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油茶籽水代法提油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蒸汽爆破对油茶籽进行处理,探究不同蒸汽爆破压力、维压时间对油茶籽油提油率、油品理化性质、活性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其品质变化的内部因素。结果表明:当蒸汽爆破压力在0~1.6 MPa时,油茶籽油提油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超过1.6 MPa时,提油率下降;当维压时间为30 s时,提油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时间;因此蒸汽爆破处理最佳条件为1.6 MPa处理30 s。蒸汽爆破处理可以降低油茶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提高油茶籽油的碘值、多酚质量浓度和角鲨烯、VE含量。经汽爆处理的油茶籽表面变得粗糙,结构遭到破坏,进而有利于油茶籽油和活性物质的释放。蒸汽爆破处理加速了油茶籽油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因此,蒸汽爆破预处理有利于油茶籽油的提取和活性物质的释放。
关键词: 蒸汽爆破 油茶籽油 理化性质 活性物质 美拉德反应


基于Caco-2细胞的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在细胞中的抗氧化活性(CAA),以荧光探针DCFH-DA被氧化成的二氯荧光素(DCF)的荧光值为指标,检测细胞中的活性氧含量,通过检测添加物蛋白多肽对Caco-2细胞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首先对Caco-2细胞的接种量、培养时间和DCFH-DA的培养浓度及时间进行优化,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对Caco-2细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aco-2细胞的最佳接种量为5×105个/m L;DCFH-DA的最佳浓度为100μmol/L,最佳培养时间60 min,整个试验在细胞接种3 d内完成最佳;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 L,其细胞抗氧化活性的最强。试验结果表明:远东拟沙丁鱼蛋白多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功能性食品配料应用于抗氧化保健品中,为其开发与高值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远东拟沙丁鱼 蛋白多肽 抗氧化活性 Caco-2细胞


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分析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乳化剂添加量、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芯壁比及固形物添加量对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微胶囊制备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3.4、芯壁比2∶3、固形物添加量14.2%,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余甘子核仁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到(90.74±0.51)%,包埋效果好,颗粒形态完整。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该样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并对微胶囊在25℃条件下的货架期进行预测发现,微胶囊的货架期为716 d,未包埋的余甘子核仁油货架期为128 d,由此可见该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


海南无刺蜂蜂蜜中多酚类物质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评价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南无刺蜂蜂蜜及其多酚类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分析无刺蜂蜂蜜的理化成分和多酚物质,研究其抗氧化和抗炎活性。通过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多酚类成分,并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比色法测定多酚类提取物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radical,ABTS~+·)清除实验和铁离子还原力实验评价多酚类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探究多酚类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结果显示,无刺蜂蜂蜜水分质量分数为(26.3±0.1)%,p H 3.7±0.2,蛋白质含量为(628.2±9.0)mg/kg,淀粉酶值为(19.6±0.2)m L/(g·h),总糖质量分数为(46.7±6.0)%,包括果糖(21.0±3.7)%、葡萄糖(24.9±2.2)%、蔗糖(0.8±0.1)%;多酚类提取物的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96.6±0.4)μg CAE/g和(16.1±0.3)μg QE/g;多酚类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和ABTS~+·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435.1±0.4)、(423.0±0.3)μg/m L,铁离子还原力为(0.6±0.02)μmol Trolox/g;在体外抗炎实验中,多酚类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由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的释放,并显著抑制促炎症基因i NOS、IL-1β、IL-6和MCP-1的表达,显著增强抗氧化基因HO-1的表达,并呈剂量相关性。综上所述,海南无刺蜂蜂蜜营养成分丰富,富含酚酸和黄酮类物质,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香荚兰浸膏精制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对香荚兰浸膏进行精制,通过电子鼻、感官评定确定最佳溶剂,以主要化合物含量为指标优化溶剂比例及萃取次数,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浸膏精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溶剂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溶剂体积比3∶7、萃取3次时香草醛相对含量最高为9.48%,香荚兰浸膏精制效果较好;浸膏精制后,芳香族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由35.58%增加至51.00%,烷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由4.42%减少至0.78%。该研究结果可为香荚兰浸膏综合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


