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氨基酸锌对滩湖杂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氨基酸锌对滩湖杂羊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年龄相近、体重29 kg左右、健康的滩湖杂公羊4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锌含量为52.80 mg/kg(硫酸锌),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饲喂试验饲粮,用氨基酸锌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硫酸锌,锌含量分别为26.40、52.80、79.2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 表明:1)饲粮添加氨基酸锌提高了滩湖杂羊平均日增重,以试验2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饲粮添加氨基酸锌提高了滩湖杂羊机体免疫力,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在试验第50、60天时随着饲粮氨基酸锌含量增加而升高,但随着试验时间延长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血清胰岛素(INS)含量在试验第40天时以试验2组最低,第50天时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在试验第40、50天时随着饲粮氨基酸锌含量增加呈升高趋势,第60天时以试验2组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饲粮添加氨基酸锌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试验第50、60天滩湖杂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1),抗氧化指标均随着试验时间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血液锌含量随着饲粮氨基酸锌含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氨基酸锌生物利用率高于硫酸锌,滩湖杂羊饲粮添加氨基酸锌(锌含量52.80 mg/kg)50 d以上可提高其平均日增重、血清IGF?1含量、机体免疫及抗氧化功能,促进生长.

关键词: 氨基酸锌 滩湖杂羊 生长性能 激素含量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AM对砾石土水肥保蓄及酿酒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在有机肥基础上配施不同用量聚丙烯酰胺(PAM)对砾石土土壤改良与水肥保蓄的影响,为PAM应用于酿酒葡萄园土壤改良与产质提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对常规施肥(化肥总量N、P2O5、K2O质量比为26∶10∶12)、单施有机肥6 000 kg/hm2、有机肥6 000 kg/hm2+PAM 300 kg/hm2、有机肥6 000 kg/hm2+PAM600 kg/hm2、有机肥6 000 kg/hm2+PAM 900 kg/hm2、有机肥6 000 kg/hm2+PAM 1 200 kg/hm2等6个施肥模式下砾石土水稳性团聚体、含水率、土壤化学性质及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有机肥配施PAM可显著提高砾石土>2 mm水稳性团聚体量,显著降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量,显著增加土体20~6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不同处理以PAM 1 200 kg/hm2配施土壤贮水量最高;PAM施用量超过600 kg/hm2时,可显著促进葡萄果穗长,进而显著提高葡萄产量,同比常规施肥产量增幅44.08%,模拟显示最高理论产量PAM最佳施用量为1161.23kg/hm2;PAM施用量为900 kg/hm2时具有显著提高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量及总酚量,提升土壤有机质,保蓄土壤氮钾养分的作用.[结论]贺兰山东麓砾石土酿酒葡萄园PAM与有机肥最佳配施用量为900 kg/hm2.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砾石土 PAM 水稳性团聚体 水分贮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和辣椒秸秆还田对自身蔬菜幼苗生长及根系酶活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番茄和辣椒秸秆废弃物肥料化利用途径,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番茄和辣椒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初始阶段对各自蔬菜幼苗生长、根系酶活性的影响特征及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番茄和辣椒秸秆2种还田方式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根系保护酶(SOD、POD)活性,但降低了辣椒根系SOD的活性,对辣椒POD活性和CAT活性影响不一致.番茄和辣椒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对二者幼苗根系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生长量下降,壮苗指数降低,对自身蔬菜幼苗的抑制效应更强;堆肥还田处理则显著促进了二者幼苗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增加了根系活力,显著提高了壮苗指数,且效果优于鸡粪施肥处理.因此,在设施蔬菜生产中优先推荐番茄和辣椒秸秆堆肥还田利用方式.

