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品种资源抗枯萎病的鉴定
《中国果树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香蕉品种资源抗枯萎病的鉴定曾惜冰,王碧青,韩路,黄秉智,杨护(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广州五山510650)香蕉枯萎病(又称巴拿马病、巴拿马枯萎病、黄叶病)是香蕉的一个毁灭性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香蕉产区。50年代,该病在中、南美洲的巴拿马、哥斯达黎加、...


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越冬
《植物保护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传染介体和越冬介体昆虫只有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一种,但其卵不传递该病原到子代若虫,越冬寄主植物只有水稻的再生稻株和落粒自生稻株。在茂名病区的冬、春期间电光叶蝉的带菌虫和带菌再生稻及感病落粒自生稻始终存在,其带菌率分别为2.33%—35.11%、2.37%—17.78%和1.95%—16.67%。在茂名地区由于冬、春气温不甚低,电光叶蝉仍能继续繁殖越冬,并能不断获菌和传病,所以说该病原是动态越冬的。室内试验表明,带菌电光叶蝉的寿命可长达105—125天,而在茂名的秋收期至翌年春播期一般105天,据此推测有些带菌虫可从秋收后直接存活和传病原到春播稻苗。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用电光叶蝉人工接种并回接水稻成功。但在病区田间调查从未发现病株。以下植物人工接种不成功:野生稻(Oryzea rufipogon)、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s)。


耐热优质黄瓜新品种夏盛的选育
《中国蔬菜 》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耐热、抗病的雌性系GE作母本,优质的绿宝选1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夏盛,夏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33天,一般667m2产2500kg,高产的可达3500kg,耐热性强,抗病毒病(CMV)和中抗疫病。果实圆筒形,长21.5cm,横径4.7cm,肉厚2.8cm,质脆,皮色深绿有光泽,适于华南地区夏秋露地栽培
关键词: 黄瓜,夏盛黄瓜,耐热育种


色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研究
《作物学报 》 199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莫惠栋的胚乳遗传模型,以3个3~2世代设计和1个7×7双列杂交F_1代和F_2代设计研究色稻直链淀粉含量(AC)的遗传。结果表明:AC在F_1代和回交世代的正、反交之间差异显著,在F_2代正反交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出现广泛的遗传分离,证实AC是一个受三倍体核基因控制的胚乳性状,其遗传不存在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模型测验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显性作用和加性作用都重要,显性等位基因对AC起增效作用,隐性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采用莫氏3N模型分析AC的遗传能克服以往采用Hayman 2N模型使显性度估计偏低的问题。为改良色稻AC,在杂交育种中应至少有一个亲本具有中等或低的AC,但在杂优利用中双亲最好都有中等AC。
关键词: 色稻 直链淀粉含量(AC) 胚乳性状遗传模型


农业科研管理与市场经济
《科技管理研究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业科研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和进一步的发展。农业科研管理在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上要实现六个转变.农业科研单位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应有新的含义.


广东新发生流行的水稻橙叶病的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2年广东茂名市的水稻约2万公顷发黄。用电光叶蝉Reclia dorsalis(Motsch)接种3叶龄稻苗,在平均气温28℃下,潜育期为8~36天;主要症状为病株矮,叶片竖直、橙黄至金黄色;部分病叶纵卷干枯;多数病苗早枯死。四环素液浸病稻根可明显延迟死亡。介体昆虫为电光叶蝉。而黑尾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二条(大斑)叶蝉N.apicalis(Motsch)和二点叶蝉N.virescence(Distant)以及虱 Nilaparvata lugens(Stal)等均不传病。电光叶蝉最短获毒和最短传毒饲育期分别为<2min和<5min.期在室温25~30℃下,约为7~26天,保毒虫能终生传毒,但有间歇传病现象。在病叶脉韧皮筛管细胞毒叶蝉唾腺切片中均可见大量多形态的类菌原体,大小为75~639nm。据此认为本病与1980年云南十年代在东南亚报道的水稻橙叶病基本相同。


珠江三角洲八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及发展方向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制订出一套评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由7大项、3个层次、21个指标构成。将珠江三角洲经济最发达的八个市各项指标的实际值代入“体系”的评分系统,来得综合总分为47分,还没有达到实现初步现代化所需的60分,且产业间差异很大,畜牧业进展最快,种植业进展最慢.提出八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一是建立现代持续农业经营体系;二是加速土地集中,发展规模经营,促进农业集约化、企业化、现代化;三是增加科技物质技术投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评估,综合指标体系,发展方向


黑米稻种皮色素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3个种皮颜色深浅不同的黑米稻品种与1个白米稻品种配制6个杂交组合,测定F2单株黑米种皮中的色素含量。所有组合F2群体的色素含量的平均值介于双亲之间,并呈现近似的正态分布,表现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选用6个黑米稻品种与1个白米稻品种作7×7完全双列杂交,按Hayman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黑米稻种皮色素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高色素含量的等位基因对低含量的等位基因表现显性,种皮深黑色对浅黑色、黑色对白色为显性;显性等位基因对提高色素含量起增效作用,隐性等位基因起减效作用;且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在黑米稻的杂交育种中,可以种皮颜色作为主要目标,连续多代定向选择深黑色种皮的个体,并结合高世代的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进行最终抉择,以保证所选黑米稻新品种(系)既有深黑色的种皮外观,又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广东省主要优质稻米质性状鉴定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1992—1994年在广东省种植的37个优质稻品种的11项米质性状的分析表明,我省优质稻的主要米质性状达到农业部部颁标准“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一级标准的品种数:加工品质占总数的24.3—56.8%,垩白率占43.2%,粒型占70.3%,直链淀粉占35.1%,胶稠度占45.9%,碱消值占100%。
关键词: 优质稻;米质性状;评价


肉桂新害虫泡盾盲蝽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报道了新发现的一种毁灭性害虫肉桂泡盾盲蝽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林间年消长动态。通过分离接种查明其为害传病的原因,是其刺吸式口器为害肉桂时带有球二孢菌和拟茎点霉菌,使肉桂大面积发病死亡。筛选、配制出桂虫灵乳油,该药防效显著,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