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Lipofectin Reagent转染猪子宫上皮细胞
《畜牧兽医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用Lipofectin Reagent作为转染细胞的间型脂质,使Liposome与SV40 ts A209 DNA形成一种混合物转染猪子宫上皮细胞。此法比用磷酸钙和二乙氨乙基葡聚糖转染细胞的方法简单,高效、重复性好。转染后的猪子宫上皮细胞形状和大小略有改变;对温度敏感,用相同培养液培养7天,在33℃条件下细胞的生长速度是在40℃时的5倍.
关键词: Lipofectin Reagent ts A209 DNA 子宫上皮细胞 转染


广州地区香石竹的扦插繁殖研究初报
《园艺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又称康乃馨,近年来,在广州地区已大面积栽培,可以生产出一级优质切花,经济效益显著。为解决广州地区香石竹的种苗问题,我们就如何提高扦插成活率、最佳扦插日期等问题,自1986至1988年进行了初步试验。 1.供试品种 Nora,koral,红巴巴拉。 2.扦插基质 珍珠岩、河砂、珍珠岩加河砂(1:1)。 3.扦插环境 在防雨的荫棚中进行,插床为石砌成的水泥床,床底层铺3~4cm大的石块约厚15~20cm,其上铺碎石(以填满孔隙为度),以利排水和通透性。然后用上述3种基质铺在上面,厚度约7cm,淋透水,压平表面后进行扦插。


转猪生长激素基因家兔获得成功
《畜牧兽医学报 》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almiter等(1982)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射到小鼠受精卵雄原核后移植,率先获得转外源基因动物。转基因并有表达的小鼠比一般小鼠生长快两倍。以后家兔(Brem等,1985),猪和绵羊(Hammer等,1986)等家畜都相继获得转基因后代。而且已有部分转基因家畜能不同程度地表达整合基因,表现出目的性状。仅就已获得的约80头转生长激素基因猪的饲养试验结果来看,有近半数的转基因且表达者提高了生长速度约10%(Pursel等,1987、Vize等,1988),胴体瘦肉率也得以显著提高(Brem等,1988)。


广东甘薯品种资源杂交不亲和群的鉴定及分析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1981-1986年6年期间利用广东省丰富的甘薯品种资源及其有利于自然开花的气候条件,测定出313个品种的杂交不亲和群的群别,其中属B群品种资源的最多。按不同群别品种数目多少排列,其顺序是B群>A群>D群>C群>A_(1-2)群>美国红群>铁线籐群。同时测出7群外品种6个;半亲和群品种17个,分属B、U、美国红群,而其中有7个属多群性半亲和品种。对甘薯杂交育种亲本组配中确定群别因素和提高杂交结实率,以及对不亲和性的研究,提供大量基础资料。经研究分析指出:1.在广州利用天然开花条件开展测群工作,宜于10-11月下旬的上半旬;2.可以应用地方性的农家品种资源群别鉴定资料及其地理分布状况,推断甘薯的传播途径,为农业考古提供科学依据;3.通过杂交不亲和性鉴定可以作为整理甘薯品种资源的辅助手段。


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7—1990年我们与本院水稻所野生稻研究组协作,对该组提供的2021份普通野生稻资源进行抗纹枯病鉴定,把人工繁殖的纹枯病菌接种于稻茎基部,经年度重复鉴定,取得如下结果。1.明确2021份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经重鉴筛选出中抗(3级)纹枯病资源有S1001(崖


以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培养过滤液离体筛选再生植株后代的抗病性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人工接种方法,从水稻感病品种青二矮和桂朝二号体细胞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后代(R2)中,筛选抗白叶枯病变异株系。测试932个株系,发现12个有抗性变异,其中7个整个株系的植株表现一致抗病,另5个则有抗感分离。在有抗性变异的12个株系中,6个是从含白叶枯病原菌培养过滤液培养基培养得来的327个无性系中筛选出来的;另6个是从来源于不含病原菌培养过滤液培养基培养的605个无性系中产生。变异率分别为1.83%和0.99%。经测定 W1和 W78两株系 R2扰病变异植株,在 R3、R4均抗病。它们的抗性与原种及感病对照品种金刚30的抗性达极显著差异,与抗病对照品种 IR26属同一水平。
关键词: 白叶枯病原菌培养过滤液 再生植株后代 组织培养 抗性变异


抗稻瘿蚊新品种(抗蚊1号、抗蚊2号)选育成功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瘿蚊Orseolia oryzae Wood-Mason是我国华南以及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稻区的重要害虫,在防治上应用抗虫品种为各国(地)所重视。1979年我们从国际稻瘿蚊鉴定?(IRGMN)筛选出


谐波分析在遗传学中的应用探讨
《遗传学报 》 1991 SCI CSCD
摘要:本文以油菜籽粒蛋白质和油分的积累过程为例,探讨了谐波分析描述生物指标量变过程的可能性。通过分解出指标动态变化过程中的遗传分量,了解特定指标表现型过程的遗传规律。初步认为油菜籽粒蛋白质和油份积累的过程中,有两个显著优势的简谐波,并表现一定的遗传特点。表明谐波分析对于揭示生物指标表现型过程的遗传规律,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