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广东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粮食供需平衡
《南方经济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认为广东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面临新机遇 ,提出在确保 30 0万公顷水稻播种面积 ,并依靠提高单产以确保口粮自给前提下 ,以占优势的高值亚热带农产品换取居劣势的低值粮食饲料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思路。并提出解决粮食供需平衡的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粒野生稻对褐稻虱抗性物质的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及草酸的含量 ,并对草酸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叶鞘内含有 2 1种游离氨基酸 ,在小粒野生稻中 ,氨基酸总量及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等 6种主要游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40 5 7.9、2 15 .0、30 8.3、6 11.8、5 71.2、192 .1和 94.7μg/g ,均低于感虫品种TN1中的含量 .此外 ,小粒野生稻内草酸含量为 0 .38mg/g ,明显高于感虫品种TN1中的草酸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辅助鉴别寄主的筛选及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利用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7个鉴别寄主划分的同一小种不同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较大,这对如何合理筛选代表菌株应用于新品种(组合)的抗性鉴定造成一定困难。作者从广东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或主要抗源中筛选出4个能较好区分菌株致病性差异的品种(抗源)作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辅助鉴别寄主。 1 材料与方法每年在广东不同生态稻区的主栽品种上收集穗颈瘟标样,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均按全国统一方法进行。供试水稻品种或资源为广东省的主栽品种以及各育种部门提供的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柚类品种遗传相互关系的RAPD标记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2个经筛选在样品间具多态性的10碱基随机引物,对柚[Citrusmaxima(Burm.)Merr.] 的主要品种及柚的一个野生近缘种云南红河橙(C.hongheensisY.M.etal.)、一个栽培近缘种葡萄柚(C.×paradisiMacfad) 共79个样品的总DNA进行PCR扩增。在样品间共产生164条RAPD标记带,其中多态性带134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1.71%;以NTSYS-pc(Version1.80)软件计算样品间的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近缘种云南红河橙及栽培近缘种葡萄柚与柚三个种种内聚合良好,种间分异明显,为柚分类上的地位奠定了遗传学基础。特异性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为柚类品种的鉴定提供了重要指标。
关键词: 柚 遗传分化 RAPD分子标记 UPGMA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多肽制备工艺的研究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多肽是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在低 pH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溶解性 ,且随浓度升高 ,其粘度变化也不大。此外 ,大豆多肽还具有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等特点。本文就大豆多肽的提取工艺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 ,并对其提取纯化 ,作了初步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广东省供港菜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 ,1992年抗性为 2倍 ,1994年为 12倍 ,1996年达 2 0倍 .广州内陆菜区与供港菜场 1992和 1999年小菜蛾对几种蔬菜常用药剂的抗性对比表明 ,2个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t制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的抗性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而供港菜场小菜蛾的抗性更强 ;对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及杀螟丹等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 ,1992与 1999年则差别不大 ,象氰戊菊酯这样近年较少使用的药剂 ,抗性有减弱的迹象 .抗Bt品系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无交互抗性 ,对阿维菌素敏感的小菜蛾在阿维菌素的选择压力下亦会产生抗性 ,连续选育 2 0代 ,抗性倍数达 11.5 5倍 .用阿维菌素选育的抗性品系对定虫隆产生了明显的抗性 ,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交互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