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分型方法在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监测溯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摘要: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LM)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引起人和动物李斯特菌病的重要食源性病原菌,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快速准确地对LM鉴定和溯源,对有效控制李斯特菌病的暴发和蔓延发挥重要作用。建立高效快捷的分型方法是LM溯源的关键。目前LM分型方法主要分为表型分型和分子分型,每种分型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不同的流行病学调查。本文综述了LM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展LM的暴发确认和溯源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表型分型方法 分子分型方法 溯源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低温胁迫严重影响棉花种子萌发,为明确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海岛棉品种‘新海41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褪黑素浓度处理对低温胁迫(15℃)下棉花种子的萌发特性、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常温对照分别降低17.41%、13.52%和74.96%,胚根长度降低40.35%,SOD、POD、CAT活性略有增高,MDA和H2O2含量有所增加。低浓度的褪黑素(10μmol/L和20μmol/L)处理显著增加了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胚根长度,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MDA、H2O2的产生,其中20μmol/L褪黑素处理后,与低温对照相比SOD、POD、CAT活性分别上升3.53%、29.47%、3.45%,MDA和H2O2含量分别减少13.93%和8.08%。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处理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棉花种子萌发的损伤,增强种子耐低温性,其中20μmol/L褪黑素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褪黑素 低温胁迫 棉花 抗氧化酶活性 萌发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程

新疆农垦科技 2021

摘要: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新疆棉花均已实现滴灌种植,本文通过规定滴灌棉花水肥一体化术语与定义、播种要求、田间管理、水肥制度及收获等技术指标,旨在建立一套可学、可操作、可复制的新疆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程,并指导生产应用。

关键词: 滴灌棉花 水肥一体化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甘草茎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甘草茎秆饲用化加工机具的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对不同直径的甘草茎秆弯曲特性、化学组分百分比含量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弯曲试验得出含水率在13%~15%的光果甘草茎秆最大弯曲力为192.68 N,最大抗弯强度为539.62 MPa;随着直径的增大,弯曲力逐渐增大,而抗弯强度逐渐减小,直径对弯曲力、抗弯强度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采用盐酸水解法测定甘草茎秆半纤维素百分比含量为9.02%~10.71%,采用滴定法测定纤维素、木质素百分比含量分别为23.37%~38.32%、32.85%~40.3%。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甘草茎秆微观结构特征,得出甘草茎秆主要由韧皮部、纤维部、髓部构成。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甘草茎秆化学组分百分比含量、微观结构各部位截面积大小与弯曲力的相关性,得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百分比含量与韧皮部、纤维部、髓部截面积大小对最大弯曲力的关联系数均大于0.5,表明茎秆化学组分百分比含量与微观结构各部位截面积大小对甘草茎秆最大弯曲力均有影响。本研究可量化各因素对弯曲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机械—茎秆"作用系统及其加工机具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甘草茎秆 弯曲特性 化学成分 灰色关联理论 微观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室樱桃番茄生育期模拟模型的研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摘要:温室樱桃番茄生育期模拟是研究樱桃番茄发育过程与环境因子关系的重要内容,为制定温室樱桃番茄无土栽培管理策略、准确预测生育期进程、实现精准化管理,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的生长发育进程及对光温的反应特性,设置不同生态地点的不同播期试验,采用钟模型、生理发育时间(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PDT)和有效积温(Growing Degree Day,GDD) 3种方法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的动态发育过程进行模拟,并利用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适应性和预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较PDT、GDD法钟模型对樱桃番茄生育期预测精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适应性。钟模型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幼苗期、花期、坐果期、采收期及全生育期的1∶1直线间的R2、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nRMSE)和根均方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82、1、0.95、0.96、0.99,19.57%、4.17%、9.52%、6.83%、5.24%和2.40、2.29、1.50、2.23、6.06 d。本研究结果可为日光温室樱桃番茄发育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建模思路。

关键词: 樱桃番茄 钟模型 生理发育时间 发育期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蓟马类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 2021

摘要:蓟马类害虫危害可导致向日葵籽粒锈斑,严重影响向日葵外观品质,降低商品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向日葵蓟马类害虫发生和危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为种植户防治向日葵蓟马类害虫提供方案.

关键词: 向日葵;蓟马;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红枣种植与收获现状调研

新疆农机化 2021

摘要:南疆地区是红枣的重要产地,存在种植模式多、收获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对南疆红枣收获调研发现,南疆红枣行距分布在2~6 m,株距1~4 m,株高2~5 m,灰枣种植面积大于骏枣,若羌地区和第二师34团的红枣产量、售价和品质好于阿拉尔地区.红枣收获采用从地面捡拾的方法,主要由人工和机械辅助完成.机械收获主要是利用负压气流吸捡地面红枣,机械作业前需要由人工完成红枣击落到地面和集条,机械收获成本较高.红枣销售存在着销售渠道不畅和价格低的问题.总的看来,南疆红枣从种植到销售各环节都需要调整和改变,可以通过合理的枣园管理,互联网加常规的组合销售手段,开发高效实用的收获机械,去示范引领南疆地区红枣产业发展.

关键词: 红枣;种植;收获;南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RNA STnc440分子特征及对鼠伤寒沙门菌毒力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TM)sRNA STnc440的分子特征及对细菌毒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STnc440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STnc440基因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采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STnc440缺失株△STnc440和回补株△STnc440/STnc440,通过细胞侵染和小鼠感染试验研究STnc440对STM毒力的影响,预测分析STnc440调控的靶基因。【结果】sRNA STnc440基因大小为81 bp,上游序列含有-10 box和-35 box启动子核心区域,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沙门菌属中相对保守。与STM亲本株和回补株相比,缺失株△STnc440在生长特性上无明显差异,对巨噬细胞的粘附能力和侵袭力显著减弱,LD50显著升高,在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定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STnc440的靶基因可能为SL13442880(Ⅰ型毒力岛蛋白)。【结论】sRNA STnc440对STM毒力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调控SL13442880来实现。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Tnc440 分子特征 细菌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腐植酸 2021

摘要:腐植酸对于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对土壤及水体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和大气污染防治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一直是热点话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根据腐植酸的特性,综述了腐植酸在防治土壤、水体、大气污染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应用及机理,并对其今后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提出研究展望。

关键词: 腐植酸 土壤污染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种小麦新冬43号精量穴播高产栽培效果比较研究

种子科技 2021

摘要:为了降低杂种小麦生产用种量,加快新品种新冬43号的示范推广,设置了机械精量穴播和条播两种播种方式3个种植密度,进行田间取样考种和实收产量核算.结果 表明,新冬43号精量穴播较传统条播降低播种量50%~62%,田间出苗率提高24%~28%,增产579~639 kg/hm2,节本增收2655~3090元/hm2;精量穴播有利于杂种小麦个体优势与群体优势协调,表现出明显的节种增产效果.

关键词: 杂种小麦;新冬43号;精量穴播;高产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