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贮藏条件对彩色马蹄莲种球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球茎萌芽率与贮藏温度正相关,且品种间差异明显,在6℃和12℃贮藏8周后,"黑眼睛"萌芽率分别为45.9%和49.2%,"佳人"萌芽率分别为27.9%和50.0%。开花数随贮藏时间延长而减少,"黑眼睛"种球12℃贮藏8周,12周,16周开花数最多,"佳人"种球12℃贮藏16周开花数最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以14个玉米杂交种(京科308、四单19、辽单565、吉单261、京科25、京单28、京科508、郑单958、京科516、DH3719、丹玉39、中丹808、农大108、京玉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苗期反复干旱对玉米株高、干物质积累、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等的影响。分析表明,反复干旱胁迫下玉米各杂交种幼苗存活率与株高、干物质积累、POD含量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呈负相关,上述指标和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的相关性都达到显著水平。鉴定玉米苗期抗旱性以幼苗反复干旱后存活率为主,结合其他5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菜地氮素循环途径及其环境效应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菜地生态系统氮肥投入量大,氮素循环强度高,损失途径多,损失量大。氮素除被作物吸收外,易造成土壤硝酸盐累积,引起土壤质量下降,进而通过剖面淋洗、地表径流和硝化、反硝化等途径损失,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地表水富营养化以及大气污染,同时土壤中过量的硝酸盐累积引起蔬菜对硝酸盐过量吸收,造成蔬菜硝酸盐超标。水体和蔬菜硝酸盐超标对人体健康存在直接的负面作用。然而菜地复种指数高,在今后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菜地大量氮肥的施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综述了氮素循环途径及其环境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毒力新城疫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用低毒力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作为复合物疫苗抗原,与新城疫特异性中和抗体混匀配制了不同比例的8种复合物疫苗,用1日龄SPF雏鸡进行免疫效果试验。试验1组~8组分别免疫复合物疫苗1~8,试验9组免疫常规新城疫活疫苗,试验10组为空白对照组。免疫后3周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同时用新城疫强毒北京株F48E9攻击。试验1组~10组HI抗体效价分别为23.6、23.1、22.3、24.13、24.85、25.0、25.0、24.5、25.1、22.14。攻毒后1组~10组鸡的死亡率分别为30%、50%、90%、10%、0%、0%、0%、0%、0%、100%。结果表明,低毒力新城疫病毒LaSota株与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复合物疫苗,可以减轻疫苗的毒副作用,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其免疫效果比常规活苗好。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La Sota毒株 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 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间种栽培方式探讨
《玉米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栽培应突出玉米的生物学特性。玉米是典型异花授粉作物,杂交当代起就有杂种优势。玉米的主要功能叶是棒三叶,边行优势大,叶面高光效。在玉米栽培形式上应适应玉米生物学特性。将目前大面积清种改成株高、品质、育性不相同的3个杂交种按一定行比间种,形成波浪起伏的立体栽培,可充分发挥和利用玉米生物学特性,稳产、丰产,改善玉米的品质,降低生产投入,提高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在有机生产条件下布置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养分平衡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农家堆肥、精制有机肥、沼渣为供试有机肥料,进行等氮投入,其中精制有机肥在此基础上额外设置了3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适量施用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株高、茎粗、开花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好于不施肥对照,增产效果显著。等氮条件下不同有机肥料增产幅度在9.2%-14.4%之间。肥料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分别波动于3.06-3.35、7.77-23.65、1.66-2.88之间,而氮磷钾的利用率则分别波动在7.37%-9.51%、1.49%-4.39%、9.10%-15.32%之间。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并未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养分平衡指数上升。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番茄可溶性糖、固形物、Vc含量以及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研究揭示,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过多的有机肥投入无济于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增长,相反还可能存在着环境污染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试验通过氮肥调控,塑造高效冠层,确立不同夏玉米品种高效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方法】设置4个施氮水平(0、90、180、270kg·ha-1),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金海5号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3个品种夏玉米在施氮量90或180kg·ha-1下冠层光合性能和产量较高。在灌浆前期,群体光合势(LAD)和叶面积指数(LAI)在施氮180或270kg·ha-1条件下显著较高,之后为90或180kg·ha-1下较高,说明,高氮条件下生育前期冠层内透光率较低,冠层结构较不合理,导致生育后期叶片提早衰老,使后期光合性能和产量降低。【结论】由此得出在施氮量90或180kg·ha-1下构建的冠层较合理,其中冠层与氮肥调控的定量化关系指标为:群体透光率在吐丝期和灌浆中期分别达12.56%~17.87%和13.13%~19.73%;最大LAI达5.76~6.75,成熟期仍然保持在2.09~3.68;吐丝期中上层叶片Pn达35μmol·m2·s-1左右;吐丝后的群体LAD较高,郑单958和金海5号达210m2·d·m-2左右;产量达10688~11461kg·ha-1。
设施葡萄产期调节技术研究进展
《北方园艺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产期调节,能够延长葡萄鲜果供应期、增加农民收入,为人民休闲采摘提供便利,从而提高效益与生活质量。现综述设施内葡萄多次结果的产期调节技术过程及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人工湿地植物活力及污染物去除能力
《应用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北京地区常见9种水生植物在水平流潜流型人工湿地中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和生活力.结果表明,前边湿地单元对COD、TP、TN等污染物的去除贡献大于后边湿地单元.供试植物均可在人工湿地中正常生长,稳定生长112d后,不同植物的氮磷含量和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多数植物氮磷含量地下部高于地上部,地下地上部生物量比(U/A)接近或大于1.植物体内的氮磷累积量为1.36~7.89g·m-2和0.19~1.07g·m-2.植物生物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大于氮磷含量对氮磷累积量的影响力.水生鸢尾应为北京地区首选人工湿地植物,菖蒲、香蒲和荻等次之.泽泻和芦竹在人工湿地中不能越冬成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