关键词: 番茄和辣椒秸秆 秸秆还田 堆肥还田 根系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条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料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柠条具有抗逆性强、繁殖力强、寿命长等优点。柠条营养物质丰富、粗蛋白含量较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粮型蛋白质补充饲料应用到家畜的生产实践中。柠条经过生产加工后可以提高柠条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提高家畜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文章就柠条的营养特性和价值、加工利用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柠条 营养特性 营养价值 加工利用 动物生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专用型品种育种,本研究对国内外172份马铃薯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 172份资源中还原糖变异系数最大(66.67%),变幅为0.093~1.11 g/100 g;粗蛋白变异系数次之(21.11%),变幅为1.12~3.57 g/100 g;干物质变异系数最小(12.85%),变幅为14.6%~30.6%.(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还原糖与干物质、粗蛋白和粗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性,与维生素C呈显著负相关性,其他性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47.98%)、还原糖(26.42%)、维生素C (16.54%)和粗蛋白(6.81%) 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7.75%.(4)在欧式距离D=23时,把172份种质资源分为4类,结合群体品质特性,评价筛选出第Ⅰ类高干物质和高维生素C群体,第Ⅵ类高粗蛋白群体.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种质资源利用效率并加快品质育种.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肉牛动态称重算法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决肉牛称重过程存在现场操作困难、耗费人力物力以及近距离接触存在安全健康隐患等问题,试验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构建动态称重模型,分析了BP神经网络算法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采用LSTM网络开展牛只行走动态称重时间序列训练及测试,依据误差分析对算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提高了动态称重预测结果的精度,最大误差为2.4 kg(1.70%),最小误差为0.1 kg(0.04%),所有测试数据的平均误差为0.70%,符合实际称重需求.说明试验采用的LSTM动态称重算法适用于实际生产,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动态称重 神经网络 步态 时间序列 长短期记忆网络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淀粉渣替代部分玉米粉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马铃薯淀粉渣替代部分玉米粉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比较马铃薯淀粉渣与玉米粉营养成分,分别以0(试验1组)、5%(试验2组)、10%(试验3组)、15%(试验4组)马铃薯淀粉渣替代玉米粉开展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中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磷(P)及淀粉含量极显著高于马铃薯淀粉渣(P<0.01),马铃薯淀粉渣中的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木质素(ADL)、粗灰分(Ash)、钙(Ca)、果胶、龙葵素含量显著高于玉米.试验2组肉牛的料重比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5),试验2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随着马铃薯淀粉渣添加比例升高,试验期利润逐渐降低,当添加比例为5%时利润最大.试验1组总胆固醇(T-CHO)的含量分别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1);甘油三酯(TG)含量以试验1组最高,试验2组次之,试验4组最低;试验2组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5),试验1组的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高于试验4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马铃薯淀粉渣替代5%玉米粉,育肥牛血液生化指标在正常范围,并可获得较优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收益.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渣 玉米粉 肉牛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稻田退水的氮磷净化效果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水生植物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合理应用的有效措施,选择5种当地常见水生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茭白(Zizania latifolia)、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构建5种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在稻田退水沟渠原位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退水中氮磷的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稻田退水中3个多月的生长,香蒲+芦苇+睡莲组合的总净增生物量最大,达到291.76 g/m2,其次为香蒲+睡莲组合,达到279.59 g/m2.氮增量最大的为香蒲+芦苇+睡莲组合中的睡莲,达到3.88 g/kg,其次为香蒲+睡莲组合中的睡莲,达到3.83 g/kg;磷增量最大的为慈姑+睡莲组合中的慈姑,达到0.89 g/kg,其次为香蒲+睡莲组合中的睡莲,达到0.82 g/kg.收获时香蒲+芦苇+睡莲组合氮吸收量最高,达到4 289.64 mg/m2,其次为香蒲+睡莲组合,达到4 196.98 mg/m2.香蒲+芦苇+睡莲组合磷吸收量最高,达到20.30 mg/m2,其次为慈姑+睡莲组合,达到18.35 mg/m2.香蒲+芦苇+睡莲组合TN去除率最高,达到79.19%,其次为香蒲+睡莲组合,达到74.73%.香蒲+芦苇+睡莲组合TP去除率最高,达到68.65%,其次为慈姑+睡莲组合,达到64.96%.推荐香蒲+芦苇+睡莲、香蒲+睡莲、慈姑+睡莲组合作为宁夏引黄灌区农田退水氮磷净化的主要植物.

关键词: 水生植物组合 氮磷 净化效果 稻田退水 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对银北盐碱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油葵产量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特性与油葵产量的影响,本文连续3年在宁夏银川北部引黄灌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平作侧播、平膜侧播、垄作沟播、垄膜沟播4种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酶活性、产量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垄膜沟播处理与平作侧播处理相比土壤含水率、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03%、83.76%、62.30%、106.82%、75.66%,全盐含量平均降低29.46%;同时,该处理产量比平作侧播、平膜侧播处理分别增加了22.55%、16.71%,差异达显著水平;基于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平膜侧播处理油葵苗期的Chao1与ACE指数最高,而垄膜沟播处理现蕾期与收获期的Chao1与Shannon指数升高,有助于增加物种数量,提高菌群丰富度;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这3类细菌约占细菌总量的56.26%~77.78%,为优势菌群;相关耦合分析表明脲酶与厚壁菌门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绿弯菌门、疣微菌门、Patescibacteria菌门呈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垄膜沟播模式能改善土壤环境状况,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均匀度,且作物增产明显。

关键词: 种植方式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酶活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修剪方式对平欧杂种榛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引黄灌区永宁县榛子园内的五年生榛子树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对照(未修剪)、轻剪、中剪、重剪下生长、光合特性的变化趋势,探索平欧杂种榛的合理修剪方式对其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随着修剪程度的增加,平欧杂种榛植株的横、纵径投影以及冠幅、株高、果序数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各修剪处理下,平欧杂种榛植株的横、纵投影直径以及冠幅、果序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从株高方面看,中剪的株高低于其余3个处理,并与对照、轻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2)平欧杂种榛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修剪程度的加深,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中剪的净光合速率最低,与其余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平欧杂种榛的胞间CO2浓度随着修剪程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轻剪、重剪的气孔导度与对照、中剪间存在显著差异.3)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对各修剪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轻剪为平欧杂种榛最适宜的修剪方式.

关键词: 修剪方式 平欧杂种榛 生长与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