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烟粉虱两种寄生蜂生物学特性及寄主竞争关系研究

昆虫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比较了寄生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两种寄生蜂---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和浅黄恩蚜小蜂En.sophia的生物学特性,并研究了以烟粉虱为寄主时两种寄生蜂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后足胫节长度间无显著差异。浅黄恩蚜小蜂的产卵器及卵均长于丽蚜小蜂的,但浅黄恩蚜小蜂的待产卵量显著少于丽蚜小蜂。浅黄恩蚜小蜂检测寄主所花时间短于丽蚜小蜂,但检查圈数显著多于丽蚜小蜂,产卵时间以丽蚜小蜂所花时间为多。以4龄初期的烟粉虱为寄主时,丽蚜小蜂的卵期为48h,而浅黄恩蚜小蜂24h即完成卵期的发育。后者的蛹历期也显著短于丽蚜小蜂的蛹历期。丽蚜小蜂由卵到成虫的总发育历期比浅黄恩蚜小蜂的要长72h左右。一头丽蚜小蜂与一头浅黄恩蚜小蜂组合后的总产卵量为14.0粒,略高于两头丽蚜小蜂组合的总产卵量(10.2粒),显著高于两头浅黄恩蚜小蜂组合的产卵量(9.5粒);两种蜂组合的处理中被寄生寄主体内的着卵量为1.73粒,显著高于单独一种蜂组合中被寄生寄主的着卵量,后两者分别为1.29和1.39粒。在寄主竞争情况下,在被两种蜂均寄生的寄主体内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产入的卵量分别为1.21和1.43粒,显著高于仅被一种蜂寄生的寄主体内的对应蜂种的卵量,后者分别为1.06和1.19粒。结果提示两种蜂均能识别对方的存在,且浅黄恩蚜小蜂表现出更强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烟粉虱 丽蚜小蜂 浅黄蚜小蜂 生物学 寄主竞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园土壤细菌群落参数及优势细菌的16SrDNA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北京梨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施肥后的短期影响,采用培养法和16SrDNA序列分析法,研究了北京顺义区有机化梨园不同季节、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数量分布情况、群落参数及其优势细菌,成功获得了179株表型差异的细菌。菌落、菌体形态特征及优势菌的16SrDNA分析表明,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为主要类群,代表着北京顺义地区土壤细菌的种类。多样性分析显示,部分施肥土壤的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度均高于对照,处理间的各土壤细菌群落参数差异较大。温度、降水等环境因子亦能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参数和结构。链霉菌和芽孢杆菌在季节交替过程中一直存在,可能是构成土壤细菌群落的原始种群。

关键词: 土壤细菌 群落参数 优势细菌 16Sr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金梨棚架树体结构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棚架栽培黄金梨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和枝(梢)叶的关系,应用树冠分格方法系统研究了冠层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枝(梢)叶空间分布特征和果实品质差异及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和枝(梢)叶关系。结果表明:树冠不同层次相对光照强度从上到下逐渐降低,树冠上部的相对光照强度大于树冠下部,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树冠下部;枝(梢)垂直方向上分布主要在树冠的1.0~2.0m冠层内,水平方向分布从树冠内膛到外围差异较小;产量主要分布在光照条件较好的1.0~2.0m冠层内,果实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与相对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相对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果实品质与相对光照强度、相对光照强度与枝(梢)叶量关系的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佳梨果实品质因素的相对光照强度分别是:单果质量的最佳相对光强为42.17%,可溶性固形物的为78.98%,硬度的为70.12%,可滴定酸的为59.97%;整个树冠最低相对光照强度大于42.17%时,每公顷总枝(梢)量约为42.95万条,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分别为2.61%、6.59%和90.8%。

关键词: 树形 棚架 相对光照强度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樱桃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樱桃是营养和风味俱佳的果品,富含花色苷、槲皮素、堪非醇、p-香豆酸、没食子酸、紫苏醇和褪黑激素等若干重要的天然保健功能成分。研究表明,樱桃具有显著的抗病保健功效,包括缓解关节痛和痛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防止癌症、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调节生理节律、提高睡眠质量以及大脑保健等。本文将樱桃的功能成分及其保健机理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概述,以期引导我国绿色健康的樱桃消费时尚,推动樱桃产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樱桃 保健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欧诉WTO转基因农产品争端案及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国际贸易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源于安全不确定性及背后潜伏的巨大商业利益,转基因技术及产品从其诞生之日起贸易摩擦云起,政治纷争不断,本文通过对WTO历史上首例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案的产生背景、争论焦点、专家组裁决等调查研究,提出我国必须加强转基因产品风险评估管理的政策启示。

