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MSAP技术及其在橡胶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SAP是一种基于限制性内切酶的新技术,结合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品种改良、种质资源表观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表达调控、杂种优势预测与利用、转基因沉默、种群表观遗传结构分析及环境适应研究等遗传育种各个领域。对MSAP技术的原理、基本程序、方法的评价以及其在橡胶树遗传育种研究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 橡胶树 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茎泽兰的有机肥品质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杂草,目前在中国西南部地区分布范围越来越大,危害日益严重,至今大规模防治的有效方法还未找到。近几年,人们逐渐从治理除害的角度转向综合利用,积极开发利用紫茎泽兰,化害为利。分析了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的12份紫茎泽兰中的大量和微量元素,并对其进行有机肥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常量元素和丰富的铁、锰、铜、钼、锌、硼等微量元素,符合二级有机肥的标准。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有机肥 品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酶解过程中部分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CP-AES OPTIMA 5300DV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绿豆中Cu,Zn,Fe,Mn等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绿豆分步酶解过程中四种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绿豆中Cu,Zn,Mn,Fe的含量分别为12.77,31.26,18.14和69.38μg.g-1,不同处理方式所得产物中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2)通过酶解,绿豆中Cu,Zn,Mn,Fe的总提取率依次为68.84%,51.84%,63.97%和30.40%,而水煮对各微量元素的提取率依次只有36.22%,17.58%,7.85%和22.99%,无论水煮还是酶解,都没有很好地使微量元素溶于水中,这表明,从微量元素利用率角度考虑,制备绿豆饮料时采用深度酶解是必要的;(3)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对微量元素的提取作用不同,总体上,蛋白酶对四种微量元素的提取作用最大;(4)精密度和回收实验表明,样品回收率在98.6%~101.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2%~0.90%之间(n=11),测试方法可信。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绿豆 酶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昆虫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es Russell是一种新入侵海南的重要害虫。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螺旋粉虱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粉虱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88℃和511.86日·度,在海南一年可发生8~9代。在18~32℃恒温条件下,螺旋粉虱世代发育历期为26.63~57.16d,其中卵期7.15~15.93d,1龄若虫期4.00~11.03d,2龄若虫期3.83~7.53d,3龄若虫期4.09~8.64d,拟蛹期7.56~14.03d。在18~32℃条件下,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抛物线关系,但在18~28℃则为直线关系;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其繁殖,14℃恒温条件下无法完成世代发育。成虫不活跃,活动有明显的规律性,晴天活动多集中在上午,阴天活动少,雨天不活动。

关键词: 螺旋粉虱 生物学特性 形态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热带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拮抗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热带土壤解磷微生物种群结构,筛选鉴定高效解磷菌株,为热带土壤解磷细菌的筛选和菌肥制备奠定基础。[方法]以有机磷液体培养基进行生物富集,无机磷固体培养基平板法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热带土壤中筛选出解磷效果较好的一株解磷细菌PSB13。[结果]通过细菌16 S rRNA通用引物PCR扩增该菌株的16 S rDNA序列,测得序列长度为1 088 bp,经B lastn搜索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Burkholderiasp。进一步的室内平板对峙培养试验表明,PSB13对Fusarium oxysporum piperis等11个供试病原菌中的9个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结论]PSB13是一株高效的具有开发前景的热带土壤解磷菌株。

关键词: 热带土壤 解磷细菌 16SrDNA 分子鉴定 拮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汕头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环境因子对PAHs分布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环境因子对多环芳烃分布的影响,野外采集了汕头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样品,实验室内有机溶剂提取、氧化铝硅胶柱净化和气质联用分析了沉积物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CHN元素仪分析了沉积物有机碳和黑碳的质量分数、激光粒度仪分析了沉积物的粒级组成,研究了沉积物有机碳、黑碳和粒度等各环境因子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碳与2~3环、4环和总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表明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分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黑碳与2~3环、4环、5~6环和总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1),表明表层沉积物黑碳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分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粘粒与2~3环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5),与4环、5~6环和总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显著相关(P<0.01),表明表层沉积物粘粒的质量分数对PAHs的分布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各回归方程黑碳的偏回归系数值都是最大,沉积物黑碳的质量分数对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贡献最大,表明黑碳是多环芳烃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红树林湿地 表层沉积物 多环芳烃 有机碳 黑碳 粘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室内饲养红棕象甲的行为观察

昆虫知识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成虫交配、产卵行为,描述在交配和产卵过程中发生的多种行为。红棕象甲整日均可见其交配行为,但在暗光周期开始0.5h左右明显有一个交配高峰期。其交配持续时间、交配几率不受虫体大小的影响。在无外界因子干扰的条件下,交配持续时间均可达1min。红棕象甲卵为单产,一处1粒,主要是通过口喙蛀孔辅助完成;观察红棕象甲幼虫、蛹的行为,例如取食、争斗、蜕皮、做茧等行为。且随着低龄幼虫向高龄幼虫的过渡,幼虫的取食和钻蛀行为从棕榈植物中心向外围扩散。通过摇动或震动茧后红棕象甲在其中表现的行为,并结合茧的颜色和质地可准确判断茧中存在的3种虫态。

关键词: 红棕象甲 交配 产卵 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磷水平对橡胶树根系活力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施肥的不平衡性对橡胶树根系代谢生理的影响,试验通过测定胶园橡胶树施肥穴处理和单根培养的根系活力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研究了不同施磷浓度对根系代谢、吸收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P2O5500mg.kg-1条件下橡胶树根系活力最大,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因此,根系代谢、吸收能力最强,是根系最适生长的磷浓度。施磷过高或过低均抑制根系的生长代谢。而单根对磷的反应更灵敏,单根培养有利于提高根系的吸收代谢能力。

关键词: 磷肥 施肥穴 单根 根系活力 酸性磷酸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炭疽病生态位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叶片和果实病情指数为依据,研究了海南省7个芒果品种的炭疽病生态位。结果表明,芒果炭疽病对叶片和果实的侵染效应差别较小,对时间、空间和营养3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尽相同。时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177和0.2639,说明芒果炭疽病在时间维上的利用程度小,其发生和发展具有条件性;空间生态位宽度指数(平均值)为0.7047和0.9040,病菌能够充分利用各空间资源;营养生态宽度指数为0.6662和0.5796,说明病菌可以侵染各品种,但品种间的抗病性有较明显差异,台农1号抗病性较强,红芒6号、凯特和白玉较易感病。

关键词: 芒果炭疽病 生态位 时间 空间 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部分荔枝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植物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对22份荔枝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从32对引物中筛选出22对多态性引物用于荔枝SSR扩增,共扩增到5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4.23%。多态性条带经POPGENE32软件统计分析表明,22个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频率(Ne)、平均基因杂合度(H)、平均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Hi′)分别为1.364 3、0.296 0、0.417 0。通过NTSYS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51处,供试材料被聚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13份材料,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第二类包括9份材料。

关键词: 荔枝 亲缘关系 SSR 海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