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期对黍子产量、生育时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了不同播期处理对黍子(Panicum miliaceum)产量、生育时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黍子在5月6日、5月13日、5月20日播种,抽穗期在7月18—21日;黍子在5月27日、6月3日播种,抽穗期在7月28日至8月3日。5月6日至6月3日播种,赤黍2号、伊糜5号、gs内糜5号、伊选黄糜、大黄黍都能成熟。随着播期推后,5个品种黍子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不同黍子品种的株高、穗长、地上部生物量、单穗粒重、千粒重、茎粗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伊糜5号、伊选黄糜、gs内糜5号在5月13日播种较适宜,赤黍2号、大黄黍在5月6日播种较适宜。


播期对啤酒大麦开花期形态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不同用途大麦高产、优质栽培适宜播期的确定提供参考,在大田条件下,以港啤1号、扬农啤2号、苏引麦3号、单2等4个大麦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播期对冬大麦开花期形态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形态指标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麦产量、千粒重、开花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呈减少趋势,开花期单茎茎鞘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产量在早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正相关;适播时与开花期干物重和单茎茎鞘重正相关;迟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负相关,与叶面积指数正相关。千粒重早播时与开花期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负相关,适播和迟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负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在早播和晚播时与开花期干物重和叶面积指数正相关;适播时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正相关。各个播期下籽粒淀粉含量与开花期单茎茎鞘重和叶面积指数负相关。


退化花岗岩植被恢复对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林地提高了0-20cm、20-40cm土层>0.25mm水稳性团聚体(WSA)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高土壤水稳性。表土中,大体上侵蚀林地WSA含量及其有机碳含量随粒径减小而增大,恢复林地随粒径增大而增大,并向>5mm、5~2mm两粒径富集,且侵蚀地、不同年代治理的林地、次生林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底土中,次生林、黑荆治理的林地WSA分布及有机碳含量变化与其表层的变化趋势相似,其他林地大体上向5~2mm、1~0.5mm两粒径富集。WSA含量及密度具有表聚性,且主要取决于治理年限、治理措施。


3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草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对引进国内外的3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了生长第2年的越冬率及不同茬次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叶茎比等各项农艺性状指标的差异,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种植第2年,综合评价最优的参试品种是龙牧806,其次是飞马、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等,这些苜蓿品种均为适宜在赤峰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而肇东苜蓿、龙牧系列、公农1号与敖汉苜蓿越冬率相对较高,生产性能在综合评价中表现良好,其全面的特点更适合在赤峰市气候偏冷的北部旗县地区推广应用。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玉米群体 农艺性状 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26个青贮玉米的生产性能
《草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6个参试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赤峰地区表现较好的青贮玉米品种有中农大青贮67、金岭18、雅玉青贮79491、金岭17、金岭21、青贮772、雅玉青贮29、东陵白、金岭37、中北青贮410,而YA473182、英国红(小)、东陵白(小)的生产性能较差。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株高>穗位叶叶面积>生物产量>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果穗鲜质量∶单株鲜质量>果穗鲜质量,本研究结果可为赤峰地区乃至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青贮玉米引种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去果河套蜜瓜源叶碳水化合物及其相关酶昼夜变化特征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河套蜜瓜为试材,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通过去果处理改变库源关系,研究源叶净光合速率,蔗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源叶的净光合速率为单峰曲线,无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去果处理对其无影响。(2)源叶中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昼夜变化为单峰曲线,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活性的昼夜变化为双峰曲线,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无明显规律,改变库源关系对这些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蔗糖含量升高受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正调控,而蔗糖含量降低则受多种酶的共同调节。(3)源叶中淀粉含量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为单峰曲线,去果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淀粉含量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淀粉含量升高受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正调控。
关键词: 河套蜜瓜 库源关系 净光合速率 碳水化合物代谢 昼夜变化


耐盐碱向日葵杂交种鉴定筛选及机理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行向日葵杂交种耐盐碱鉴定筛选及耐盐机理研究,采用群体逐级分类法对25个向日葵杂交种进行耐盐碱鉴定和评价,筛选出2个极强耐盐碱杂交种内葵杂4号、P65和4个强耐盐碱杂交种,在大田和室内盆栽环境下通过不同浓度盐分胁迫,研究向日葵耐盐碱机理和评价技术。结果表明,盐胁迫使向日葵幼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低盐分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是蒸腾速率(Tr),其次是水分利用效率;中等盐分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大小依次是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高盐分下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是水分利用效率,其次是蒸腾速率,盐胁迫下非气孔因素是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这种渗透调节机制也对向日葵耐盐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2个杂交种及3个自交系亲本苗期耐盐性评价表明,杂交种K55×K58、K55×K59与其亲本自交系K55、K58、K59相比,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长率以及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等指标上都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