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温下茄子成株期几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耐低温性不同的6份茄子材料,按Griffing方法Ⅱ配制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亲本与F1进行低温处理(日间15~20℃,夜间10℃),在成株期调查耐低温性、株高、株幅、结果数、产量、单果重等性状,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株高、株幅的差异不显著,耐低温性、结果数、产量和单果重量差异显著,耐低温性、结果数、产量和单果重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4.030%、68.110%、94.711%和58.921%,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5.821%、60.801%、6.191%和49.632%。相关分析表明,结果数对耐低温性来说是一个重要性状,其他性状影响较小。


3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与其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 2012
摘要:选用来自同一个亲本东陵白综合种的31份后代玉米自交系材料,同时在水、旱地种植,调查了21个性状值,计算比较出15个性状值水、旱地之间的差异。其中,产量作为最主要的指标,水、旱地之间差值最大达到7 200 kg/hm2,最小为199.5 kg/hm2,旱地平均减产2 454.9 kg/hm2。计算出10个性状值的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产量抗旱系数范围0.052 6~0.960 0,抗旱指数范围0.002 8~1.212 6,为选择耐旱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估算出在水旱地中,产量分别和11个性状值之间的遗传相关系数:水地中,产量与株高、穗位、茎粗、穗粒重、雄穗分枝数、穗长、穗粗、轴粗、百粒重、出籽率等10个性状呈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为0.160 6~0.998 3,产量与生育期一个性状呈负相关,遗传相关系数为-0.326 2;旱地中,产量与其他11个性状呈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为0.011 4~0.978 6。以上数据体现了在水、旱地中产量与11个性状的关联性大小及异同。在玉米抗旱育种研究中,选择产量高和稳产性好的同时,对其他性状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蔬菜 》 2012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讨论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材料的基因型、供体植株的生理状况、小孢子发育时期、分离和培养方法、预处理、培养基及其添加物、胚状体诱导、植株再生和倍性鉴定等。展望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出土前后葡萄园管理要点
《山西果树 》 2012
摘要:1出土前的主要管理措施一是整理加固架材。在葡萄出土前要及时修复整理,加固架材。主要工作是修整架杆和紧固铁丝,清理田间葡萄架上的卷须和地面上的枝条、叶片、杂草,并进行焚烧和集中处理。要掌握适宜的出土时间。葡萄出土早了怕冻,出土晚了


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昼夜温差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影响的机理,试验利用微电脑人工气候箱,在昼夜平均温度20℃的情况下,研究了昼/夜为20℃/20℃、23℃/17℃、26℃/14℃这3个不同温差(0,6,12℃)对番茄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26℃/14℃处理比20℃/20℃处理可增加番茄幼苗单叶面积30.3%~47.1%,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87.5%~126.6%,增加番茄幼苗干物质48.8%~55.7%;同时,显著增加了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23℃/17℃处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物质积累。昼夜平均温度20℃时,适当加大昼夜温差,能显著降低光合作用的非气孔因素限制,促进光合作用;并能增加单叶面积和单位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番茄幼苗的物质积累。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蜜蜂授粉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召开
《中国蜂业 》 2012
摘要:2012年1月10日,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蜜蜂授粉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山西省农科院邢亚静副书记、农科院科研处、技术推广处及园艺所领导出席了会议。项目首席专家邵有全研究员、项目承担单位


常夏石竹新品种“雪域西施”选育研究报告
《农业科技通讯 》 2012
摘要:简述了常夏石竹应用于我国北方地区冷季型草坪中表现出的优越性与缺陷,选出弥补缺陷、花色更好的品种——"雪域西施",以及繁殖与建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