利用病毒载体在烟草中瞬时表达融合HBsAg基因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马铃薯PVX病毒载体构建了外源人工融合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表达载体,在烟草中利用农杆菌介导进行瞬时表达,以快速鉴定外源基因瞬时表达的状况以及重组蛋白的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从含有人工融合HBsAg基因的表达载体中分别扩增出LP+PreS1+PreS2+S、PreS1+PreS2+S、PreS2+S序列,将其分别与PVX病毒载体pgR106连接,构建成PVX-LP、PVX-S1和PVX-S2等3个转化载体,并将此载体导入农杆菌菌株GV3101中用于侵染烟草植株叶片。感染植株经RT-PCR、RNA Dot blotting和HBsAg蛋白的ELISA检测显示,3个人工融合的HBsAg基因均可在植物体内得到转录,翻译成具有活性的蛋白。结果表明,外源融合HB-sAg基因经过植物病毒载体瞬时表达系统可以在植物系统中正常转录和翻译。

关键词: PVX病毒载体 瞬时表达 融合HBsAg基因 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山地绿化树种引进效果及其土壤保育功能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北京市石佛寺浅石山区引进绿化树种的适应性及长期以来对土壤养分元素的影响效果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树种长势均匀,取得了良好成效,混交林、乔灌草结合的配置模式对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改善作用明显。固土能力较强的是桧柏、沙地柏,分别是17.816 t/(hm2.a)和17.796 t/(hm2.a),混交林固土能力比纯林要强,黄栌+荆条配置模式的单位面积保肥价值是黄旗松+云杉保肥价值的1.71倍。价值量从大到小排序为:黄栌+荆条>黄柏+白蜡+元宝枫>桧柏>五角枫>华北落叶松>黄栌+五角枫+侧柏>沙地柏>油松>黄栌>白皮松>楸树>侧柏+山杏>黄旗松+云杉。可见,森林保肥能力既和固土能力有关,也与其林地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树种引进 土壤养分 固土保肥 服务功能 石佛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草景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模糊综合评判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生态价值、资源价值和美学价值三方面构建了观赏草景观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北京植物园和南中轴公共绿地的观赏草景观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该评价体系得出北京植物园和南中轴公共绿地观赏草景观很美的隶属度分别为0.459和0.413,美的隶属度分别为0.302和0.301.评价结果与公众感觉和反应一致,说明该方法适用于观赏草景观效果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观赏草 景观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星都1号’和‘星都2号’草莓及其亲本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草莓的特征香味成分的异同和遗传趋势,为草莓的香味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草莓品种‘星都1号’和‘星都2号’及其母本‘全明星’和父本‘丰香’4个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各自果实香气成分。【结果】‘星都1号’的挥发物质共50种,香味物质有己酸甲酯、己酸乙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辛酸甲酯、辛酸乙酯和己酸异戊酯等;‘星都2号’的挥发物质共71种,主要香味物质与姊妹系‘星都1号’非常类似。‘全明星’的挥发物质共55种,主要有丙酮、乙酸-1-甲基-乙酯、1-辛醇、己酸乙酯和丁酸甲酯等;‘丰香’的挥发物质共43种,主要有己酸乙酯、橙花叔醇、1-辛醇、己酸甲酯、辛酸乙酯、乙酸辛酯和己酸异戊酯等。‘星都1号’和‘星都2号’中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己酸甲酯、己酸乙酯和己酸异戊酯受到父母本的共同影响。香味醇类(橙花叔醇、沉香醇和1-辛醇)在‘丰香’中含量最高,‘星都1号’、‘星都2号’和‘全明星’含量均较低。母本挥发物中丙酮和乙酸-1-甲基-乙酯含量最高,两个后代居中,父本中没有检测到这两种物质。【结论】己酸甲酯、己酸乙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和己酸异戊酯受到父母本的共同影响,丙酮和乙酸-1-甲基-乙酯主要来自母本遗传。香味醇在父本中含量高,母本和后代含量低。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亲本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组合的单株比较可行性分析

种子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玉米目前小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如密度效应掩盖了杂种优势。指出纯度高的亲本配制的杂交种遗传基础一致,单株和群体之间对组合的杂种优势的指示效果是一致的。密度效应等导致了生产条件下异常植株的产生。完全充分发育的单株体现了杂种优势的强弱。将传统的小区试验调整为两个阶段,先是选择杂种优势强的组合,然后进行密度肥力等试验。将传统的小区试验调整为单株比较,需要加大土地条件控制。

关键词: 玉米 单株比较 小区试验 杂种优势 密度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