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高粱单粒播种技术要求及与2BJ-5精播机匹配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减轻高粱种植后需间苗的繁琐劳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与经纬机械(集团)通用机械公司合作研制出了2BJ-5精播机。为实现该机的高粱单粒点播,根据高粱单粒点播技术要求,在大田对该机进行了匹配性试验。结果表明,2BJ-5精播机播种高粱完全可以实现单粒点播,以播深3~5 cm、株距11~13 cm、行距50 cm为宜,种子发芽率85%以上。

关键词: 高粱 单粒点播 技术要求 2BJ-5精播机 匹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蔬菜 2012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材料的基因型、供体植株的生理状况、小孢子发育时期、分离和培养方法、预处理、培养基及其添加物、胚状体诱导、植株再生和倍性鉴定等。展望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出土前后葡萄园管理要点

山西果树 2012

摘要:1出土前的主要管理措施一是整理加固架材。在葡萄出土前要及时修复整理,加固架材。主要工作是修整架杆和紧固铁丝,清理田间葡萄架上的卷须和地面上的枝条、叶片、杂草,并进行焚烧和集中处理。要掌握适宜的出土时间。葡萄出土早了怕冻,出土晚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在昼夜平均温度20℃的情况下,研究了昼/夜为20℃/20℃、23℃/17℃、26℃/14℃这3个不同温差(0,6,12℃)对番茄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6℃/14℃处理比20℃/20℃处理可增加番茄幼苗单叶面积30.3%~47.1%,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87.5%~126.6%,增加番茄幼苗干物质48.8%~55.7%;同时,显著增加了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23℃/17℃处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昼夜平均温度20℃时,适当加大昼夜温差,能显著降低光合作用的非气孔因素限制,促进光合作用;并能增加单叶面积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番茄幼苗的物质积累。

关键词: 昼夜温差 番茄幼苗 光合特性 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摘要:研究了不同母种培养基对杏鲍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配方B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最旺盛,长势最强,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可以达到4.64 mm/d;其次是配方C、配方A、配方D;添加麦粒的配方E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为1.23 mm/d,但其菌丝长势较强。

关键词: 杏鲍菇 母种培养基 菌丝 生长 麦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蜜蜂授粉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召开

中国蜂业 2012

摘要:2012年1月10日,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蜜蜂授粉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山西省农科院邢亚静副书记、农科院科研处、技术推广处及园艺所领导出席了会议。项目首席专家邵有全研究员、项目承担单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药剂对胡萝卜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

中国蔬菜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胡萝卜生长期的黑腐病发生特点和症状特征设立了胡萝卜黑腐病的病情分级标准,并就7种不同类型药剂对胡萝卜黑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不同类型药剂对胡萝卜黑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且随着防治效果的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增加;其中效果最好的为40%百菌清悬浮剂(SC),防效为76.38%,产量增加84.21%。

关键词: 胡萝卜黑腐病 分级标准 杀菌剂 防治效果 增产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夏石竹新品种“雪域西施”选育研究报告

农业科技通讯 2012

摘要:简述了常夏石竹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中表现出的优越性与缺陷,选出弥补缺陷、花色更好的品种——"雪域西施",以及繁殖与建坪方法。

关键词: 常夏石竹 品种选育 雪域西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咏丰1号玉米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咏丰1号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粮饲兼用等特点。结合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咏丰1号 玉米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农业科学》2007—2011年载文与引文情况分析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

摘要:为了解《山西农业科学》的学术水平和载文质量。以《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2011年刊发的论文为统计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其载文、引文及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刊5年间共出版60期,刊载论文1 961篇,其中,基金论文889篇,基金论文占比平均为45.33%;发文的引文总量为16 309篇,篇均引文为8.32篇;引文语种外文占总引文量的21.29%,略高于该刊2003年—2005年的21.20%;普赖斯指数2007年—2011年呈逐年增加趋势;该刊所载论文第一作者属山西省省外的有413篇,占20.89%,且从2007年—2011年其所占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该刊的各项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需要从自身质量抓起,并加强多渠道的宣传,为期刊的科学发展而努力。

关键词: 《山西农业科学》 2007—2011年 载文情况 引文情况 文献计量法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