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荔枝树体N素分布及累积特点
《果树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整株枝解法,在采果后把9a生成年妃子笑和黑叶、3a生幼年妃子笑荔枝的根、木质部、皮部、叶、复叶柄5个器官分成14~16个部位,测定各个部位各个器官的N含量。结果表明,1)N在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含量是不同的。N含量在叶片最高,在根颈、主茎木质部、主根含量较低;在同级枝根中,皮部N含量显著高于木质部;荔枝枝干和根系,随着其粗度增加,其N含量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但成年树下降幅度比幼年树的大。2)成龄妃子笑与黑叶各部位各器官N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成年树叶、复叶柄、末级侧枝皮部、木质部N含量高于幼年树相应部位相应器官N含量。3)荔枝N素累积在叶片最多,其次为枝干,根系N累积量较少,末级侧枝N素累积量占整株树N素累积量50%以上。


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地统计学方法,对海南岛农用地中的Hg、Cd、Cr、Pb和As5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空间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国家环境质量2级标准(GB15618-1995);Hg、Cd、Cr和Pb含量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Hg和Pb空间相关程度弱,显示出其含量受成土因素的影响较大;As含量的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符合高斯模型;Cd、Cr和As空间相关程度中等,显示出其含量受外源污染的影响较大;运用Kriging插值方法得出海南岛该5种土壤重金属的插值梯度分布图,海南岛外源性重金属污染在工业区最为严重。
关键词: 海南岛 重金属污染 空间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地统计学


热带亚热带地区8种旋花科植物的元素含量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8种旋花科植物的元素含量特征,以期为该区野生绿肥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平均含量>1%的有N、K、Ca,0.2~0.5%的有S、Mg、P,0.01~0.05%的有Fe、Mn,<0.01%的有Zn、B、Cu、Hg、Pb、As、Cr、Mo、Cd,其含量顺序为N>K>Ca>S>Mg>P>Fe>Mn>Zn>B>Cu>Hg>Pb>As>Cr>Mo>Cd;各植物常量元素含量高,重金属元素含量低;参考全国有机肥料品质四要素分级标准和全国有机肥料品质总分分级标准对参试样品的肥用价值进行评价,18个参试样品富含N、K,而P的含量居中下等水平,其中多花山猪菜Ⅰ达到一级绿肥标准;6个常量元素及B、Cu的变异系数在0.30~0.60之间,其余元素均在0.70以上,其中Pb、Mo、Cd的变异系数超过了1.00(分别为1.13、1.32、1.54);N与P,Ca与S,Cr与Mo、Cd,Pb与Mo、Fe间呈显著的正相关,K与B,Pb与Cr、Mo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As与Cu,N与Mn,P与Cd、Mn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从养分含量对绿肥植物肥用价值的评价结果与参考全国有机肥料品质总分分级标准所得结果一致;绿肥植物的肥用价值主要决定于大量元素N、P、K等的综合含量水平。


体外消化模型下香蕉果肉中铬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
《食品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香蕉果肉中Cr的初级形态分析过程中,引入体外消化模型进行预处理,采用SP220Z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Cr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经过体外模型消化处理后可溶态和不溶态Cr含量分别为0.0036mg/100g和0.0163mg/100g;Cr溶解率和残留率分别为16.8498%和77.0932%,Cr主要以不溶态形式存在,说明香蕉经过体外消化后能沉淀一定的金属元素;Cr溶解率和残留率平行实验结果的RSD分别为2.1768%和1.9761%,引入体外消化模型,方法整体误差仅为6.0570%,表明在微量元素形态分析过程中引入体外消化模型可行。


巴西橡胶树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小橡胶粒子蛋白(SRPP)是巴西橡胶树中参与橡胶生物合成的重要蛋白因子之一。SRPP的氨基酸序列与橡胶延长因子(REF)和菜豆胁迫相关蛋白(PVSRP)的同源性分别为72%和68%。为了进一步研究SRPP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的机制,作者采用接头连接介导的PCR散步法(ligation-mediated PCR),克隆了SRPP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SRPP基因启动子中与光诱导相关的顺式元件占39%,可能属于光诱导型启动子,因此,SRPP基因的表达可能受光信号的调控。此外,SRPP基因启动子还具有热激响应元件(HSE)、干旱胁迫响应元件(MBS)、防卫和胁迫响应元件(TC-richrepeats)、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赤霉素响应元件(GARE)和激发子响应元件(EIRE,Wbox)等,这表明橡胶树SRPP基因不仅参与调控橡胶生物合成,而且可能是橡胶树中响应逆境信号的抗性基因,在橡胶树抵御逆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菠萝锌指蛋白基因AcRCHY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植物C3HC4型兼CHY型锌指蛋白的功能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结合RACE方法从菠萝(Ananas comosus L.Merr)幼苗中克隆获得了一个新的菠萝锌指蛋白基因cDNA全长,将其命名为AcRCHY1。该基因cDNA全长1261bp,开放阅读框ORF为918bp,推测其编码一个含有30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AcRCHY1蛋白具有保守的C3HC4(RING finger)和CHY两个锌指结构域,与其它植物锌指蛋白的同源性高达81%~91%。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AcRCHY1在菠萝中呈组成性表达,在子房、花瓣和小花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根和叶;低温、高盐、干旱和ABA等非生物胁迫处理后,AcRCHY1在叶片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因此,AcRCHY1蛋白可能与花器官生长发育的调控有关,而且可能作为一个转录调控因子在菠萝响应低温、高盐和渗透胁迫过程中参与了依赖ABA的信号转导途径。


槟榔果实的酚类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槟榔(Areca catechu L.)果实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5个酚类成分,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1)、金圣草黄素(2)、木犀草素(3)、(±)-4',5-二羟基-3',5',7-三甲氧基黄烷酮((4a,4b)和巴西红厚壳素(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表明化合物(5)对MR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