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桑叶品质诱发蚕病的若干生理机制(摘要)

蚕业科学 1963

摘要:在广东地区,对蚕生命力危害最显著的不良叶质,主要是第三至六造的侧枝嫩叶与脚枝嫩叶,尤其是在第四、五造影响更为严重,诱发的病蚕率高达28.93—75.13%;其次是第一造冬根刈桑的下脚叶,对蚕生命力亦有较大的影响。除了叶位以外,叶质对蚕儿健康度的影响还与各造气候因素、栽培条件有关,处于高温雨季气候下生长的桑叶和肥丰水足密植条件下栽培的桑叶,其饲料品质相对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树体内有机酸、氨基酸、糖的纸上层柝及其外界因素影响初报

蚕业科学 1963

摘要:本文着重了解桑树栽培技术对树体内有机酸、氨基酸和糖的影响,以及桑树各器官组织中含有哪些有机酸、氨基酸及糖。 采用普通桑田与密植桑(系广东荆桑)分别各部器官(叶、叶柄、茎、根等)组织(皮层、木质部)进行时刻、地区层析,采用人工光照与人工水分处理进行植株器官纸上层析。其定性结果如下: 一、桑树体内器官组织层析结果 桑叶中有机酸有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和未知酸,成熟叶含少量草酸,叶柄中所含有机酸与叶相同,含量显著此桑叶多,枝条随着发育含量逐渐减少,未知酸与草酸逐渐增加,根部不含琥珀酸和延胡索酸,含有大量草酸与未知酸。酒石酸,柠檬酸含在皮层中。草酸与未知酸含在木质部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借助示踪法研究桑树生理吸收活性 Ⅰ.用Ca~(45)、P~(32)研究桑树夏冬生理吸收活性

蚕业科学 1963

摘要:利用示踪法研究植物施肥与营养关系,近年来在农作物方面作了不少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桑树上有人用示踪磷研究桑树对磷的施用及其吸收规律,这些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农作物的营养生理提供宝贵的科学资料。 本文借助示踪Ca~(45)、P~(32)观察不同施肥时期及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刈枝等),对广东桑树吸收活性及其生理作用,为研究桑树的营养问题积累资料。 试验用放射性Na_2HP~(32)O_4标记于1%Ca(H_2PO_4)_2中,于冬期施用于60%及6—7%湿度土壤的盆栽桑树中观察冬期生理活性。以放射性Ca~(45)Cl_2标记于1%CaCO_3中,于夏期进行根外根部追肥,观察夏期生理活性。二者均在桑树成长期进行活体测定,其研究结果概括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桑树植株生长与产量关系

蚕业科学 1963

摘要:桑树是叶用植物,而枝条是着生叶片的基础,因而枝条与产量有密切的关系。劳动人民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提出:“去弱留强”、“培养壮枝”是增产桑叶的关键。本文以枝条茎粗为中心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方法 本试验以四年生广东荆桑冬根刈为材料,设不同土壤肥力,不同施肥量,不同密度,不同疏留枝及不同留叶等处理进行调查,以了解栽培措施与壮枝形成及产量的关系,每处理调查100枝,第1—4造采主枝叶,第4造挫薳(摘芯)促进分枝,第5—7造采侧枝叶,均以净叶量计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生长发育过程研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1

摘要:本研究全部盆栽,以丛生型六月豆及蔓生型天津种为试验材料。两个类型茎蔓生长的速度趋势基本上一致,但它们的主茎与分枝特性却有显著差别。观察了花萼管的伸长、开花及子房柄的发育,并且详细地比较了两个类型的木同开花习性,最后分别观察两个类型的荚果发育过程,并且分析含油量与测定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