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53条记录
膨化微贮玉米秸秆对肉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体质量相近的(354.83±16.11) kg西门塔尔杂交母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3组试验动物饲粮的精料相同,粗料比为膨化微贮、黄贮、干玉米秸秆。结果表明:(1)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组的日增重显著大于黄贮、干玉米秸秆组(P<0.05),且黄贮与干玉米秸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大于黄贮组,黄贮组极显著大于干玉米秸秆组(P<0.01)。(2)各组肉牛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B)、葡萄糖(GLU)、谷丙转氨酶(ALT)、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组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干玉米秸秆组(P<0.05),黄贮和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极显著高于干玉米秸秆组(P<0.01)。结果表明,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组肉牛的生产性能高于黄贮和干玉米秸秆组,且对血液中大多数的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肉牛 膨化微贮玉米秸秆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X期鸡胚中分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以鸡胚成纤维细胞为滋养层,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形态法和标志分子检测对获得的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典型的呈巢状或岛状的鸡胚胎干细胞(chicken embryonic stem cells,cESCs)克隆,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染色呈蓝紫色,表明具有较高的内源性AKP活性;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SSEA-1(stage specific embryonic antigen 1,SSEA-1)鉴定结果呈阳性,显示cESCs克隆具有多能性。本试验成功分离出cESCs,可体外培养并保持未分化状态及多能性。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体外培养 碱性磷酸酶 胚胎阶段特异性表面抗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分子标记的吉林省粳稻食味评价体系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世代筛选具有优质潜力的株系是水稻优质育种的关键。为了建立适合于吉林省粳稻品种的食味评价体系,本研究利用26对食味相关分子标记对25份适合吉林省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基因分型,同时利用日本佐竹食味计测定了食味值,并推导出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6对分子标记中6对引物基因分型结果与米饭食味值显著相关,线性回归方程模型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极显著相关(R2值为0.775)。为了验证线性回归方程的通用性,对另外30份吉林省水稻品系/品种进行了食味评价。结果表明基于6对分子标记基因分型数据与线性回归方程的预测食味值与实际测定食味值显著相关(R=0.463),表明该回归模型可适用于吉林省粳稻品系/品种食味值的预测。6对分子标记与线性回归方程模型可作为吉林省水稻食味评价体系,为水稻优质育种提供理论与应用基础。

关键词: 吉林粳稻 分子标记 线性回归方程 食味评价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防治玉米大斑病,复配不同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剂筛选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试验,测定不同复配杀菌剂对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室内毒力作用,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质量比1∶7时,共毒系数极值为495.33,有效成分量为250 g.a.i./hm2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效达84.88%;氟嘧菌酯与氟环唑质量比5∶1时,共毒系数极值为439.19,有效成分量为120 g.a.i./hm2对玉米大斑病的田间防效达83.95%.氟菌唑与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氟嘧菌酯与氟环唑复配防治玉米大斑病具有增效作用,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 杀菌剂 复配 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新品种吉徐薯3号的选育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徐薯3号是2011年采用20份材料为集团父系,从漯徐薯8号杂交种中,经实生种籽单系选择获得的优良品系,原系谱号为1159-9.果肉白色,果实馨香清甜外形美观,鲜食用品种,蒸烤皆宜,平均产量25 630.3 kg/hm2,适于北方寒地种植.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极早熟优良杂交种"雁玉1号"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雁玉1号"是2011年育成并于2016年由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玉米极早熟优良新品种(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02);其组合为S06-16-1*T07-16-2,出苗至成熟114天."雁玉1号"籽粒粗淀粉含量74.29%、粗蛋白含量8.77%、粗脂肪含量3.43%、赖氨酸含量0.29%."雁玉1号"在2014、2015年的全省玉米8点次的区域试验中均比对照增产;两年平均产量11 198.1 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11.3%;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1 477.0 kg/hm2,平均比对照增产7.5%.该品种适于在玉米极早熟区种植,高抗玉米螟、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弯孢叶斑病,具有幼苗拱土能力、早发性强,容重高,籽粒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且活秆成熟的特点.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雁玉1号 极早熟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当前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几大主要问题是:种质资源匮乏,育种水平相对较低,耐密性差,果穗籽粒降水慢,不抗病虫害,商品品质差,抗倒伏能力差,不宜机收等等.本文就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应对措施、育种材料的选用、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创新、选系方法、杂优模式等几大问题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玉米 育种 存在问题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单基因系品种IRBL9-W抗瘟初期基因表达谱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Oryza sativa)单基因系品种'IRBL9-W'(含抗病基因Pi9)对吉林省采集的大部分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表现抗性,说明含无毒基因(avirulence,AVR)的菌株在吉林省广泛存在.为了探究Pi9与无毒基因互作(AVR-Pi9)初期水稻基因表达谱及其抗病相关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情况,本研究将稻瘟菌菌株C2(AVR-Pi9)接种于水稻单基因系'IRBL9-W'(Pi9),通过高通量RNA-Seq技术对接种36 h后的水稻叶片和未接种水稻叶片进行转录组表达谱分析,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2311个.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显示转录调控因子中4个亮氨酸拉链蛋白基因中1个上调表达,1个锌指蛋白基因上调表达,而WRKY蛋白基因全部下调表达;真菌细胞壁降解酶中10个几丁质酶基因中2个上调表达,2个β-1,3葡聚糖酶基因全部下调表达;植物-病原体互作信号通路中1个病程相关蛋白1基因(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1,PR1)上调表达,其他基因下调表达;类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信号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全部上调表达;苯丙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信号通路中9个基因上调表达1个基因下调表达.3个信号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产物,主要参与活性氧的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及抗氧化过程.信号通路中差异基因产物对应化合物的功能包括抗氧化、抑菌及木质化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水稻抗稻瘟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稻瘟病 基因表达谱 黄酮类化合物 苯丙素类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绿豆主栽品种综合评价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绿豆主栽品种(系)进行分析与评价是行之有效的品种评判方法.TOPSIS方法可以对一个目标群体的不同性状指标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排序,依据多个评价指标与理想化目标的接近程度进行优劣评价,是多目标决策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将TOPSIS方法引入农作物品种优劣的评价判断中,作为绿豆品种(系)比较的辅助分析手段,为绿豆品种综合评价开辟一条新途径.将绿豆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同趋势化、归一化处理,运用TOPSIS方法评价主栽的绿豆品种,再结合各品种的田间实际表现加以综合评价,为品种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通过对13个绿豆品种(系)的鉴定评价决选出了JL2012-1、白绿8号、吉绿10号和JL200906 4个品种,这些品种(系)产量高、抗倒伏、抗病性好、籽粒饱满、商品性好,可经示范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绿豆 主栽品种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洋参保健食品研发

东北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重点从西洋参的保健功效、保健品注册检验机构、保健食品原辅料选择等几方面详细介绍了西洋参保健食品研发的相关事宜,为西洋参保健食品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洋参 保健食品 研发 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