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氟环唑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农药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氟环唑在香蕉和土壤中的残留与降解情况。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氟环唑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香蕉和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7.2~9.9、8.0~10.0 d。按施药剂量为150 mg a.i./kg,施药3次,距最后1次施药间隔42 d计算,测得香蕉和土壤中氟环唑残留量为0.01~0.09 mg/kg。[结论]测得的残留量低于美国规定的MRL值(0.5 mg/kg),不会对香蕉和土壤造成残留污染。

关键词: 氟环唑 香蕉和土壤 残留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抗性治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严重为害及高抗药性的现状,在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和西南等具代表性地区开展小菜蛾灾变规律、抗性监测及治理、越冬迁飞、抗性机理及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灾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小菜蛾的年发生世代从北至南呈逐渐增加趋势,各地小菜蛾发生起始峰时间从南至北逐渐向后推移,每年不同区域有一至两个发生高峰,年度间受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素、天敌等生物因子以及耕作制度等人为操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抗性监测及治理研究显示,全国5个十字花科蔬菜主产区小菜蛾对11种代表性杀虫剂都有较强的抗药性,不同药剂在全国的抗药性水平有很大差异,在华南、西南和华东十字花科蔬菜主产区抗性水平相对较高,华中和华北呈现抗性上升趋势,并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制定区域性抗性治理策略。越冬和迁飞研究证明,武汉至驻马店区域为小菜蛾的越冬北限,小菜蛾存在远距离迁移的特性,并确定小菜蛾有迁入迁出和迁入定殖两种迁飞模式。抗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Bt制剂、阿维菌素、氟虫腈、茚虫威和丁醚脲的抗性遗传方式不同,各药剂交互抗性普也存在差异。可持续防控技术方面,制定了适合各区域的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体系,并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建立了45个示范基地,依区域不同分别示范推广具区域特色的以农业措施、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合理用药为主的可持续防控等技术,累计印刷技术宣传手册16万份,培训各类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5.19万人次,累计示范面积近4万公顷,带动技术示范近20万公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小菜蛾 抗性监测 抗性治理 抗性机理 可持续控制 示范推广

顶复门原虫糖酵解代谢及其关键酶:己糖激酶的研究进展

畜牧与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顶复门原虫是包括刚地弓形虫、疟原虫及球虫等在内的一大类寄生性原虫的总称,引起重要的人畜寄生虫病。由于药物的长期使用,对于原有的药物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急需新型抗寄生虫药物的出现。顶复门原虫不能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量来源,只能依赖己糖激酶(Hex-okinase,HK)参与的糖酵解途径提供ATP。顶复门原虫HK的基因序列、结构特征与植物等一些低等生物更为接近,而明显区别于脊椎动物和大多数的真核生物,成为研究开发药物的理想靶位。本文对顶复门原虫糖酵解途径及其关键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糖酵解 己糖激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疮痂病的识别与防治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疮痂病又称甘薯缩芽病或"麻风病",近几年来严重危害广东甘薯产量。介绍了甘薯疮痂病的症状、病原菌、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等,并综述了国内外对甘薯疮痂病在抗性鉴定、育种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甘薯疮痂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甘薯 疮痂病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对黄曲霉毒素B1中毒雏鸭肾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观察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对雏鸭肾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复方中药对AFB1的颉颃效应,试验将90只7日龄雏鸭分为3组,每组30只。第Ⅰ组设为空白对照组,灌胃同等量二甲基亚砜;第Ⅱ、Ⅲ组为试验组,每天分别按0.1mg/kg剂量给第Ⅱ、Ⅲ组雏鸭灌胃AFB1一次,连续投药21d,试验期间给第Ⅲ组雏鸭日粮中添加2%复方中药。分别在给雏鸭投药后7、14、21d,检测雏鸭肾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果显示,第Ⅱ、Ⅲ组雏鸭肾组织SOD、CAT、GSH-Px及GR活性与T-AOC均显著低于第Ⅰ组(P<0.05),而MDA显著高于第Ⅰ组(P<0.05);与第Ⅱ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的第Ⅲ组雏鸭肾组织各项抗氧化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1导致雏鸭肾组织抗氧化功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复方中药能明显改善其变化。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抗氧化功能 雏鸭 中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在PK15细胞中的分泌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RT-PCR方法,从黑曲霉总RNA中克隆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的成熟肽编码序列。将其与猪腮腺分泌蛋白(parotid secretory protein,PSP)基因的信号肽序列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得到拼接片段,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0/HisTMA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PSmanA。重组质粒经过PCR、酶切、测序鉴定,证实含有目的片段,且读码框完全正确。在脂质体介导下将pcDNA-PSmanA转染猪肾(PK15)细胞进行分泌表达,通过RT-PCR方法证实其在PK15细胞中表达,并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酶活性得到β-甘露聚糖酶基因酶活性为14.5 IU/mL。

关键词: 黑曲霉 β-甘露聚糖酶 重叠延伸PCR PK15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叶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桑叶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桑叶多糖分别以125、250、500mg/(kg.d)小鼠灌胃,空白对照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d后,通过小鼠碳廓清实验、血清溶血素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脏器指数来观察桑叶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在125~500mg/(kg.d)剂量范围内,桑叶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碳廓清指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及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低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胸腺指数。结论:桑叶多糖对正常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关键词: 桑叶 多糖 免疫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迟熟龙眼品种引种表现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多年对引进的迟熟龙眼品种在广州的梢期、生长量、开花结果特性、果实品质以及抗病性等生长结果特性的观察比较,对各个品种的表现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泸丰和松风本较适宜在广州种植,立冬本的成熟期最迟,其他品种可作为育种材料。

关键词: 龙眼品种 迟熟 引进 生长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为了引导和深化华南地区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提升花生产品的质量,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区相对集中,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较大,花生用途区域差异明显,深加工已见雏形。受生态条件所限,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珍珠豆型花生,其品质属食用高蛋白、油用高脂肪,且O/L比值普遍较高,有利于增强花生制品的稳定性。在空间分布上,花生蛋白质含量分布趋势不明显,而脂肪含量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花生O/L比值呈现由北向南增加的趋势。海南岛地区花生O/L比值偏低,这与生育期降雨量偏低有关。气候与土壤肥力条件是影响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及O/L比值高低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

关键词: 华南地区 花生 现状特征 花生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成因分析与应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作为以食品添加剂研究为特色的食品科学专业期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刊特设了"专家论坛"栏目,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当前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2011年第4期,我们已经邀请了三位专家从构建诚信体系、安全监管政策、消费者权益等理论层面对本年度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之一的"塑化剂事件"进行了探讨,本期,我们又特别邀请了三位专家,从塑化剂在食品中的迁移、危害、应对措施以及最新的检测技术角度,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对这一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