖也对农业生态坏境造成了影响,农业作为基础性事业面临着巨大挑战.笔者就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对农业科技是信息网络传播进行了研究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土壤中莠去津残留消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模拟长残效除草剂的土壤残留环境,研究莠去津残留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明确生物炭对莠去津残留毒性消减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莠去津残留对大豆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毒害作用。当莠去津残留量达到1.0mg/kg时,其生物学毒性随大豆生育进程和农药残留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施入生物炭后,幼苗受药害症状减轻或不受药害;生物炭对土壤中莠去津残留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当土壤中莠去津达4.0mg/kg高残留量时,添加生物炭处理植株生长后期虽死亡,但植株前期生长明显好于未加炭处理;当土壤中莠去津残留量达2.0mg/kg时,成熟期调查,加炭处理大豆株高、有效荚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分别增加44.62%、16.79%、9.60%、22.79%,与未加炭处理差异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读《猪业科学》2014年第3期感言
《猪业科学 》 2014
摘要:最新的一期《猪业科学》(3月刊)像久违的老朋友一样如期而至,一贯朴实的界面,简洁的导读又次映入眼帘,不用翻开书籍,也已闻到养猪技术饕餮大餐的美味.和往期一样,本期仍然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大到页面布局,小到照片质量,每个细节做得都很到位,形式上近乎完美,内容上既有应用技术、模式探讨,又有信息资讯、名人访谈,可谓是有限的载体,包含了无限的信息,处处彰显不凡,细节见努力,小处见真功.通观3期杂志,每篇文章都异常精彩:孙德林老师行情动态分析透彻,数据详实准确,在
关键词: 照片质量 应用技术 动态分析 模式探讨 科学 页面布局 养猪技术 映入眼帘 养猪业 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因素对母羊繁殖的影响
《养殖技术顾问 》 2014
摘要:营养物质对绵羊正常的生理机能是必需的,一切的营养物质对羊的繁殖总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养羊生产上,常见的营养缺乏易引起的繁殖障碍,如饲料能量的缺乏、蛋白质缺乏、维生素缺乏和矿物质缺乏等引起母羊繁殖力下降。另外,营养过剩也会使绵羊的生育力下降,以致绵羊营养性不孕不育。1能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亚麻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福建农业 》 2014
摘要:黑龙江省种植亚麻占尽了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是我国最适宜种植纤用型亚麻的地区,而作为我国曾经最大的亚麻种植区域,在世界亚麻需求量和我国其他省份亚麻产量不断攀升的今天,亚麻种植面积却呈连年大幅下滑的趋势,尤其哈尔滨地区现有的亚麻种植面积仅剩8公顷,远不能满足亚麻市场的强劲需求,而亚麻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更是被江苏等省份赶超。这一现状主要源于亚麻原料生产缺乏政策扶持、麻农种植风险大、机械化水平低以及加工企业受到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制约等原因造成的。一、存在的问题(一)种植环节1.播种面积下滑、种植规模小、分散。纵观2005-2013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量生物炭消减土壤残留异噁草松对玉米有害性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模拟长残效除草剂土壤残留环境,研究土壤中施入不同量生物炭对异噁草松生物有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土壤中残留异噁草松的生物有害性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当土壤中异噁草松达到0.48 mg kg-1时,生物炭施用量低于2.0 g kg-1,幼苗受异噁草松药害症状明显,生长受抑制,生物量降低。施炭量高于4.0 g kg-1,异噁草松的生物有害性降低,幼苗受药害症状逐渐减轻至不受药害,生物量增加。当施炭量增加到32.0 g kg-1,植株生长受抑制,生物量减少、籽粒产量降低8.32%。通过模拟试验预测:前茬大豆田异噁草松残留量在2250 ml hm-2,土壤0~20 cm耕层生物炭施入量在3000 kg hm-2(折合2.0 g kg-1)以上,异噁草松残留的生物有害性降低。施炭量达到24000 kg hm-2(折合16.0 g kg-1),随施炭量增加,有抑制作物生长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程农业柔性管理方法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工程农业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分析中国工程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将科技水平、农民和土地资源视为输入变量,创造性地提出了柔性管理理念,构建了工程农业柔性管理方法体系,通过生产力维度信用断点补偿模型、生产者综合素质提升与收入相关性模型、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民收入测度模型,提出了工程农业柔性管理的具体应用策略及调整方向,增强了工程农业在中国情境下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种衣剂SN101的研制及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效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微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原理,研发了生物种衣剂SN101,并进行了田间试验,旨在解决大豆胞囊线虫病问题。采用自主筛选的对线虫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巨大芽孢杆菌Sneb482、简单芽孢杆菌Sneb545和费氏中华根瘤菌Sneb183菌株进行多菌株复配,通过对大豆种子发芽能力的检测试验,验证种衣剂的复配比例及对寄主植物的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种衣剂SN101对大豆出苗无影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防效(46.51%)显著高于商品种衣剂对照(重茬丹,主要成分为BFA生物制剂20%)和空白对照,对大豆株高、产量亦有明显的促生和增产作用。
关键词: 生物种衣剂SN101 微生物多样性 大豆胞囊线虫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高世代回交群体定位大豆荚粒性状的QTL及上位性分析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利用野生大豆资源,挖掘大豆荚粒性状关键基因,以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推广的绥农14为轮回亲本,野生种ZYD00006为供体亲本进行多代回交和自交,得到157株BC3F3株系,对其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 network 2.0软件和遗传搭车原理的卡方测验两种方法进行QTL定位,同时采用QTL network进行了上位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都与单株粒重、分枝数极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极显著负相关。用两种方法共检测到4个单株荚数QTL,分别定位在B2,D1a,G和N连锁群上;5个单株粒数QTL,分别定位在F,J,D2和K连锁群上,其中定位在F连锁群上的Satt425~Satt663用两种方法都可以检测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上位性分析均检测到3对互作位点。
关键词: 高世代回交群体 单株荚数 单株粒数 遗传搭车原理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