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噻菌灵残留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马槟榔甜蛋白MabinlinⅡ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abinlinⅡ是我国所特有且唯一的植物甜蛋白,在体外至今没有得到具有甜味的基因表达产物。本文根据已知马槟榔甜蛋白的序列设计引物克隆MabinlinⅡ基因,对基因进行剪切重组。将重组基因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3个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三株表达重组马槟榔甜蛋白的大肠杆菌工程菌。经IPTG诱导,3个重组MabinlinⅡ基因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

关键词: 马槟榔 甜蛋白 诱导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分析

中国酿造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宏基因组文库技术已经成为开发未知功能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筛选策略,对所构建的土壤宏基因组文库进行筛选,得到了一个表达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阳性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克隆所包含的外源DNA片断编码一个由151个氨基酸编码组成的多肽。BLASTx软件分析可能的ORF和GenBank数据库中的基因在DNA水平上没有任何相似性;在氨基酸水平上与一种来自于糖基水解酶蛋白家族4的β-葡萄糖苷酶的相似性为56%,同源性为41%。初步的酶学数据表明目标ORF是一种编码β-葡萄糖苷酶的新型基因。本研究工作对于深入挖掘土壤未培养微生物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资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宏基因组文库 β-葡萄糖苷酶 多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从热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状出发,探讨由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科技应用系统和科技环境系统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加快构建热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体系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热带农业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寄主植物对水椰八角铁甲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3种棕榈科植物对水椰八角铁甲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椰八角铁甲取食不同棕榈科植物,其成虫寿命、存活率及产卵量差异显著,取食金山葵[Syagrus romanzoffiana(Cham.)Glassman]的成虫寿命长,产卵量大,存活率高。3种植物上的蛹历期均在6 d左右,完成1代所需时间在金山葵上约需(40.18±1.10)d,大丝葵(Washingtonia robusta H.Wendl.)和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 L.)上分别为(43.48±1.00)d和(45.02±0.89)d。单头雌虫产卵量以金山葵上最高,为(104.55±6.20)粒,大丝葵和海枣上较低,分别为(44.13±2.77)粒和(34.89±4.14)粒。幼虫取食不同寄主发育为成虫,雌雄比以大丝葵上最高,为2.33∶1,金山葵和海枣上较低,分别为1.33∶11和1.43∶11。在金山葵、大丝葵和海枣上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47.14、5.64和6.43。

关键词: 水椰八角铁甲 寄主植物 生长发育 繁殖力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皮堆肥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薯皮为原料进行高温堆肥发酵,研究了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到后期已趋近于初始温度;而含水率在堆肥处理过程中变化不大。各处理的pH值在发酵结束时为7.3~7.5。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期较高,随后迅速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在堆肥初期增加,之后逐渐降低。由于堆肥原料不同,不同处理的酶活性变化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考虑到堆肥腐熟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判断堆肥腐熟度时应根据多种指标(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指标)综合判断。

关键词: 堆肥 木薯皮 酶活性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临界CO_2萃取槟榔碱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槟榔中提取槟榔碱,对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夹带剂用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槟榔碱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压力20MPa、温度50℃、时间120min、CO2流量25.0kg/h、夹带剂无水乙醇使用量为175mL时萃取效果最好。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槟榔 槟榔碱 紫外分光光度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沉积物中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性能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良好的通气条件对反硝化细菌进行富集筛选,同时利用二苯胺试剂和Griess试剂显色反应分别检测NO3--N的降解和NO2--N的产生情况,并结合产气量筛选出具有良好耐氧性且反硝化性能优异的菌株.最终从南海海域沉积物中筛选得到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细菌,并对目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及反硝化能力测试.结果表明,目的菌株F-8-1能较好地降解培养基中的NO3--N和NO2--N,产气快.气相色谱检测发现,气体样品中的φ(N2)非常高,接近100%,且未检测出其他氮氧化物气体.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F-8-1与假单胞菌属具有99%的序列相似性和很高的同源性.菌株F-8-1在有氧及高盐环境中生长良好.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硝酸盐氮 反硝化作用 16S rDNA序列 系统发育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酶法提取天然椰子油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复合酶法提取天然椰子油的工艺条件,主要采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酶解椰奶制备椰子油,经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实验条件为:即纤维素酶0.10%,木聚糖酶0.05%,果胶酶0.05%(均以纯椰奶重量计),纯椰奶加水量为40%,不调节椰奶pH,在50℃下酶解24h,酶解物在3000r/min下离心10min。椰子油的提取率可达86.65%。将制备的椰子油在55~60℃,真空度0.07~0.08MPa下干燥0.5~1h,所得椰子油的水分含量可降至0.10%以下,酸值在0.30mgKOH/g以下。

关键词: 复合酶法 椰奶 天然椰子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ISSR体系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该实验旨在获得最佳的椰子ISSR-PCR反应体系,以海南本地高种和马来亚高种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将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设定5个梯度,根据每个因素量的变化对扩增结果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梯度PCR仪得出引物807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6.0℃;最后确定最佳反应体系为:总体积20μl,Taq聚合酶1.0U、Mg2+浓度即10×Taq Buffer用量2.5mmol/L、模板DNA用量50ng、dNTPs浓度0.2mmol/L、引物浓度0.8μmol/L。

关键词: 椰子 ISSR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