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苗期病害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的方法对玉米苗期病害发生进行了诊断及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苗期病害可初步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病原菌侵入引起,符合KOCH法则的病原菌主要有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玉米圆斑离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carbo n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串珠镰孢菌胶孢变种(F moniliformevar subglutinans)和丝轴团散黑粉菌[Sporisoriumreilianum(KuHn)LandonetFull]及玉米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zeaeHsiaetFang)。非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缺素症、环境胁迫和药害等因素引起的病害。使用克百威、福美双、三唑醇和戊唑醇复配的二元或三元种衣剂,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苗期病虫害和丝黑穗病的发生与危害。


全国大豆区域试验品种灰斑病抗病性鉴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 1),占2 0%;抗病品种15份,占34 1%;中抗品种19份,占43 2%;中感品种3份,占6 8%;感病品种4份,占9 1%;高感品种2份,占4 5%。提出可做为抗灰斑病育种抗源利用的免疫及抗病品种共16份。


东北地区春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性状的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 2004
摘要:对近年进入国家区域试验的28个春小麦新品种(系)的蛋白质、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和容重等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东北春小麦新品种(系)在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方面较国家优质麦标准有一定的优势,在稳定时间方面(≥7min)还有一定差距。


提高玉米果穗整齐度初探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 玉米 品种 、密 度 、播期 、种 子 质量 、病 害 等 诸多 方 面 探 讨了 影 响 玉 米果 穗 整 齐 度的 因 素 及 提高 玉 米 果穗整 齐度 的 技术 措施 ,为 玉米 生 产提 供技 术 参考 。


接蜂倍数对螟黄赤眼蜂不同品系的影响
《吉林农业科学 》 2004 CSCD
摘要:在室内不同接蜂倍数下,对螟黄赤眼蜂3个品系在柞蚕卵上的寄生率、羽化出蜂率、单卵蜂数和雄蜂率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分析比较得出,3个品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TC品系的不同接蜂倍数均优于其它两个品系,在工厂化大量繁殖上具有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