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硫丹对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急性毒性研究(英文)
《生态毒理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为控制虫害农业上大量使用硫丹,因此硫丹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环境中。养殖环境和水产品中已发现硫丹残留,这给养殖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通过半静态试验方法测定了罗非鱼和草鱼的半致死浓度,并估算了其在水环境中的安全浓度。结果表明,罗非鱼和草鱼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97(1.26-2.87)μg·L-1和2.33(1.66-3.32)μg·L-1,安全浓度分别为0.20和0.23μg·L-1。为进一步验证这2种鱼对硫丹的抗性,将罗非鱼和草鱼在最低剂量组(0.7μg·L-1)中暴露60d,发现这2种鱼个体状态良好。因此,初步证明这两种鱼在水中的安全浓度比目前国家规定的标准值要高。但是关于硫丹对这2种鱼的内分泌干扰、生殖和生长等方面的影响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施用氨基酸对菜心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对菜心品质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4种氨基酸均能够提高菜心产量,显著提高菜心体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菜心体内硝酸盐的累积;除丙氨酸外,喷施其他3种氨基酸均能提高菜心可溶蛋白含量、降低草酸的累积;而施用氨基酸对菜心叶绿素无明显影响,致使菜心维生素C含量有所降低。同时,喷施氨基酸均能够提高菜心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说明喷施氨基酸有利于改善菜心氮代谢,降低菜心硝酸盐和草酸的积累,提高菜心可溶糖和可溶蛋白含量,改善菜心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葱属植物提取物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抑制作用组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分析测试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葱、韭菜根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香蕉枯萎病菌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葱茎的石油醚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葱茎的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42.07%的二硫化物和16.29%的噻烷类化合物,推断这2种化学成分可能是抑菌的主要成分。进一步对葱的根、茎、叶和韭菜根的石油醚提取液以及葱和韭菜根在水中分泌物的乙酸乙酯溶解液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葱的根、茎、叶和韭菜根的石油醚检出物分别为24、9、11、27种;葱和韭菜根在水中的分泌物检出19种和7种;石油醚提取物中有较多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是二硫化物,葱根中的为31.09%,茎和叶中分别为42.07%和26.20%,韭菜根中的含量较少;葱根水分泌物中检出咔唑类化合物,含量为28.03%;韭菜根水分泌物中检出苯乙胺、苯乙酸、环己烯-1-酮缩氨基脲、吲哚等的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木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广东省木薯生产面积在83 360~95 560 hm2之间,总产量在155万~175万t之间,居全国第2位,主要分布在云浮、肇庆、湛江、清远、梅州、茂名、江门、汕尾、阳江、河源、揭阳和韶关12市,平均每667 m2产量1.2多t,单产水平低,价格低廉,科技落后,加工不足,缺乏政策扶持、政府引导和企业带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疫增强型黑色营养膳的营养评价及其作用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黑黏米、黑豆、黑芝麻经发芽、破碎、挤压膨化、微波灭菌等工序加工成营养膳,按国标规定检测其营养成分含量。将营养膳添加入基础饲料,以20、40、60 g/kg bw3种剂量给予昆明种小鼠。连续喂养30 d后,观察其对小鼠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黑黏米、黑豆、黑芝麻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营养膳中蛋白质质量分数达到25.44%,脂肪18.81%,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均较高,8种必需氨基酸均高出WHO/FAO模式标准。在免疫调节试验中,营养膳能增强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提升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小鼠NK细胞活性,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溶血素含量,其最适作用剂量为40 g/kg bw。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研究进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摘要: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method,LAMP)是一门新兴的基因扩增技术,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简单、便捷及成本低的特点,已广泛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流行性细菌或病毒的定性定量检测、动物胚胎性别鉴定及基因芯片开发等领域。本研究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特性及其应用做一综述,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韭菜对巴西香蕉枯萎病发生的抑制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取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及实验室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韭菜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效果。田间试验表明,韭菜之后轮作香蕉,第1年香蕉枯萎病平均发病率仅为1.73%(对照为52%)。盆栽试验表明,韭菜处理对香蕉枯萎病发病抑制率为85.9%,病情抑制率为82%;而且韭菜叶片的水提取液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孢子增殖抑制率为91.2%,对其致死率为86.97%。本研究表明,韭菜轮作香蕉的种植模式是一种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途径,而且韭菜及其制剂有望发展成为防控香蕉枯萎病的环境友好型的新型生物试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氮磷钾养分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土壤养分供应量及强度、平衡茄子生产养分供求矛盾,探讨适宜茄子高产种植的氮磷钾最佳养分配方。以"农夫3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方案,试验共设14个处理,3次重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情况下茄子产量显著低于施肥处理,在不同施肥措施中N2P2K2处理的产量最高,不施或者少施氮、磷、钾中的任何一种养分均不同程度导致减产,其中氮肥的产量贡献率最大;氮、磷、钾养分供应不足均减少茄子有效结果数;茄子产量随着氮、磷、钾施用水平呈现一定趋势变化,氮素肥料是茄子产量形成最主要限制因子;增施氮、磷、钾养分肥料显著提高了植株养分含量及累积量,但降低了果实养分分配比例。通过茄子产量与养分用量模型分析,得到茄子推荐比例N:P2O5:K2O=1:(0.55~0.83):(0.63~0.84),施肥量为N:P2O5:K2O=(392~433):(240~243):(271~330)kg/hm2。
关键词: 茄子 氮磷钾 “3414”设计方案 产量 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