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龙眼角颊木虱的为害及防治
《中国热带农业 》 2011
摘要:本文调查了各龙眼主产区龙眼角颊木虱的发生情况及在广州地区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龙眼角颊木虱在广州1年发生7代;在各龙眼主产区均有发生为害,尤以春梢受害最为严重,为害率可高达100%,已成为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本文还描述了龙眼角颊木虱的形态特征,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影响公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分析
《中国猪业 》 2011
摘要:在养猪生产中,种公猪承担着猪群的品种改良任务,它直接影响着猪群整体繁殖性能的发挥及生产任务的完成,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种公猪的科学饲养及合理利用是发挥其最佳种用性能的前提和保证。


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及RAPD和SSR标记的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在我国糯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群划分、品种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并结合分子标记的特点和在糯玉米育种中的利用现状,对分子标记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茶园土壤重金属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的安全性是影响食品安全性的直接因素。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对茶产品的食用安全和卫生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等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解决茶叶污染问题、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必须从源头有效控制茶园土壤环境和质量。因此,对茶园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茶叶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不同茶树品种节肢动物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及筛选抗虫茶树品种提供依据,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品种园内6种典型茶树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平行跳跃法对不同茶树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差异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个茶树品种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多样性虽有相似性,但不同茶树主要天敌与害虫、多样性指数的动态趋势、茶丛不同层次的节肢动物类群等是有差异的。其群落天敌个体数与害虫个体数的比值最高品种为‘乐昌大叶白毛’;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平均值较大品种是‘云大淡绿’。茶丛上层的群落多样性指数相对较高,茶丛不同层次节肢动物多样性存在着差异。‘云大淡绿’‘英红10号’等茶树的茶丛上层物种数较多;在茶丛的下层,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最多品种是‘碧云’。


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荔枝收获完毕后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福建省荔枝主产区采集210个荔枝园土壤样本,检测了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百虫、乐果和敌敌畏等9种荔枝常用农药的含量。结果显示,多菌灵是广西和福建荔枝园土壤最常检出的农药,检出率分别为48.1%和84.0%。广西荔枝产区土壤代森锰锌、敌百虫和乐果均未检出,其他5种农药检出率均低于10%。福建荔枝产区甲霜灵和氯氰菊酯检出率均为24.0%,其他6种农药均未检出。广西荔枝产区土壤未检出或只检出1种农药荔枝园分别占采样荔枝园的48.6%和38.4%,福建荔枝产区分别占56.0%和8.0%;检出2种农药的广西荔枝园占11.4%,福建占32.0%。广西荔枝园土壤平均含量最高的农药为氯氰菊酯(5.0μg.kg-1),敌敌畏次之(1.9μg.kg-1),其他4种检出农药不超过1.0μg.kg-1。福建荔枝园土壤平均含量为多菌灵(0.77μg.kg-1)>甲霜灵(0.65μg.kg-1)>氯氰菊酯(0.48μg.kg-1)。虽然福建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比广西普遍,但两地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仍属轻微。


狮头鹅生产性能的研究概况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11
摘要:狮头鹅为目前我国民间培育出的体格最大的优良鹅品种,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原产广东饶平县浮滨乡,多分布于澄海、潮安、汕头市郊。狮头鹅羽毛灰褐色或银灰色,腹部羽毛白色。头大而眼小,


消费型增值税下固定资产的涉税业务处理
《中国管理信息化 》 2011
摘要: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环境,配合激励投资,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抵扣范围随之扩大,必然影响固定资产计价和相关会计处理业务。本文举例对该涉税业务处理进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