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220条记录
用荷斯坦奶牛性控精液生产体内性控胚胎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荷斯坦奶牛X性控冻精和超数排卵技术结合生产奶牛性控胚胎,以建立高效、低成本的体内性控胚胎生产方法。研究发现,使用CIDR和Cue-Mate进行奶牛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分别为90.9%和100%(P<0.05),且Cue-Mate的发情时间更加集中;加拿大的FOLLTROPIN-V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FSH对奶牛超排效果影响不显著,分别为头均胚胎数10.08枚±8.08枚、头均可用胚胎数2.38枚±3.07枚和头均胚胎数6.57枚±4.31枚、头均可用胚胎数2.00枚±1.88枚,无显著差异(P>0.05);奶牛发情后12h~14h和16h~19h人工授精,分别获得头均胚胎数10.25枚±5.53枚、头均可用胚胎数5.33枚±4.52枚和头均胚胎数10.13枚±6.93枚、头均可用胚胎数5.88枚±6.26枚,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未受精胚胎数差异显著(27对7,P<0.05)。

关键词: 超数排卵 性别控制 同期发情 荷斯坦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下春玉米生育后期冠层生理特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农户(NH)、高产高效(GCGX)、再高产(ZGC)和再高产高效(ZGCGX)4种栽培模式下春玉米冠层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和层位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为ZGCGX>ZGC>GCGX>NH,棒三叶差异最大。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为吐丝期高于乳熟期。吐丝期和乳熟期春玉米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ZGCGX>NH>GCGX>ZGC。吐丝期各栽培模式间差异不显著;乳熟期ZGCGX模式与NH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GCGX、ZGC模式。吐丝期和乳熟期春玉米冠层光合能力表现为:ZGCGX>ZGC>GCGX>NH,ZGCGX模式与GCGX、ZGC和NH模式均达极显著水平。吐丝后40 d内,各层位叶片SOD酶活性均为:ZGCGX>ZGC>GCGX>NH。POD酶活性为ZGCGX栽培模式略高于GCGX栽培,而显著高于ZGC和NH模式,且随叶位降低差异增大。各层位叶片的MDA含量为NH模式最高,ZGCGX模式最低。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春玉米 生育后期 冠层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二维和三维培养及培养后酪蛋白基因的表达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模式下细胞的生长形态,测定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种培养模式下的BMEC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二维培养的BMEC呈典型铺路石样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的BM EC则形成了类腺泡的聚集物和管腔结构。利用三维培养的BM EC的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5),三维培养的BMEC的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1)。结果提示,三维培养的BMEC 3种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三维培养的BMEC在形态上呈现的特点与在体内更加接近。

关键词: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二维培养 三维培养 酪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种资源性状稳定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大豆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57份大豆品种资源的性状稳定性。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能较好地反映品种性状特性,在不同熟期组中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生育期。通过对不同年份间品种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筛选出稳定性较强的品种10份,生育期在101~110 d的品种为嫩丰15、东农01-1234、绥农14,111~120 d的品种为吉林39、黑农48、紫花4号,121~130 d的品种为黄大粒、吉林30号、小黄豆和丰地黄。同时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明确不同品种资源的性状特点,为大豆品种资源利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大豆品种资源 性状稳定性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性核不育亚麻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核心种质库的建立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核不育亚麻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构建了核不育亚麻核心种质库。以78份核不育亚麻资源材料为研究材料,通过10个农艺性状的形态学观察、RAPD标记和聚类分析,采用随机抽样和最大遗传距离法结合的策略,构建了由22个材料组成的核心种质库。通过各性状的均值、方差、变幅及变幅保持率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10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结果,将78份不育亚麻种质资源,可分为8个类群,其欧氏距离在0.394 0~10.709 1之间,均值为4.050 0。而根据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将其可分为3个类群,其遗传相异系数在0.013~0.897之间,均值为0.361。构建的核不育亚麻核心种质库基本上能够代表原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亚麻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奶牛群体改良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应用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体系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50头不同年龄、胎次、泌乳阶段的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为期8月(2009年6月―2010年1月)的试验。第1月为第1期,不进行调整;第2~4月第2期,进行第1次调整;第5~7月为第3期,进行第2次调整;第8月为第4期,为调整后的观察期。饲粮配方和饲养管理的调整结合试验期内内蒙自治区古巴盟地区气候条件及DHI报告中的数据信息。记录产奶量,通过DHI软件计算305 d产奶量、305 d成年当量,预测最高日产奶量及其出现时间,采集的奶样测定乳脂蛋比。结果表明:应用DHI体系能够显著提高305 d产奶量和305 d成年当量(P<0.05),显著提高最高日产奶量(P<0.05),并缩短其出现时间(P<0.05),改善乳脂蛋比。结果提示,在内蒙古自治区古巴盟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应用DHI体系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关键词: 奶牛群体改良体系 产奶量 最高日产奶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品种筛选试验报告