溶解性有机质对铁铝土吸附2,4-D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动力学吸附和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2,4-D在铁铝土中的吸附特征,并比较了不同亲/疏水性溶解性有机质(DOM)对此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在铁铝土中的动力学吸附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符合Henry,Freundlich方程,是一个物理作用主导的,自发的,放热的非均质吸附过程.吸附系数Kd为0.61~2.02L/kg,是一种难吸附有机污染物,对地下水存在环境风险.吸附量受土壤p H值影响显著,与土壤中矿物含量,粘粒组成等也密切相关.DOM共存条件下,高疏水性DOM,中疏水性DOM抑制了2,4-D在铁铝土的吸附,使Kd值下降10.7%~58.8%.低疏水性DOM对铁铝土吸附2,4-D作用不明显.DOM对铁铝土吸附2,4-D的作用效应与土壤理化性质和DOM性质密切相关.土壤矿物组分越多,粘粒含量越高,堵孔效应越大.DOM疏水性越大,对2,4-D吸附作用的增溶作用,堵孔作用也越大,其中HOA,HON是关键组分.
关键词: 2,4-二氯苯氧乙酸 铁铝土 溶解性有机质 吸附


基于移动激光扫描的橡胶林风害相关参数精准反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林木参数反演是森林资源管理与培育经营的关键环节.迅速发展的激光探测与测量技术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可以快速的获取林木的空间三维信息,在林业普查中具备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学方法,以中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海南省儋州市长期受台风侵害下的两个不同品种橡胶林段(林段1 PR107,林段2 CATAS7-20-59)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面向离散激光点云的单株林木参数提取方法,自动获取橡胶林木风害后的生物量指标.首先,通过人背负移动激光雷达获取林段点云数据并使用瑞利商求取台风造成的主枝干倾角,以找寻每株橡胶树的树冠中心点.其次,对点云进行垂直投影,并采用分水岭与Meanshift算法实现株株分离.最后,基于以上操作自动获取与实测值相近的林木参数,例如冠幅、冠径、冠积、叶面积密度、叶面积分布以及主枝与分枝之间夹角等.计算表明,林段1与林段2东西冠幅分别为3.95和3.73m,与实测相差1.74%~6.27%;林段1与林段2南北向冠幅分别为6.47和6.51m,与实测相差2.54%~4.02%;林段1与林段2平均胸径分别为5.20和4.73 cm,与实测相差0.64%~2.44%;林段1与林段2平均冠积分别为168.01和141.80m3,与实测相差0.67%~0.85%;林段1与林段2主枝干倾斜角分别为18.80°和13.11°,与实测相差5.53%~7.09%;林段1与林段2二级分支与主枝干的夹角分别为40.21°~69.23°和10.63°~32.14°,它们相差62.63%;林段1在不同天顶角下的叶面积指数均大于林段2.通过对一定样本(150棵/每类林段)的分析结果与真实比对表明,该方法对林木参数反演结果精度较高,有效地评估了不同品种橡胶树在台风下的损伤度(如主枝干歪斜率、叶面积密度及衰减分布).参数反演结果与实测值仅有8%的偏差,此偏差主要由橡胶林分叶片稠密,导致林分中叶面与枝干扫描数据获取缺失,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如风力扰动、点云拼接误差、激光束发散率、激光扫描范围等原因造成.同时,由于林段1(PR107)的橡胶树的主枝与分枝夹角、冠积以及叶面积指数均大于林段2(CATAS7-20-59)的橡胶树,导致林段1的橡胶树比林段的2橡胶树在台风侵害下更脆弱.因此,该研究可用于研究风力侵害对于不同森林地块的影响,以及量化风害造成的生态系统紊乱的影响.同时,该方法解决了人背负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单株提取与林木参数反演的问题,为激光测绘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激光探测与测量技术 单株树冠提取 林木参数反演 风害


