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几个CIMMYT热带群体与中国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的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与12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显示,热带群体Pop49(Tuxpeno)、Pop32(ETO)、Popstay-green和Pool34与近年来选自外引种质的P群自交系的平均产量表现较突出,其中群体Pop49与之的平均产量表现最突出;热带群体Suwan-1则与中国温带传统骨干系有着较为突出的平均产量表现。配合力分析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的sca(特殊配合力)水平较低,中国传统温带骨干系与群体Suwan-1的sca水平均较高。这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则有相近的遗传背景。在温带适应性较好的P群自交系可以作为热带种质Suwan-1快速有效导入温带种质的桥梁;中国传统骨干温带骨干系则与群体Suwan-1的遗传关系较远,Suwan-1热带种质在温带可与传统温带种质构成重要杂种优势模式;群体Popstay-green和Pop49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为正值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利用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变革趋势及中国的策略选择
《世界农业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自产生以来就处于不断变革之中,本文通过考察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产生与格局,分析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变革的动因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应对变革的策略选择。
不同黄瓜材料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华北农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危害我国黄瓜的优势枯萎病生理小种4为供试菌源,运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成株期病圃检测2种方法对43份黄瓜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的抗性评价,苗期接种筛选出抗病材料7份,中抗材料16份,感病和高感材料20份。其中抗(含中抗)材料占53.5%,感病材料占46.5%。欧洲血缘的抗病(中抗以上)材料占39.5%;华北和日本血缘的抗和中抗材料占13.9%。成株期田间病圃的鉴定结果与苗期接种基本一致,符合率达86.7%。说明苗期接种结果准确,接种方法可靠。同时还表明了黄瓜种质资源中蕴藏着对改良枯萎病抗性有利用价值的基因资源,其中欧洲黄瓜抗源较丰富,华北和日本类型的黄瓜枯萎病抗源相对匮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玉米胚乳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玉米胚乳DNA提取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CTAB提取液,以高温和常温2种方法提取玉米胚乳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0.8%水平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检测法比较了2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高温法所提玉米胚乳DNA浓度和纯度均达到分子生物学要求,而常温法所提DNA的纯度未达到分子生物学的要求。电泳检测表明,高温法提取的DNA均未降解,DNA条带整齐度较好,而用常温法提取的DNA都出现了降解。PCR检测结果表明,用高温法提取的DNA作模板的PCR所得条带清晰,明亮,而用常温法提取的DNA作模板的PCR条带不清晰。最佳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的浓度确定为玉米籽粒重的6%~10%。[结论]高温法更适宜用作玉米胚乳DNA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贫血病毒vp2基因的表达、纯化及重组蛋白的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鸡贫血病毒Cux-1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vp2基因,将扩增出的片段克隆到pGM-T载体上,通过测序分析证实该片段与鸡贫血病毒Cux-1株的vp2基因序列一致。将克隆的vp2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并用镍柱在天然状态下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45ku,能与鸡贫血病毒阳性血清发生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