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芒果品种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达谢哈里、吕宋芒和凯特芒果3个品种果实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挥发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鉴定。达谢哈里芒果检出22种成分,主要有α-萜品油烯,δ-3-蒈烯,α-蛇麻烯;吕宋芒检出19种成分,主要有α-萜品油烯,α-蛇床烯,δ-3-蒈烯;而凯特芒果检测出12种成分,主要有δ-3-蒈烯,反-丁子香烯,1R-α-松萜。这些挥发性成分许多是天然香料和药材的重要成分。


木质素酶及其生产菌的筛选育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质素酶降解木质纤维素材料中的木质素,使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结构解体,纤维素得以暴露出来供后续步骤处理。它广泛应用于生物制浆、生物漂白、废水处理等工业过程中。由于近年利用可再生木质纤维素材料用酶法水解生产酒精成了研究热点,因而作为纤维素材料生物转化工艺预处理过程中的关键角色,木质素酶也极大地唤起人们的研究兴趣。本文介绍了木质素与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木质素降解酶系的特征以及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等3种木质素酶的催化作用机理,归纳了目前流行的木质素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及近年来从自然界筛选木质素酶高产菌的种类,并对产木质素酶野生菌株的诱变育种与基因工程改造的进展进行了阐述。


GC-ECD测定秸秆堆肥中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及溴氰菊酯四种农药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香蕉秸秆肥为实验材料,利用GC-ECD测定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常用农药残留,确定秸秆肥中这几种农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为作物原产地生产环境提供监测保障。通过实验对色谱条件、淋洗液配比和淋洗柱填料进行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小体积较低升温速率下,各样品组分能得到完全较好分离,相关系数在0.99915~0.99985,该方法在测定秸秆肥中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四种农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添加以上四种农药浓度为:1、5、10μg/ml,回收率在80.96%~113.55%之间,变异系数(RSD)为0.21%~13.19%,最低检测限为0.0003μg/ml~0.004μg/ml,可用于这几种农药的日常常规精确检测,为作物原产地环境中这几种农药的跟踪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盐胁迫下NO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和清除剂对玉米幼苗抗盐性的影响,用50 mmol/L的NaCl浇灌4叶期的玉米幼苗造成盐害,同时加入10~100μmol/L的NO生成剂硝普钠(SNP)或清除剂CPTIO。试验结果表明,加入NO供体SNP可以提高玉米叶片中NO的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降低叶片脂氧合酶活性(LOX)、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和提高植株干重;在SNP不同的使用浓度中,以40μmol/L的SNP效果最好,当SNP浓度过低和过高时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当NO被CPTIO清除后则加速玉米的受害程度。因此适当浓度NO能够减轻玉米受盐胁迫的伤害。


广藿香中矿质营养分布特性的研究
《中草药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对海南3个广藿香种植基地土壤及其植株根、茎和叶中的矿质营养元素(P、K、Ca、Mg、Fe、Zn、Mn、Cu)的量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价,为广藿香矿质营养诊断和指导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CP法测定P、K、Ca、Mg、Fe、Zn、Mn、Cu量,并运用SPSS11.5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海南广藿香种植基地土壤和植株根、茎、叶中的矿质营养元素的量,因栽培地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Mn、P、K、Ca、Mg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叶中最多、茎次之、根最少;Fe和Cu量大小顺序为根>叶>茎;而Zn的分布则呈现出"根>茎>叶"的趋势。土壤、根间K元素的量呈极显著正相关,Zn呈显著负相关;Ca和Fe元素的量在根、茎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K、Mg和Cu元素的量在茎、叶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而Mn则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广藿香主要通过选择性吸收调控其矿质营养元素的量。


中国天然椽胶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统计与决策 》 200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天然橡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原料.研究天然橡胶消费与GDP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定量地探讨了1978-2006年间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与GDP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橡胶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问存在协整关系,存在从经济增长到天然橡胶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Granger因果关系 天然橡胶消费量 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