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揭东县稻田土壤肥力与配方施肥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揭东县稻田土壤肥力和农户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较第二次土壤普查,稻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部分存在缺乏趋势;有效磷含量大部分处于较丰富的状态;速效钾含量则大部分处于中下水平,即处于缺乏状态。而农户稻田施肥则存在有机质肥施用意识淡薄,养分投入不均现象。针对稻田土壤养分现状和农户施肥存在问题,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实施配方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广东省几种野外赤眼蜂的采集及鉴定
《环境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野外直接采卵(寄生昆虫卵)和野外挂卵(米蛾杀胚卵)诱集的方法,开展了广东省本地赤眼蜂野外采集工作。利用雄虫的外生殖器特征及ITS2序列聚类分析方法对采获的赤眼蜂种类进行鉴定,目前已鉴定出7个不同的赤眼蜂种类,其中小灰蝶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 hypsipylae Nagaraja为中国新记录种,广赤眼蜂Trichogramma evanescense Westwood,食胚赤眼蜂Trichogramma embryophyagum(Harting)及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pintoi Voegele为广东省内首次采获。采集鉴定结果表明,广东省本地具有丰富的赤眼蜂优质种质资源,可为害虫生物防治提供更大的筛选利用空间。
关键词: 赤眼蜂种类 采集 鉴定 雄性外生殖器 ITS2序列聚类分析


广东省荔枝育种中长期战略与策略的探讨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广东省荔枝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各优势区的品种分布特点与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年来凸显的单一品种种植规模偏大、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比例失调、产期相对集中和季节性过剩等结构性问题,探讨了我省中长期荔枝育种总体的战略目标及其对策,分析总结了过去我省荔枝选育种工作的特点,指出了长期以来过度强调鲜食品质性状并作为选育的最主要目标性状的不足,提出针对鲜食、加工和出口贸易3个大的方向分别制定相应的综合目标;建议中长期总体的育种战略以尽最大限度拉长鲜果供应覆盖期、解决荔枝集中销售难等严重制约我省荔枝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重点,兼顾极端成熟期(极早或晚熟)、稳产性、耐贮性和加工性状等主要目标。同时还对育种技术与手段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就今后如何开展我省荔枝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甜玉米单倍体育种初探
《玉米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tock6与甜玉米自交系265OR1的29个F2诱导株对2个美国超甜玉米单交种和2个人工合成超甜玉米群体进行杂交诱导,通过子粒颜色和形态标记识别,结合田间鉴定筛选单倍体,利用0.05%秋水仙素+2%二甲基亚砜进行染色体加倍。结果表明,12个诱导株诱导出单倍体,共获得19株单倍体植株,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0.016%~0.237%,其中诱导株3-2、3-6和2-7诱导率相对较高。不同类型材料间被诱导频率差异明显,遗传基础复杂、有利基因频率相对较高的群体被诱导率显著高于单交种,相同类型材料间被诱导率差异不显著。经染色体加倍,成功获得4株双单倍体,加倍率21.05%。


RNA干扰对家蚕丝腺蜕皮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昆虫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中,蜕皮激素通过一系列的激素相关转录因子进行信号的转导和放大,从而完成对生长变态发育的调控,其中蜕皮激素受体(EcR)及转录因子BR-C和E74A可能作为早期因子发挥作用。为了研究这3个早期转录因子在鳞翅目昆虫中的功能,本研究采用体外合成dsRNA的方法,将合成的dsRNA分别注射熟蚕期的家蚕Bombyx mori,进行RNA干扰,并对这3个基因被RNA干扰后的形态变化和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BmHR3A,BmHR39,BmβFTZ-F1,BmE74B和BmE75B的表达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这3个基因被RNAi后出现异常的蛹和蛾、小翅和死蛹等表型。qPCR检测结果表明:RNAi BmEcR后导致了BmE74A,BmE74B,BmHR3A和BmβFTZ-F1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P<0.05),RNAi BmE74A后导致了BmEcR,BmBR-C,BmE74B,BmHR3A和BmβFTZ-F1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P<0.01),而RNAi BmBR-C后则导致所有被检测的蜕皮激素受体及其相关转录因子的mRNA水平都显著降低(P<0.01)。据此推测,BmBR-C可能在蜕皮激素信号的早期发挥作用,并对其他相关转录因子和蜕皮激素受体有调控作用。


特效植物营养素在常规稻穗珍香上的表观遗传增产效果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稻常规种穗珍香种子的发育期,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ecial Plant Nutritional Element,简称SPNE)喷施植株,比较处理和对照的种子在下一代的产量,其表观遗传增产效果表现为:上代和下代均用SPNE处理过的水稻种子的产量高于仅下代用SPNE处理过的水稻种子的产量;仅上代用SPNE处理过的水稻种子的产量均超过两代对照的产量;它们的种子发芽后长出的幼苗的株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都与上代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产生表观遗传效应并随着SPNE处理代数的增多而增强。


少核‘年桔’的辐射育种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用60Co-γ射线4、6、8 kR辐射‘年桔’秋梢芽条,嫁接成活率分别为68.4%、41.3%和16.5%,对照成活率为93.2%。通过连续2 a的果实调查分析,获得少核性状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变体4个,平均单果种子含量3.3~6.6粒,极显著低于对照的17.6粒。少核‘年桔’突变体的花粉生活力在45.5%~68.8%,发芽率在11.8%~16.7%,均分别极显著低于对照的97.3%和54.1%,说明少核‘年桔’少核的主要原因是花粉败育。


瓜类枯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瓜类枯萎病是广东瓜类作物上主要病害,每年均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阐述了瓜类枯萎病的症状、病原特性、致病机理、病害侵染循环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瓜类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肥料运筹对荔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开展了在荔枝不同生育期施以不同量肥料对其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施采后肥能提高‘桂味’荔枝老熟秋梢叶片中N、P、K含量,促进‘妃子笑’荔枝老熟秋梢伸长长粗。不同施肥比例处理的荔枝果实中总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别。‘桂味’荔枝果实可溶性糖、蛋白和固形物以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采后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妃子笑’荔枝以采后肥45%处理的果实品质最佳。‘桂味’和‘妃子笑’荔枝采后肥施用量为全年施肥量45%处理的其产量最高,效益最好。采后肥施肥量降低或提高均不同程度减产减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