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炭疽病柱花草空间育种新品系的多目标决策评价筛选
《草地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柱花草(stylosanthes SW.)新品种1系,运用多目标决策法中的差值加权法(RE-VAWEA)、简单加性加权法(SAVA)、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及集结技术将85个空间辐射柱花草株系的7个指标以其贡献率为权重计算得出综合评价指数,据此评价各株系综合性状的优劣。结果表明:85个株系中2001-71,2001-28,2001-15,2001-24及2001-2等综合性状最佳;2001-22,2001-82,2001-57,2001-18等表现中等;而2001-50,2001-85,2001-32及2001-78等最差。随后将多目标决策评价结果与一维有序聚类相结合,得到聚类图,以此选育出能取代其亲本‘热研2号’柱花草并能在生产上推广利用的新品系。


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抗逆性及其对香蕉根结线虫的寄生作用
《西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逆性测定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对化学农药的兼容性。PL04菌株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和产孢的适温为5~40℃(最适温度为29℃)。PL04菌株在pH4~13(最适pH为7)范围内的培养基上均可生长;PL04菌株在40℃和50℃条件下的LT50分别为78.8 min和40.8 min。PL04菌株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PL04菌株对氯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PL04菌株对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苯醚甲环唑、除草剂百草枯以及消毒防腐剂福尔马林较敏感,其EC50分别为0.021、0.013、0.006、0.016和0.120mg/mL,PL04菌株对杀线虫剂阿维菌素和辛硫磷,杀菌剂三唑酮不敏感,其EC50分别为0.175、0.338和0.337 mg/mL。采用双温测定法,室内测定淡紫拟青霉PL04菌株对香蕉根结线虫的寄生作用,不同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L04菌株孢子悬浮液处理18 d后对香蕉根结线虫卵的相对寄生率为94.3%。


假臭草对南方几种常见杂草化感作用的盆栽试验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假臭草为化感物质供体,飞机草、巴西含羞草、稗草、三叶鬼针草和茼麻种子为受体做盆栽试验,测定杂草种子发芽率、株高、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探讨假臭草作为绿肥时对几种常见大田草的抑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假臭草对杂草种子发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稗草和飞机草,在较低(0.005︰1、0.010︰1,w绿肥︰w土壤)施肥水平即可完全抑制其萌发;假臭草对杂草植株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甚至还会促进某些杂草的生长。因此,在利用假臭草的化感作用控制杂草时,应在杂草萌发前进行控制,而且控制对象应该是对化感作用敏感的杂草。


见血封喉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树叶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其结构为:(3S,5R,6S,7E,9R)-3,6-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1)、(5R)-4,5-二氢布卢门醇A(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4)、山柰甲黄素-3-O-β-D-葡萄糖苷(5)和环氧松柏醇(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幼树的氮磷钾营养差异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不同产量水平橡胶品种1年生幼树为材料,研究了橡胶幼树的氮、磷、钾营养差异。结果表明:橡胶品种的产量水平与养分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供试的7个橡胶品种中,以中低产量品种保亭3406和胶木兼优品种热垦525的叶片氮磷钾含量最低;除不施肥处理橡胶幼树叶片的磷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外,氮、钾含量均表现为8月份最高;此外,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橡胶幼树叶片的氮磷含量上升、钾含量下降,其中所有品种的叶片氮含量均极显著增加,保亭3406的叶片磷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品种极显著增加,热垦525的叶片钾含量显著减少、其他品种则极显著减少。


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建立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扁桃杧(Mangifera persiciformis Wu&Ming)未成熟珠心组织为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及再生体系,同时对幼苗进行茎尖染色体计数和胚根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在改良的B5基本培养基+2,4-D1.0mg·L-1+Gln400mg·L-1+6%蔗糖上培养4~5周后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继代培养基与成熟培养基交替培养能有效降低胚性愈伤组织的褐化并保持旺盛的分化能力。培养3~4个月后,大部分体胚均能发育成熟,26.03%的体胚畸形。体胚在改良B5培养基+Gln400mg·L-1+4%蔗糖上的萌发率较低,仅为8.39%。次级体胚以直接体胚发生方式于萌发体胚的下胚轴产生。幼苗的生根不理想,生长极为缓慢;其茎尖染色体数目为2n=2x=40;胚根形态学上端内部维管组织解体,愈伤化,结构松散。
关键词: 扁桃杧 胚性愈伤组织 体胚发生 次级体胚 直接体胚发生 胚根 染色体


不同浓度盐和H_2O_2对海马齿PHGPx活性的影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PHGPx)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直接还原膜上脂类过氧化物的抗氧化酶,在保护生物膜免受过氧化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了海马齿PHGPx活性的测定,检测了不同浓度盐和 H2O2胁迫对PHGPx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蒸馏水为缓冲液提取的叶片总蛋白效果较好; NaCl梯度浓度处理下,海马齿叶片PHGPx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然后再降低的趋势,其中500mmol/L NaCl处理可以诱导最大活性; H2O2梯度浓度处理下,海马齿叶片PHG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0.5mmol/L H2O2处理获得最大活性;海马齿植株经 H2O2清除剂DMTU处理后再用 H2O2处理,PHGPx的活性降低,同时 NaCl的诱导效果并不受到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海马齿中PHGPx的活性受到盐和 H2O2的调节,并且它们对PHGPx酶活的调节可能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最佳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膨化温度(X1)、膨化压力(X2)和抽空时间(X3)这3个因素对产品含水率(Y1)、色泽(Y2)、硬度(Y3)和脆度(Y4)这4个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根据试验数据推论出描述这4个指标的二次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出了菠萝优化膨化工艺范围。结果表明:膨化温度、膨化压力和抽空时间对产品的含水率、色泽、硬度和脆度都影响显著,三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地影响产品质量。最佳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工艺范围是:膨化温度115~123℃;膨化压力0.04~0.08MPa;抽空时间为2~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