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模式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围绕目前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4种典型模式进行案例介绍、深入剖析和研究,总结了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的模式多样化、规模领域扩大化、联结紧密化、服务多样化、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并提出了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坚持的原则、途径和保障措施等政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兽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中国猪业 》 2012
摘要:采用兽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联合猪瘟疫苗接种,对60头2月龄体重20kg仔猪进行免疫增强试验。结果表明,兽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显著提高了试验组猪血清中IgG和IgM的含量,同时T、B淋巴细胞增殖率也显著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3+、CD4+、CD8+、CD3+/CD8+)也明显改善。另外,兽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猪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含量和转氨酶没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SOD活性和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可显著增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克塞尔羊和地方绵羊品种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及群体间杂种优势预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2
摘要:文章宗旨是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5个绵羊品种的遗传结构变异,了解特克塞尔羊和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以期为种质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根据5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进行群体遗传统计分析。5个微卫星座位在5个绵羊品种中共检测到78.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11.0~19.0个;5个绵羊品种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152~0.7373,平均基因杂合度(He)为0.6711~0.7820。特克塞尔羊与晋中绵羊的标准遗传距离(DS)为最大(1.6668),其余依次为广灵大尾羊(1.306 2)、小尾寒羊(1.095 9)、乌珠穆沁羊(0.830 8)。表明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遗传关系分析;5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遗传变异大、多态性丰富。据DS推测,特克塞尔羊(Texel)与晋中绵羊(Jinzhong sheep)杂交可望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与广灵大尾羊(Guangling Large-tailed sheep)、小尾寒羊(Small-tailed Han sheep)的杂种优势次之,与乌珠穆沁羊(U jumqin sheep)杂种优势稍小。
关键词: 特克塞尔羊 地方绵羊品种 微卫星DNA多态性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晋遗3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晋遗3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中品661为母本、早熟18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在陕西省引育中心试点,最高单产4 707 kg/hm2;2006—2007年参加国家区试,平均产量2 889 kg/hm2,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7.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46.5 kg/hm2,比对照增产6.5%。蛋白质含量最高可达41.95%,脂肪含量最高可达23.62%。抗大豆花叶病毒SMVⅠ号,SMVⅢ号和大豆灰斑病。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适合我国北方春大豆晚熟区春播和黄淮海夏大豆区夏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新城疫弱毒疫苗局部免疫对循环抗体的影响
《中国动物检疫 》 2012
摘要:为探究ND局部免疫对蛋鸡循环抗体的影响,本研究应用鸡新城疫冻干苗COL-30、Lasota系,对不同分组的鸡群进行点眼局部免疫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新城疫弱毒疫苗通过点眼局部免疫后,在连续17天的循环抗体检测期间,每组的平均抗体滴度和不免疫的对照组一样,在一定的范围内(9.3log2~10.9log2)波动,即无论是Lasota还是COL-30弱毒苗,不同剂量的免疫抗体变化与同批的对照组抗体相比,相同的疫苗不同的免疫剂量抗体效价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局部免疫并不会对原有的血液循环抗体(特别是高抗体)鸡群产生不利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技术对山西省12份马铃薯主栽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共检测到79个等位位点,其中,7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7.5%;S189、S151和STM001这3个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差异明显,可作为12份马铃薯品种间鉴别的分子依据;12份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 2~0.626 9之间,平均值为0.421 7。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32处,将12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有3个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冀张薯8号),同薯24和紫花白分别归为第Ⅲ类和第Ⅳ类,其余7个品种归为第Ⅱ类(其中全部为山西省选育的马铃薯品种,亲缘关系比较近)。结果说明,山西省现有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种间差异不大。
关键词: 马铃薯 主栽品种 遗传多样性 SSR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酚类物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2
摘要:酚类物质作为葡萄酒的"骨架"成分,在葡萄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葡萄酒中,一般常见的酚类物质可概括为类黄酮和非类黄酮2类,这些酚类物质主要来源于葡萄的果实、果梗、酵母代谢以及储酒容器橡木桶等,它们直接影响着葡萄酒的色泽、口感和香气,对葡萄酒的品质和风味特征有很大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度抗旱大豆新品种汾豆62选育
《大豆科技 》 2012
摘要:介绍了高度抗旱大豆新品种汾豆62选育经过和其品种特征特性。汾豆62是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经过抗旱育种程序,系统选育而成的抗旱大豆新品种。该品种1997年配制杂交组合,F1~F4代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农场种植。高代(株行、品系比较、品种鉴定等)试验在山西省临县高度干旱育种基地进行,2008年自定名汾豆62,2009年起进行种子扩繁。2010—2011年参加山西省晋西山区旱地小面积多点试验,2年平均产量158.6公斤/亩,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5.6%。2011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考察,完成试验程序。2012年3月11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适宜在山西省西部干旱区及同类地区春播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