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防治
《科学养鱼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在生产实践中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可分为四大类,即:病毒性红体病、细菌性红体病、应激性红体病和继发性红体病。不同种类红体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各不相同。如果仅从"红体"的症状出发,盲目用药、滥用药,不仅疗效不显著,而且增大了养殖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田灌溉系统终端驱动及触摸式人机界面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触摸屏是农业生产信息采集系统首选的人机交互工具。该文在介绍研发的通用农业无线智能终端的总体架构以及触摸屏硬件实现方法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在MiniGUI图形软件中实现触摸屏控制的驱动策略,并针对大田灌溉开发了人机界面。该系统将触摸屏与农用仪器设备有机结合,采用嵌入式图形中间件MiniGUI构建的多窗口图形用户界面,实现拿来即用,最大限度发挥系统性能,达到灌溉过程中信息的远程传输,符合实时测控的要求,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对于降低操作难度,减少培训维护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触摸屏 MiniGUI 人机界面 无线智能终端 大田灌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朝鲜蓟叶片多酚化合物提取及体外抗氧化研究
《食品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分别采用3种方法提取朝鲜蓟叶片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采用DPPH.法测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并同BHT、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朝鲜蓟叶片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明显高于BHT,与Vc相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叶肉细胞电信号模型与仿真研究
《计算机仿真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能够对温室温度调节作出响应并通过电信号的变化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植物电信号可以作为评定一个平稳的温度调节过程中潜在的有用信息。研究运用修正的Hodgkin-Huxley方程,建立了基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机理模型,用来描述温度诱导的植物叶肉细胞电信号变化。在仿真模型中将温度变化引起的Ca2+离子流等效为激励信号。利用可靠的多通道植物电信号监测系统实测到的温度诱导的植物电信号来检验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是可信的,还表明降温速率影响植物电信号的变化。初始降温速率大于0.004℃/s时可以引起不传递的阈下反应,且阈下反应的变化幅度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加,变化幅度在1 mV~95 m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多重最小支持度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单一最小支持度挖掘关联规则不能反应不同数据项出现频度与性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频繁模式树的多重支持度关联规则挖掘算法MSDMFIA(Multiple minimum Supports for Discover Maximum Fre-quent Item sets Algorithm),根据不同数据项的特点定义多重支持度,通过挖掘数据库中的最大频繁项目集,计算最大频繁候选项目集在数据库中的支持度来发现关联规则.该算法可以解决关联规则挖掘中经常出现的稀少数据项问题,并解决了传统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中的生成频繁候选集和多次扫描数据库的性能瓶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功能和性能方面均优于已有算法.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最小支持度 频繁模式树 多重支持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蛋白激酶基因ZmPti1-1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特性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玉米的一个Pti1(Pto-interacting 1)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ZmPti1-1(Gen-Bank接受号为EF158035)。推断ZmPti1-1蛋白含有36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9.00 kDa,pI为8.14,包含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保守的11个亚结构域。在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甘露醇、氯化钠、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4℃低温的诱导下,ZmPti1-1在玉米幼苗叶片中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同时,在玉米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器官内,ZmPti1-1的表达水平也有很大差异,在子房中表达量最高,在雄蕊中检测不到表达。试验结果表明,ZmPti1-1是一个玉米类Pti1基因,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诱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对萝卜离体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低温、甘露醇、秋水仙素预处理对5个萝卜品种离体小孢子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花枝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发育没有影响,而低温结合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可提高萝卜离体小孢子的膨大率、成胚率及胚状体的再生率,且不同品种适宜的处理方式不同。B5-13培养基中添加15 g/L甘露醇预处理花药1 d或3 d,或B5-13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秋水仙素预处理花药1 d或3 d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的成胚率。诱导出的胚状体除极少数没有形成再生植株外,大部分均获得了再生植株,有的再生率高达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WebGIS的作物病虫害监测预报系统构建
《自然灾害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WebGIS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是综合遥感、气象与病虫害模型知识,集成WEBGIS、数据库、ASP.NET等技术建立的全国县级尺度的主要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达到了在网络平台对空间数据的发布与共享,实现了病虫害预报模型网络化运行和大面积实时的遥感病虫害专题图发布,提高了用户对作物病虫害信息化预测与管理水平,以期达到高效、大面积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关键词: 作物病虫害 预测预报 WebGIS 遥感专题图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T管理系统在农业高效灌溉中的应用
《农业工程学报 》 200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溉自动控制技术在果园、大棚等经济作物种植区逐渐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由于程序设置都是根据灌溉经验进行的,系统应用中依然存在水资源浪费的现象。ET管理系统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ET管理系统通过实时跟踪气候、土壤等因素计算出作物所需的真实的ET值,用户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接收ET值,根据该值制定灌溉制度,使得灌溉更加科学、高效。应用结果表明,控制器参考现场ET值制定灌溉程序,作物能够实时适量得到所需水分,与以前灌溉相比,种植葡萄可节水30%~50%,优质果率提高10%,节水、节能、增收效果显著。
关键词: ET Penman—Monteith方法 灌溉管理 高效用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