气力式水稻穴盘成型机气流分配室流场仿真与优化设计
《农业机械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合理的气流分配室结构是气力式水稻穴盘成型机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保证气流分配室具有均匀的流场结构,生产出合格的穴盘,以气体控制方程为理论依据,利用FLUENT软件对气流分配室内气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和数值模拟技术,以腔体厚度、通气孔直径和底角为影响因素,速度不均匀系数为评价指标,对气流场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模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配气腔体厚度、通气孔直径、底角;当腔体厚度、通气孔直径和底角分别为110 mm、15 mm和0°时,气流分配室流场均匀性较理想,此时速度不均匀系数为11.37%。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9%,双侧相关系数为0.028,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穴盘生产成型率为92.3%,穴孔质量和底面厚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2%和9.81%,满足穴盘生产要求。
关键词: 气力式 水稻穴盘成型机 气流分配室 气流场仿真分析 结构优化


基于移动激光扫描的橡胶林风害相关参数精准反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18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林木参数反演是森林资源管理与培育经营的关键环节。迅速发展的激光探测与测量技术突破了传统测量方法,可以快速的获取林木的空间三维信息,在林业普查中具备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学方法,以中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基地海南省儋州市长期受台风侵害下的两个不同品种橡胶林段(林段1PR107,林段2CATAS7-20-59)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面向离散激光点云的单株林木参数提取方法,自动获取橡胶林木风害后的生物量指标。首先,通过人背负移动激光雷达获取林段点云数据并使用瑞利商求取台风造成的主枝干倾角,以找寻每株橡胶树的树冠中心点。其次,对点云进行垂直投影,并采用分水岭与Meanshift算法实现株株分离。最后,基于以上操作自动获取与实测值相近的林木参数,例如冠幅、冠径、冠积、叶面积密度、叶面积分布以及主枝与分枝之间夹角等。计算表明,林段1与林段2东西冠幅分别为3.95和3.73m,与实测相差1.74%~6.27%;林段1与林段2南北向冠幅分别为6.47和6.51m,与实测相差2.54%~4.02%;林段1与林段2平均胸径分别为5.20和4.73cm,与实测相差0.64%~2.44%;林段1与林段2平均冠积分别为168.01和141.80m3,与实测相差0.67%~0.85%;林段1与林段2主枝干倾斜角分别为18.80°和13.11°,与实测相差5.53%~7.09%;林段1与林段2二级分支与主枝干的夹角分别为40.21°~69.23°和10.63°~32.14°,它们相差62.63%;林段1在不同天顶角下的叶面积指数均大于林段2。通过对一定样本(150棵/每类林段)的分析结果与真实比对表明,该方法对林木参数反演结果精度较高,有效地评估了不同品种橡胶树在台风下的损伤度(如主枝干歪斜率、叶面积密度及衰减分布)。参数反演结果与实测值仅有8%的偏差,此偏差主要由橡胶林分叶片稠密,导致林分中叶面与枝干扫描数据获取缺失,以及外界环境干扰如风力扰动、点云拼接误差、激光束发散率、激光扫描范围等原因造成。同时,由于林段1(PR107)的橡胶树的主枝与分枝夹角、冠积以及叶面积指数均大于林段2(CATAS7-20-59)的橡胶树,导致林段1的橡胶树比林段的2橡胶树在台风侵害下更脆弱。因此,该研究可用于研究风力侵害对于不同森林地块的影响,以及量化风害造成的生态系统紊乱的影响。同时,该方法解决了人背负激光扫描数据进行单株提取与林木参数反演的问题,为激光测绘在林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激光探测与测量技术 单株树冠提取 林木参数反演 风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