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05
摘要:简要介绍了有关功能食品的概念、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指出功能食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研发上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
功能食品
现状
趋势
主攻方向
《垦殖与稻作
》
2005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中期不同氮肥追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及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穗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米质,而不利于提高产量。并提出,在北方粳稻栽培区,每公顷氮肥施用量在120kg纯氮的条件下,补肥和穗肥的施用量应各为总氮量的30%为宜。
关键词:
中期
追肥比例
产量
米质
《农业网络信息
》
2005
摘要:介绍了吉林省内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业
信息技术
网络建设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玉米新种质78599在我国玉米育种中应用时间较短,通过对国内目前育成的杂交组合的遗传分析,笔者认为78599及其衍生系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新种质遗传类群,为国内玉米新的5种杂种优势利用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区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60余个,成为玉米育种新的核心种质。
关键词:
玉米新种质
类群
杂优模式
种质改良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以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参试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株型尤其是穗型与需氮量有一定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穗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均呈“S”型曲线,抽穗前两种穗型品种干物质生产量差异不大,灌浆结实期直立穗型干物质生产量明显高于弯曲穗型品种。提高直立穗型品种经济产量的可行途径是在保持较高群体光合生产率的前提下,促进后期干物质向子粒的转移。
关键词:
水稻
穗型
氮素水平
产量
《农业与技术
》
2005
摘要:辽宁省各地区均有玉米种植,分为晚熟、中晚熟和中熟品种;种植面积约为133.3多万公顷,其中以种植晚熟或中晚熟品种为主,主要在中部平原和西部半山区;辽宁省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主要是以78599、旅大红骨系统和Reid系统为主,其优势杂交模式:旅大红骨×78599、Reid×78599、Reid×旅大红骨,其中以旅大红骨×78599的模式较为普遍。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
生产
育种
《黄牛杂志
》
2005
摘要: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短期培养及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研究了草原红牛染色体核型及C显带,并着重分析了Y染色体的形态。结果表明:草原红牛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60,公牛为XY,母牛为XX,常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草原红牛C带带型特征与已报道的普通牛C带特征相一致:所有常染色体着丝粒区深染,常染色体臂和整个X染色体为浅染,Y染色体为半深染。
关键词:
草原红牛
染色体
核型
C带
《吉林畜牧兽医
》
2005
《农业网络信息
》
2005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基本现状,论述了如何解决城市和农村间的“数字鸿沟”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建设
城乡
数字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