种子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赤峰地区连续两年种植、筛选各地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高粱品种,筛选出了吉杂127、吉杂124、赤粱四等高产、优质、多抗高粱新品种,优化了赤峰地区高粱生产的品种结构。

关键词: 高粱 品种筛选 吉杂127 吉杂124 赤粱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免耕轮作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入渗时空特征的影响,2005-2010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了3种轮作模式(燕麦-大豆-玉米,大豆-玉米-燕麦,玉米-燕麦-大豆)下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NH)、免耕留低茬覆盖(NLS)、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常规耕作(T)5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轮作,特别是两者的叠加效应能明显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其中免耕结合燕麦-大豆-玉米模式对土壤入渗性能的改善作用最好。当0~20cm土壤质量含水率较高(低)时,土壤水分初始入渗率较低(高),而土壤水分稳定入渗率与质量含水率呈相同变化趋势,且随土层加深,土壤水分稳定入渗率整体呈降低趋势。轮作2个周期后NL、NH、NLS和NHS分别较T,土壤初始入渗率降低了18.60%、24.93%、27.31%和29.95%,土壤稳定入渗率提高了22.22%、34.61%、82.05%和104.70%。可见免耕轮作能明显改善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入渗 耕作 黄土高原 轮作 免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白绒山羊催乳素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产绒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为研究对象,选择绒山羊催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分子标记技术和DNA测序技术研究其多态性,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对各基因型间生产性状指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分析绒山羊PRL、PRLR基因的SNP与绒山羊产绒性状的关系,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PRL基因P1和PRLR基因P3引物位点存在SSCP多态,在PRL基因Exon 5区域存在X76049:g.576 bp C-A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76个密码子CCC变成ACC,从而使脯氨酸变成苏氨酸(Pro-Thr)。方差分析表明,该位点多态与绒厚度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CA基因型羊绒厚度比CC基因型长0.674cm;在PRLR基因Exon 10区域存在HQ266606:g.1076 bp T-C突变,该突变导致第359个密码子CTT变成CCT,从而使亮氨酸变成脯氨酸(Lue-Pro),该位点多态对绒山羊羊绒细度有显著影响(P<0.05),AA基因型羊绒细度比BB基因型细0.38μm。因此,在绒山羊羊绒厚度性状上,P1-CA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羊绒细度性状上,P3-AA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作为绒山羊产绒性状的辅助选择分子标记位点。

关键词: 绒山羊 催乳素(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产绒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灌条件下玉米地土壤水分动态与水分利用效率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适宜于鄂尔多斯高原玉米的最佳喷灌定额和节水效果,在鄂尔多斯市赛乌素镇喷灌示范基地内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喷灌和管灌方式下玉米地土壤水分动态、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喷灌区土壤含水率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变化幅度较小,20~60cm土层的含水率略高于其他土层,管灌区变幅较大;喷灌水入渗速率明显低于管灌;喷灌灌溉定额主要通过影响单穗粒数和单位数量粒籽质量影响玉米粒籽产量,对玉米穗数也有一定影响,当喷灌灌溉定额大于4965m3/hm2时,喷灌与管灌产量无明显差异,灌溉定额5430m3/hm2时,喷灌WUE可提高到1.26kg/m3,比管灌提高17.76%;耗水量70.40%~88.90%来自于灌溉,且随灌溉定额的增加,所占比例增加;试验地从播种到定苗期需补充灌溉,否则玉米穗数(株数)会显著降低。

关键词: 喷灌系统 土壤水分 入渗 耗水 水分利用效率(WUE)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